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管延安,任德昌,赵君实,傅文词,王福余,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夏谷一体化氮肥合理运筹的研究管延安,任德昌,赵君实,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广泛开展了吨粮田模式化研究和大面积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赵君实,任德昌,管延安,傅文词,王福余,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赵君实,任德昌,管延安,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在一年两作亩产吨粮的模式化栽培...
[期刊论文] 作者:付文词,王福余,管延安,赵君实,任德昌,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6
夏谷鲁谷10号高产栽培技术付文词,王福余,管延安,赵君实,任德昌(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局2766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250100)夏谷新品种鲁谷10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0年杂交育成。...
[学位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 年份:2012
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之间的上位作用被认为是影响不同个体对常见疾病及药物的敏感性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SNP关联分析中对上位作用的检测算法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水电站设计 年份:1990
铜街子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玄武岩层间缓倾角软弱夹层C_5是控制大坝抗滑稳定的主要因素,对C_5进行工程处理、以确保大坝抗滑稳定是本工程重大技术课题之一。设计中...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梅山科技 年份:1997
总结梅山两座焦炉长寿经验,认为稳定生产,加强管理,积极护炉是焦炉长寿的秘诀,并认为做好焦炉后期的特护工作,两座焦炉能在较高生产水平下再生产10年。...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水电站设计 年份:1989
本文以南桠河三级水电站闸基混凝土防渗墙为例,论述防渗墙开口缝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强调对开口缝必须认真处理。文中阐述了处理方案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强调越工中须采取一...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四川水力发电 年份:1986
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院受水电部委托,一九八三年六月承担“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水电站开发”中的子项“深厚覆盖层建坝研究”课题,在水电部地质勘探基础处理公...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年份:2019
摘要:篮球运动是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体能训练是篮球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学生们的学习经验较少和心理抗压能力较差,往往在初中体育篮球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由于机械重复的动作加上高强度、大量的训练......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年份:201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改革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优化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将从实践出发,分析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王法宏,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2000
青州、寿光等6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垄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垄作高产栽培技术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边行优势,使小麦苗期能够稳健生长,基部第一、二节间变矮增粗,增强植株抗倒伏能......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付文词,等, 来源:河北农业科技 年份:1995
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技术研究”课题,1993年630亩小麦亩产542.4公斤,夏谷534.54公斤,两作平均亩产1076.94公斤;199...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赵君实,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0
应用箱栽法以普通型、极蘖空心型及一次分蘖高峰型3种不同分蘖类型的品种为材料,观察了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在全生育期内根系生长有冬前和拨节前后两次生长高峰,冬前每昼夜...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赵君实,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夏谷茬小麦产量的密度、氮,磷,钾肥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夏谷茬小麦每公顷产7.5t以上的关键措施与每项措施增产作用的主次......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安起,任德昌,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赵君实,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7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16万苗为宜;重......
[期刊论文] 作者:赵君实,任德昌, 来源:甘肃农村科技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蒋顺国,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8
通过近年来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得出:施足基肥,培肥地力是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关键;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和合理的栽培技术是实现每化顷产量超9000kg的基本保证......
[期刊论文] 作者:任德昌,徐恒永,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8
用Li-6200光合测定仪对高产冬小麦两种不同分蘖成类型穗类型的6个品种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类型小麦群体光速速率变化基本 全生育期内各体光速速率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至挑......
[期刊论文] 作者:鲁慎吾,任德昌, 来源:水力发电 年份:1987
一、任务的提出和攻关目标我国西南地区河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河流的河谷中都分布有不同深度的覆盖层,其中六、七十米以上的屡见不鲜。这些覆盖层的分布规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