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代立东,,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年份:2006
借助于YJ-3000t六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0~4.0 GPa和1073~1473 K及NNO(Ni+NiO)、IM(Fe+Fe3O4)、IW(Fe+FeO)和MMO(Mo+MoO2)4种固态氧缓冲剂控制氧分压条件...
[会议论文] 作者:代立东, 李和平,, 来源: 年份:2007
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矿物和岩石电导率的实验室就位测量能够帮助对已有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从而一方面为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态组成,地...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闵泓翔, 来源:四川林勘设计 年份:2009
四川阿坝曼则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湿地和野生动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的湿地生态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袁天武,代立东,, 来源:四川林勘设计 年份:2013
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部门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机构,是林业主管部门联系广大林农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林业工作站在会东县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会议论文] 作者:胡海英, 李和平, 代立东,, 来源: 年份:2004
高温高压下地学材料电学性质的实验室原位测量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Dai等,2008)。电导率比地震波对温度更加敏感,因此通过它可以获得地球...
[会议论文] 作者:苏根利, 李和平, 代立东,, 来源: 年份:2004
高温高压下水流体pH值的精确测量是化学和地球化学领域当前最具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普适可靠的pH值测量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水溶液体系中物...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王多君,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03
人们对上地幔标志性矿物橄榄石的认识 ,基本上是经历一个从直流到交流 ,又从交流到阻抗谱的认识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对橄榄石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出发 ,包括温度、压力、铁镁比值、氧逸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用目前国际高温高压学术界公认的阻抗谱技术探讨了橄榄石......
[期刊论文] 作者:罗天发,代立东,胡定林, 来源:四川林勘设计 年份:2014
攀西地区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基地,会理县的优势矿产、能源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章介绍会理县情、战略资源优势特点、规划利用涉及林地情况,探讨新形势下征占用林地......
[会议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胡海英,Shun-ichiro Karato,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Shun-ichiro Karato,胡海英,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橄榄石是上地幔最重要组成矿物之一,其在高压下电学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次工作,在4.0GPa和573~1373K条件下,采用多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原位测量了沿[100]、[010]和[001]三个不同晶向的含水的San Carlos单晶橄榄石电导率.实验......
[期刊论文] 作者:罗天发,代立东,胡定林, 来源:四川林勘设计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苏根利, 李和平, 邓鹤鸣, 代立东,,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12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财, 胡海英, 代立东, 孙文清,, 来源:高压物理学报 年份:2019
在YJ-3000 t紧装式六面顶大腔体压机上,用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3 GPa、723~1273 K的条件下,原位测量了纯的和含15%(质量分数)FeS的橄榄石电导率。实验结...
[期刊论文] 作者:胡海英,李和平,代立东,朱成明, 来源: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2011
在1.0-3.0 GPa,673-973 K和10^-1-106Hz条件下,利用交流阻抗谱实验技术,首次对微斜长石[(K0.73Na0.16Ca0.09)0.98AlTi0.01Si2.99O8]电导率进行原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复...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王思源,魏俊浩, 来源: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3
From the studies of ore deposit geologic settings, sulfur isotopes, lead isotopes, carbon isotopes and oxygen isotopes, fluid inclusions and petrochemistry in t...
[期刊论文] 作者:刘庆友,李和平,周丽,代立东,, 来源:地球与环境 年份:2006
采用三电板体系,在流动溶液下,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流速,对黄铁矿和方铅矿组成的原电池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合电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离子对原电池反应无明显影响,Fe^3+离子能明显加......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王思源,魏俊浩,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2002
通过对老柞山金多金属矿床地质背景、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氧同位素以及包裹体和岩石化学的研究,得出产金矿带成矿热液为高温岩浆热液,并有地壳物质混入,该矿床形成于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胡海英,单双明,, 来源:Chinese Physics B 年份:2011
In this paper,a new of oxygen fugacity controltechnique that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in-situ measurement of the grain interi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min...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王思源,魏俊浩, 来源: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年份:2003
From the studies of ore deposit geologic settings, sulfur i so topes, lead isotopes, carbon isotopes and oxygen isotopes, fluid inclusions and petrochemistry i...
[期刊论文] 作者:代立东,李和平,王思源,魏俊浩, 来源:中国地球化学学报 年份:2004
From the studies of ore deposit geologic settings, sulfur isotopes, lead isotopes, carbon isotopes and oxygen isotopes, fluid inclusions and petrochemistry in t...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