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恩,,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付祥喜博士的文章,是在他自己所界定的概念基础上来商榷,主要是自我言说,难以构成真正的对话。如果说自言自语有其意义,那么有意无意地曲解别人文章的意思,把自己虚构的逻辑派给商...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苏童通过将孟姜女神话改写成小说《碧奴》的实践,在如何重述神话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苏童的本意是,尊重神话、重新建构而不是颠覆或解构神话。但他这种行为总是显得力不...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新月派核心人物徐志摩的早年求学行实,仍有一些重要细节尚不清楚或存在争议,有考辨之必要。依据《府中日记》和郁达夫、蒋复璁等当时人的回忆,可考定徐志摩1910年春入读杭州...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新歌行"作为"诗界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体,对中国近现代诗歌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新歌行"既承袭传统歌行乃至...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学研究理应以文献史料为基础,这是一个常识。但落实到实践,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新时期以来出版的各种"当代文学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文献史...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围绕中间路线问题展开了论争,可将其分作两个阶段,1946年底至1947年11月期间为前一阶段,1948年初至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为后一阶段.前后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都体现了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而不是国家身份认同,并且海外华文文学尚未形成多个中心,它的根仍在“中国”。不可笼统断定“海外华文文学能......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14
蔡孝乾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25)应该是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其次是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1930),但叶荣钟的《中国新文学概观》是最早成书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中国穿越题材影视剧创作存在值得警惕的局限:因为缺乏科幻精神和科幻氛围,极少有穿越未来的作品;热衷于翻拍,显示编导原创能力萎缩;从整体结构到细节、从情节设置到人物性格刻......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7
出现于1920年代的新月社,不论从其始末、缘起、创始人和成员,还是既无明确文学宗旨也无社刊,在当时的文坛没有什么作为、对中国现代文学谈不上有多少影响来看,该社只能是文艺...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后期产生过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在复杂而动荡的环境中,储安平通过《观察》这一个自由主义堡垒,坚持独立发言精神,揭露国民党腐...
[学位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 年份:2003
20世纪40年代后期(1946—1948)的《观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报刊之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前人对其为数不多的研究,大都注重挖掘史料价值。本文试图...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乡下人进城"叙事比"城里人来到乡村"更能真实地反映当代城乡矛盾。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和展锋长篇小说《终结于2005》,不约而同选择"乡下人进城"叙事,展示了"乡下人进城"...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中国现代作家演讲稿作为一种口述史料,具有独特价值。文章以徐志摩演讲佚稿《海滩上种花》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散文版和演讲稿版《海滩上种花》,发现演讲稿版不仅可解决散文版...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9
自从1976年11月发表以来,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一直是公认的中国当代诗歌经典。这首诗具有的思想政治价值、诗学艺术价值与文学史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而传播媒介、...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鉴于目前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学科属性尚未形成一致认识,本文梳理总结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至今尚无人做过),探讨和明确其学科属性,阐述其应用性,同时指出现存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努力一直不绝如缕。这项工作,开始于1985年马良春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1)。接着,朱金顺对现代文学史料工作方...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7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陈独秀、刘半农等新文学作家提倡"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分途,其实是为文学革命张目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不但带有二元对立的局限,而且难免陷入既偏重"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付祥喜,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2020
集体署名的文献如何入现代作家全集,至今尚无共识,全集编纂者各行其是,显得比较混乱。大致有两种做法:其一,凡是有明确署名的文献都予以收录,无论集体署名还是单独署名,也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