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3
本刊讯3月2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开化县名茶开发公司共同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茶园有害生物防控与减量施药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顺利通......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4
4月24日,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肖强研究员主持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茶叶质量安全与茶园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11BAD01802)通过了科技部委托茶产...
[学位论文] 作者:付建玉,,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7
萜类化合物,又称类异戊二烯,是已知最大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从各类生物中发现的萜类物质有超过55000种。许多植物源的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单萜...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 年份:2019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施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一步,作为学前教育者,需要认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并且要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式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优化策略]  新时代呼唤新教育,“互联网+”作为一个新词汇成为近几年......
[学位论文] 作者:付建玉,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04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致的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努力找到干预其机制的方法,对冠心病防治有着非......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萍, 付建玉,,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0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是冠心病治疗的新技术,其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术。近年国内外报道,经桡动脉途径是PCI的又一理想途径,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但桡动脉直径细,......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韩宝瑜,,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2007
采用16条10bp随机引物对采自浙江、江苏、安徽、云南、福建、海南和山东7省茶区的假眼小绿叶蝉种群进行RAPD标记,探讨不同地域种群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6个随机引物从供试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韩宝瑜, 来源:科技通报 年份:200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国家茶树资源圃随机采集茶小绿叶蝉个体,用RAPD标记技术,拟从DNA水平上探索茶小绿叶蝉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为茶小绿叶蝉优势种的归属提...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韩宝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48.33%......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关华,杨梅,付建玉,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9
胡萝卜素是茶树叶片色素重要的组分之一,具有参与光合作用、保护光合系统的功能。从茶树叶片转录组中获得两个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CsLCYb)和番茄红...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韩宝瑜,,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08
根据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pNPV)两个核心基因A13-1 lef-8和A13-1 polyhedrin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应...
[会议论文] 作者:付建玉;韩宝瑜;, 来源:2007年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根据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两个核心基因A13-1 lef-8和A13-1 polyhedrin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获得538 bp和281 bp的两个DNA片段。...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付建玉,肖强,, 来源: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2013
测定了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1个外群共10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构建单倍型进...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周鹏,付建玉,崔林,,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06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主要依赖化学防治,许多茶园每年施药5-10次,只少量茶园偶尔使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制剂。但NPV制剂的防效易受环境温湿度、紫外线、制剂质量、虫口...
[期刊论文] 作者:穆丹,付建玉,刘守安,韩宝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0
长期受自然界的非生物/生物侵害,植物逐步形成了复杂的防御机制,为防御植食性昆虫的为害,植物释放虫害诱导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H...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守安,韩宝瑜,付建玉,秦华光,,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茶树嫩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msod,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获得转基因工程菌BE21......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守安,韩宝瑜,付建玉,崔林,李刚,,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07
研究发现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产生有致病力的外毒素,引起茶树叶片坏死,形成枯斑,类似于病原菌侵染形成的症状。对该菌的培养毒素滤液进行了生物测定,以...
[会议论文] 作者:毛腾飞;付建玉;孙亮;周孝贵;肖强;,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年份:2016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是茶园中外观形态、生活习性极其相似,但对茶树生长为害严重的昆虫,EoNPV是一种专一性很强,可以有效感染茶尺蠖的病毒.本研究以感染病毒后12h的灰茶尺蠖...
[期刊论文] 作者:周孝贵,郭华伟,毛腾飞,付建玉,肖强,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7
诱虫灯在农林、卫生和储粮害虫防治与预测预报上已有广泛应用。对大多重要茶树害虫来说,风力捕杀型诱虫灯是一种在捕杀方式上较电击式诱虫灯更优越的诱虫灯。这种以风力...
[期刊论文] 作者:付建玉,李乐,袁志军,唐美君,肖强,,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14
克隆测定了12个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种群84个样本和5个叶蝉近缘种外群62个虫体的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