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小麦基因型对远缘杂交种子生活力影响的研究亓增军王洪刚李晴祺高居荣(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关键词:小麦;黑麦;远缘杂交;种子生活力;基因型中图法分类号:S512.1INFLUENCESOFWHEATGENOTYPEONSEED-VIABILITYOFWH...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李晴祺,高居荣,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小麦基因型对远缘杂交种子生活力影响的研究亓增军王洪刚李晴祺高居荣(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关键词:小麦;黑麦;远缘杂交;种子生活力;基因型中图法分类号:S512.1INFLUENCESOFWHEATGENOTYPEONSEED-VIABILITYOFWH...
[学位论文] 作者:亓增军,,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2000
我国著名的冬小麦种质矮孟牛,因来自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Neuzucht),故取其三亲本首字为名。最初,曾根据株高、穗型、熟期等性状将矮孟牛划分为十种类型(即矮孟牛Ⅰ-Ⅹ型)。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学位论文] 作者:亓增军,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Read.,SM,亓增军, 来源:农业新技术新方法 年份:1997
介绍一种用于植物染色体分析的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该技术适用于大麦、鹰嘴豆、白三叶草、黍、黑麦、甘蔗、小麦、山羊草属亚种、赖草属亚种的染色体分......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9
以79个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杂交,研究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亲和性的差异及其亲和性在品种更新,更换过程中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供试改良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刚,亓增军,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8
试验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F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观察表明:1.(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在PMC M1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
[期刊论文] 作者:庄丽芳, 亓增军,,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8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人工诱致染色体变异进行植物改良的技术。染色体变异在外源基因转移和利用、染色体倍性操作、反向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染色体基因组学、物...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 来源:麦类作物 年份:1997
以中国春为对照,将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5个小麦品种与黑麦均具有良好的杂交亲和性。LSD检验表明,除洋麦外,其余4个材料均与中国春具有相似的杂交......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庄丽芳,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为挖掘和利用荆州黑麦中的抗性基因,选用感病对照品种辉县红小麦与荆州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辉县怀荆州黑麦有较好的中交配性,杂交结实率为63.5%;染色体配对分析表明杂种F1平均交叉......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2n=6x=42)为母本和奥地利黑麦(Secale cereale,2n=2x=14)杂交,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22个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种的杂交结实率大于50%,其可能基因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李晴祺,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99
6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高亲和材料在山东麦区普遍存在。其中结实率大于50%的有10个品种,并有长芒透龙白,码昨头火麦、小芒麦和白秃头4个品种的亲和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洪刚, 来源: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李斯深,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1
本文利用矮孟牛中一种新型小麦-黑麦复杂易位IRS·7DS,1BL·7DL与1BL·1RS易位所构建的一套重组自交系(包括109个F6株系)和8个矮孟牛衍生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王兴刚, 来源: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1998
34个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亲和性在供试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2个小麦品种表现了与中国春相似的亲和性;对34个小麦/黑麦属间杂种(F_1)的回交结实率和开...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刘大钧,等,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1
为改进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的抗病性,丰富栽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通过1RS·1BL与6VS·6AL易位系杂交,在后代中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从杂种F2中鉴定出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郭杰,庄丽芳,亓增军,,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3
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 Lve,2n=2x=14,JJ)是小麦改良的重要亲缘物种。为了解GSK和HKT1基因在百萨偃麦草耐盐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百萨偃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从磊,庄丽芳,亓增军,,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2
以60Coγ射线(12Gy)辐照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染色体1R二体添加系花粉,并授粉给辉县红,获得153粒辐射杂种M1代种子。以Fluorescein-12-dUTP标记的荆州黑麦基因组DNA为探针,...
[期刊论文] 作者:亓增军,刘大钧,陈佩度,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4
为改进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的抗病性,丰富栽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通过1RS·1BL与6VS·6AL易位系杂交,在后代中利用染色体C-分带技术从杂种F2中鉴定出小麦-黑麦-簇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