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3
第 1期京津唐地区中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于湘伟 陈运泰 王培德 (1 )…………………………………利用SV分量接收函数反演地壳横波速度结构邹最红 陈晓非  (1 5 )………...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孙运泰,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7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上到的同一震源区内的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地震的振幅谱,求得较大地震震源同频趋势的斜率。利用Q值在0.0001-100Hz之间几乎是常数是特性,用网格搜寻法对较大地震的振幅谱......
[期刊论文] 作者:章文波, 于湘伟,,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10
利用有限断层模型对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所产生的近场强地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尝试了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震源动力模型的研究结果应用于描述震源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基岩...
[期刊论文] 作者:陈筱青,于湘伟,,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年份:2015
运用传统的绝对地震定位方法,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华北地区(110°~120°E,35°~42°N)1993—2004和2007—2012年间发生的17 31...
[会议论文] 作者:于湘伟,陈运泰,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地震是现代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和表现,与构造运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图像,特别是横向不均匀性的速度结构图像,可以提供震源区的许多信息,从而为认识地震活动性的特征和本质提供信息.因此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法研究华北地区的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
[期刊论文] 作者:宋倩,于湘伟,邓山泉,,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20
利用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台网和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731个地震事件的9 284条Pg震相到时数据,首先反演了该地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和选取的速度模型建立对比模型,以九寨沟地震序列为研究目标,定量讨论了两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红玉, 于湘伟, 章文波,,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7
采用线性反演法研究了地震动的场地效应,并针对线性反演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传递台站”的方法来扩展其应用.通过传递台站,地震事件不再局限于必须被参考台记录到,台站也不再局限于......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陈运泰,张怀,,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本文利用华北遥测地震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112个台站记录到的1993~2004年发生在首都圈地区3983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资料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陈运泰,张怀,,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10
利用华北遥测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112个台站记录到的1993—2004年发生在首都圈地区3983次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资料和相对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首都...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张怀,陈运泰,,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华北地区(111°-120°E,35°~42°N)1993-2004年6771次地震(1.0≤M≤6.6)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的结果显示:地震活动呈北东与北西向线性分布,与活动......
[会议论文] 作者:于湘伟[1]陈运泰[2],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年份:2004
地震是现代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和表现,与构造运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图像,特别是横向不均匀性的速度结构图像,可以提供震源区的许多信息,从而为认识地震...
[会议论文] 作者:于湘伟,张怀,陈运泰, 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娜,于湘伟,章文波,,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14
本文结合1992年01月至2012年10月国家地震台网、四川地震台网、云南地震台网及重庆地震台网的65个台站记录到的2,107个地震的17,945条P波绝对到时数据及227,701条P波相对到时...
[期刊论文] 作者:药晓东,章文波,于湘伟,,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拟合过程中,首先参考其他学者反演结果给出的滑动量分布的特征,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的大致范围;然后利...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陈运泰,王培德,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3
根据华北遥测台网和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京津唐地区(113.5~119.5E,38.0 ~41.5N)1992~1999年共16 048条P波首波到时资料,利用近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中、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并用所得到的地震波三维P波速度模型同时得到了震级ML1.7~6.2的1 132次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娜,于湘伟,章文波,,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联合芦山地震序列5285个地震的50711条P波初至绝对到时数据及7294691条高质量的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芦山震源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波速度精细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陈运泰,王培德,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3
A detail three-dimensional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Beijing, Tianjin and Tangshan area (BTT area) was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local earthquake data. In total 16 048 P wave first arrival times fro...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小娜;于湘伟;章文波;,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4
  根据Kissling 提出的方法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芦山地震序列双差定位中.重定位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序列北东向长约47km,北西向宽约25km,...
[会议论文] 作者:章文波,药晓东,于湘伟,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在地震动各种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中,格林函数法是最为经典的方法,这一方法有着严格的数学与物理基础,是通过表示定理,计算获得理论地震图.虽然随着计算理论的发展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理论格林函数的计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理论格林函数的计算仍有许多尚未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于湘伟, 陈运泰, 王培德, 李春来,,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7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的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较大地震的振幅谱,求得较大地震震源谱高频趋势的斜率。利用Q值在0.0001~100Hz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网格搜寻法对较大地震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