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北京房地产 年份:1996
帝国大厦──攀登天国的现代之梦于水山圣经旧约中说,初民们力了避免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为传我们人类自身之名,要建一区塔,塔顶通天。上帝耶和华听了之后,心里害怕人类团结之后无...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1998
作者根据西藏社会及政治的发展状况对西藏建筑及装饰发展的历史分期,分为四个时期:1.吐蕃王朝以前(7世纪以前);2.吐蕃王朝时期(7~9世纪中叶);3.从“后弘期”开始到格鲁派兴起之前(10世纪末......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01
本文探讨了盖里新作EMP中的技术与艺术问题,其中技术问题包括功能分区,材料运用,结构方法和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艺术问题包括形象来源,形式的象征意义和EMP在当代建筑艺术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11
本文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建筑讨论中常用的重要概念——如前卫、艺屎、现代、后现代——的含义与演变,并以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为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6
西藏是一片色彩缤纷的土地。从自然到艺术,到西藏人的观念世界都充满了色彩。天空的颜色是太阳赐予离它最近的民族最美丽的礼物。晴日的蓝色是人眼所能分辩出的最纯净、最透...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2017
在方案组工作的两年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自从1999年离开方案组以后,我先求学于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读的是艺术史专业;之后便先后执教于位于密西根州的奥克兰大学和...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 来源: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水山,程博,, 来源:读书 年份:2016
定价:59.00元长安街既是建筑师的作品,也是政治家的作品,既是城市规划师的创造物,同样也是追名逐利者的创造物。《长安街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的写作介于建筑史与城市建设史...
[期刊论文] 作者:任怡,,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溪有人志在于山,而我则不忘情于水。山浑厚,淳朴,不失笨拙,略显大智若愚的仁者之风,而水则更温柔,更明洁,更活泼,更有韵致,更妩媚可亲。...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平, 来源: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游仙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别,由于儒家对"怪力乱神"的排斥,在某种意义上堪于水山、田园鼎足而立的游仙诗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游仙诗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