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志平,于方兆,夏思源,, 来源:水产科技 年份:2002
2001年4月至7月,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南效村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标粗的试验,蟹苗起捕率达13%-45%,每亩纯利润达263-1437元。April 2001 to July, in Nanhai Village, Nan...
[期刊论文] 作者:于方兆,陈创华,吴缥飘,,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08
2005年~2007年分别进行金鲳鱼与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青蟹混养试验,金鲳鱼的养殖成活率保持在60%~70%,饵料系数为1.5左右,综合效益可观,每年可以养殖两造。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切......
[期刊论文] 作者:吴缥飘,古群红,于方兆,罗志平,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10
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上,国内外很早就对酶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水产饲用酶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鱼类的饲用酶制剂应用方面。但外......
[期刊论文] 作者:于方兆,陈创华,骆明飞,谭志平,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20
黄鳍鲷是我国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其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养殖利润较高。加上黄鳍鲷适宜在咸淡水区域养殖,近几年在珠海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当地的又一特色...
[期刊论文] 作者:于方兆, 曾荣, 李望东, 王继东, 古群红,, 来源:科学养鱼 年份:2019
乌斑杂交鳢是以乌鳢为母本、斑鳢为父本的杂交乌鳢新品种。目前乌斑杂交鳢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了较大规模的池塘养殖。乌斑杂交鳢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杂交性状优势较为显著,表现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缥飘,古群红,汤清亮,罗志平,于方兆,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09
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成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
[期刊论文] 作者:盘润洪, 骆明飞, 于方兆, 陈创华, 李望东,,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04
斗门区白蕉鲈鱼是珠海市的优质养殖品种,同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引入珠海市进行试养后,因地理环境及水质适宜而迅速发展,养殖效益好,养殖产量和面积逐年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古群红,吴缥飘,罗志平,于方兆,陈创华,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06
一、生物学特性  金钱鱼,俗名金鼓,属鲈形目、鲈亚目、金钱鱼科、金钱鱼属.体侧扁略呈椭圆形,口小眼大体褐色,腹淡银白色,皮坚韧,被细小栉鳞.各鳍浅黄色,背鳍和臀鳍间膜上...
[期刊论文] 作者:罗志平,古群红,于方兆,陈创华,张玉清,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13
目前,广东珠海市皱纹盘鲍增养殖业正在进人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鲍鱼养殖模式已从传统筏式笼养、浮绳吊养模式逐步转变为抗风浪塑胶渔排为主.陔养殖模式具有管理方便、节省人工、......
[期刊论文] 作者:古群红,吴缥飘,罗志平,于方兆,陈创华,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06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属于鲈形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俗称泥猛;为暖水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岩碓和珊瑚丛中沙底海区成群活动,有时进入河口,以附着在礁石上的藻类为食,体...
[期刊论文] 作者:苏友禄,黄聪灵,李勇,于方兆,刘湘,古群红,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20
海鲈,学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广东省重要的养殖品种。据估算,2019年珠海市的海鲈养殖面积超过3.1万亩,产值21亿元,约占全省产量的70%、全国产量的50%。随着海鲈...
[期刊论文] 作者:余德光,朱红友,王广军,谢骏,于方兆,黄志斌,, 来源:海洋水产研究 年份:2006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嗜酸小球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投喂后的20、40和60d,分别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溶菌活力(Bacteriolytic activity)、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论文] 作者:盘润洪(文/图),骆明飞(文/图),于方兆(文/图),陈创华,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19
斗门区白蕉鲈鱼是珠海市的优质养殖品种,同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引入珠海市进行试养后,因地理环境及水质适宜而迅速发展,养殖效益好,养殖产量和面积逐年增加,养殖...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其彬,姜松,周发林,叶振彪,于方兆,李望东,袁玲,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21
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linin)俗称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马六甲海峡等海域均有分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近缘......
[期刊论文] 作者:何筱洁,于方兆,郑晓东,沈江波,马庆涛,梁洲,吴勇胜,, 来源:水产科技 年份:1997
应用光合细菌(PSB)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白鲢(Hyop hthalmichthys molitrix)、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马氏珠母贝(Pi...
[期刊论文] 作者: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曾荣,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20
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是珠海市金湾区农渔民、产业从业者充分利用传统对虾产业标准化池塘、配套设备设施等综合条件开创并推广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之一。该模式集苗种标粗培育...
[期刊论文] 作者:罗志平,于方兆,黄聪灵,骆明飞,李勇,古群红,李望东,曾荣, 来源:海洋与渔业 年份:2020
上文介绍了珠海市金湾区黄鳍鲷产业配套技术标准体系——黄鳍鲷鱼苗越冬培育技术(分级精养一级养殖模式),为进一步推动黄鳍鲷产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助力珠海市金湾区省级黄鳍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