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仁诚,周名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98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顾振国,于仁诚, 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于仁诚,宋秀贤,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0
1994-1996年间,利用原子吸收学谱仪,对沉积物中有机锡和总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分析过程中的仪器条件和改进剂类型。优化后方法的检出限为2.45μg/L(TPT-锡),特征浓度(相当于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天乙,于仁诚,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3
本文报道了用海洋褶皱臂尾轮虫进行的9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时延申,于仁诚,, 来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年份:2008
山东省章丘市东风煤炭集团总公司是以经营煤炭为主的中型企业,下辖两个煤矿,职工1328人。多年来,公司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山东煤矿作业场所......
[期刊论文] 作者:姜国建,于仁诚,周名江,, 来源:海洋科学 年份:2006
有关活性氮中间体(Reac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s)在生物防病抗病方面的研究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近年来,有关生物体内一氧化氮(NO)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由此产生......
[会议论文] 作者:于仁诚,周名江,李钧, 来源:中国藻类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名江,于仁诚,邹景忠, 来源: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名江,李钧,于仁诚,颜天, 来源:中国第五届海洋湖沼药物学术开发研讨会 年份:1998
该文简要介绍了几类主要的赤潮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毒素,腹泻性贝毒毒素,记忆缺失性贝毒毒素,神经性贝毒毒以及西加鱼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对一些毒素的应用前景作了介......
[期刊论文] 作者:颜天,傅萌,李钧,于仁诚,周名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1
于1998年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附近礁石区采集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axandrium tamarense,ATHK)产生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
[期刊论文] 作者:傅萌,颜天,李钧,于仁诚,周名江, 来源:海洋科学 年份:2000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毒甲藻,它所引发的赤潮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生,对海水养殖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3]。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起一种媒介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名江, 李钧, 于仁诚, 颜天, 傅萌,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9
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类主要的赤潮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毒素,腹泻性贝毒毒素,记忆缺失性贝毒毒素,神经性贝毒毒素以及西加鱼毒素的来源,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对一些毒素的应用前景做了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姜国建, 于仁诚,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4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期刊论文] 作者:姜国建, 于仁诚,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2004
通过硝基蓝四唑(NBT)还原法和血细胞形态法两种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方法,以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作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对虾血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初步鉴定,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云峰, 于仁诚, 李钧, 颜天, 周名江,, 来源: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李才文,管越强,于仁诚,张波,俞志明,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2003
1 引言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近年来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病原[1-4].WSSV病毒暴发流行范围广、致病性强,自出现以来给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钧,于仁诚,李正炎,颜天,周名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4
于1995年5月在青岛太平角采集孔石莼,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TPTC)对其光合、呼吸、色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TPTC(≤2μg/L)对光合过程无明显作用,高浓度的TPTC(...
[期刊论文] 作者:颜天,谭志军,于仁诚,王丽平,周名江,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2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液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2.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96h的半致死浓度为4 000cells/mL.根据该藻PSP产毒量37....
[期刊论文] 作者:于仁诚,宋秀贤,李钧,王琦,林强,周名江,,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0
1994-1996年间,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沉积物中有机锡和总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分析过程中的仪器条件和改进剂类型.优化后方法的检出限为2.45μg/L(T...
[期刊论文] 作者:周名江,颜天,傅萌,王云峰,于仁诚,李钧,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2004
通过一种重要有毒赤潮藻——产麻痹性贝毒毒素PSP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几种海产双壳类主要发育阶段:受精卵、D形幼虫、眼点幼虫、稚贝、仔贝和成贝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