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后不久即被幽禁,那么在事件中作为“受害方”的蒋介石及宋氏兄妹,在将张扣留后义将与张如何相处,他们的关系到底又怎样呢?...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在远东独力抗击日本。以中国国力之贫弱,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将其击败。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急切盼望国际力量加入,合力抗击日本。因此,在坚持抗日的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6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认为是搞活经济的重要步骤,其重点则在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研究因而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些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观察》作为第三方力量的媒体,对于战后中国的政治变革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以文争的方式探讨国体问题,希望能够废止国民党的一党独尊地位,实行民主联邦制。此时它虽对国民党批...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中华传奇 年份:2019
中国共产党接管鞍钢后十分重视工人问题,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工人中公开建党,在各厂矿建立党支部,吸收工人加入党组织,在恢复生产中公开建党大大加速了基层党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2
张学良的口述历史有不同的版本,其相较于档案资料的生动性而为我们勾勒出了张学良的鲜活形象。实质上这既是张的形象也是张的性格,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这样的形象。这种性格...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0
中共六大前后的历史时期,中共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影响下,开始了全面布尔什维克化的进程。这一进程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六大的决议就是这一进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战后整个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作为当时知名的时政评论刊物《观察》周刊对此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尤其是储安平,他多次撰文发表自己...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特设机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中枢,是国民党权力运行的核心,在国民党组织机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组织形态变化的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份:2012
[摘要]《观察》是战后中国政治生活中影响力很大的时政性刊物,它的第一个企图,是要对国事发表意见,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公开的陈述和公开的批评。1948年,国民党开始着手改组政府。以《观察》为讲坛的中间势力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主张,但政府的改组仍按照国民党的意志......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 年份:2017
抗战胜利后的中间力量以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宪政作为自己的 “中国梦” ,他们在《观察》上阐述自己的主张,力图推动国民党走向民主宪政.他们对国民党的“行宪”时刻观察、高度...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学理论·下 年份:2013
摘 要:战后的学生运动成为中过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条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与反美扶日运动。这既是基于爱国主义的一种反抗,也是出于一种民族主义的激愤。《观察》创刊的目标之一便是对青年学生的关注,对此做了详细的报道。不但展现出运动发......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1
历史研究在中国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由采已久。井目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党史研究则是一门新的学问。中国古代本无政党,当然亦不曾有党史研究。在中国大陆,党史专指中共党史而言。而......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统一战线是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简单地讲,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与敌人进行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1949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世界格局也发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学界对于这一年的研究却长期失于单一,尤其是在民众社会生活方面几乎是......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4
《观察》是在战后中国诞生的一份著名的政论刊物,以储安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拥有了自己的讲坛,并对战后中国政治做出了自己的“观察”.它在战后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企业文化 年份:2004
《观察》给予了详实报导,透露出民间媒体对于国事的关心,也显现出民间舆论的反应.通过对“行宪国大”的报道,可以看出民间舆论的反应与倾向,它反应了人心的向背....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吉林画报·新视界 年份:2012
《观察》存在于战后的1946-1948年,对于战后中国的重大事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对战后东北格外关注,在报道中,对于国共军事的关注,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既有对战争进程的实...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后不久即被幽禁,那么在事件中作为“受害方”的蒋介石及宋氏兄妹,在将张扣留后又将与张如何相处,他们的关系到底又怎样呢?美国斯坦福大学与哥...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伟,, 来源:沈阳干部学刊 年份:2013
抗日战争胜利后,《观察》对能够左右中国局势的国共两党做出了自己的评析,认为国民党太失败,而共产党有前途,从对寄望国民党改革到同情共产党,《观察》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发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