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6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其防治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00081)于世凤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以下简称OP)是老年性疾病之一,由于近年来才被认识,因而被看成为现代病。...
[期刊论文] 作者:徐岩英,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4
扁平苔藓组织中大量胶样小体沉积─—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粘膜科徐岩英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于世凤扁平苔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岩英, 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扁平苔藓组织中大量胶样小体沉积─—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粘膜科徐岩英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于世凤扁平苔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史凤芹,等,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5
骨质疏松症与颌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00081)于世凤,史凤芹,章魁华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主的全身性系统性疾患。颌骨是全身骨胳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颌骨...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刚,郑麟蕃,于世凤, 来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份:1994
面部隐球菌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2例刘红刚,郑麟蕃,于世凤面部隐球菌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临床不易诊断,病理检查常需和结核及其它真菌感染鉴别。最近,作者在本室内遇到两例会诊病...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刚,郑磷蕃,于世凤,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4
口腔结节病70例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刘红刚,郑磷蕃,于世凤关于口腔结节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系统性结节病和肉芽肿性唇炎之间异同点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张炜真,于世凤,郑麟蕃,朱晓滨,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5
新生兔颅骨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张炜真,于世凤,郑麟蕃,朱晓滨成骨细胞的分离方法多采用Luben[1]报道的酶消化分段收集法,但用多种酶对骨组织进行消化,分离收集成骨细胞时,步骤复杂,在消化分离...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红刚,杨金辉,郑麟蕃,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4
介绍一种新的神经纤维染色法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研究室刘红刚,杨金辉,郑麟蕃,于世凤最近,作者等在改良Warthin-Starry染色法显示口腔软组织内螺旋体时,发现改良后的Warthin-Starry...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史凤芹, 章魁华, 段云波, 马海波, 刘忠厚,,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份:1996
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于世凤,史凤芹,章魁华,段云波,马海波,刘忠厚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长,上述两种疾患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具...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现代康复 年份:2001
骨吸收通常与破骨细胞相伴随。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是在骨的微环境内进行的复杂分子生物学反应过程。自从 20世纪 80年代初明确了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以后,方有可能对骨的破...
[会议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 年份:2004
近年来,对自身免疫病的病损组织进行免疫病理学检测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抗原分布的部位。本内容采用免疫荧...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2004
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是以菌斑作为抗原,引起宿主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结果。目前已基本公认,破坏牙周组织的病原因素,有两方面:一为直接破坏因子...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1976
作者对口腔粘膜小涎腺发生的12例潴留粘液囊肿和224例外渗粘液囊肿,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临床观察,作者认为在发病年龄方...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年份:200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为代谢性骨病,是一种因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骨强度降低而易发生骨折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P发病率呈逐年...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1997
1.分离、培养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技术及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1)破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采用出生24小时内的日本大耳白兔,无菌下分离股骨、胫骨及肱骨,将骨...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89
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及其产物侵入机体后,可引起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这种防御性的应答反应,包括T细胞系统、B细胞系统及补体系统。人体存在一套完整...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份:1993
本世纪70年代以前,人类牙周炎组织降解破坏的机理仍一无所知,认为牙周炎组织中密集的炎症细胞浸润,仅仅是抵御外界细菌微生...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份:1997
骨吸收可发生于骨骼系统的各个部位.可见于全身性疾患与局部病变,骨骼肿瘤与骨囊肿,还可见于正常的生理性骨吸收,维持骨的生长、代谢平衡。骨吸收与破骨细胞相伴随,对破骨细胞的形......
[期刊论文] 作者:于世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 年份:1975
作者采取18只体重为350~500克的成熟白鼠,在成巴比妥钠麻醉下(0.1毫升/100克体重),结扎一侧腮腺导管。在1~90天内不同的间隔,将动物杀死,取出结扎导管后的腮腺组织,经过固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