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3
(以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物理学、天文学 马远良 王炜 王玉鹏 王永久 亢一澜 龙勉 龙桂普 成昭华 朱劲松 乔国俊 刘玉鑫 汲培文 李有泉 李晓光单位学科西北工业大学声学工程研...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的主要观测事实。对建立理论模型起过主要作用的观测事实,以研究得较为仔细的三个源(GX5-1,CygX-2,ScoX-1)为例,做...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0
本文简略地叙述了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准周期振荡(QPO)现象的理论解释,对其中的差频模型(BFM)和它的一些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新观测赐予理论的启示,...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物理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详细介绍了中子星的吸积以及密近双星的演化。Lipunov等讨论了在密近双星的演化中形成射电脉冲星与黑洞组成的双星的可能性,结论是在大约700个射电脉冲星中,至少应当发现一个位于脉冲星与......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综述有关X射线脉冲星的基本观测事实及最新进展,涉及双星、中子星及强磁场等方面的观测证据。并介绍了中子星及其伴星质量的测定。...
[会议论文] 作者:乔国俊, 来源:2015年射电天文前沿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5
先前脉冲星射电辐射未考虑环区,伽玛射线辐射只考虑外间隙区。新观测显示,无论射电还是伽玛射线辐射,都应考虑环区。对先前理论工作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冰, 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6
在本文中简介强磁场中一些特殊理过程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射电脉冲星的磁层与辐射机理理论。关于磁层,主要由GJ模型了发,从斜转子磁层、加速区机制及回路问题三方面总结前人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冰, 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6
在本文中先简要介绍80年代以来射电脉冲星方面的观测进展,然后详细介绍射电脉冲星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包括空间分布、传播特性、时间特性、脉冲轮廓与偏振以及频谱特性等,并详...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张冰,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综述脉冲星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包括考虑逆康普顿散射过程的内间隙结构,脉冲星射电辐射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手基本思想,以及利用逆康普顿散射模型对各种观测资料的解释,例如射电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冰,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8
综述了脉冲星-黑洞系统的诞生率理论并指出近期发现该系统的可能性。通过综述和分析脉冲星-中子星系统的观测特性,特别是脉冲星精确守时性对精确确定双星轨道参量和验证引力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 徐仁新,,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详细介绍了中子星的吸积以及密近双星的演化。Lipunov等讨论了在密近双星的演化中形成射电脉冲星与黑洞组成的双星的可能性,结论是在大约700个射电脉冲星中,至少应当发现一个位于脉冲星与......
[期刊论文] 作者:徐仁新,乔国俊,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根据球对称恒星引力与压力间的平衡,用半定量方法得到了恒星振动周期与其平均密度的关系.简要地说明了周光关系方法测量恒星距离的原理....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徐仁新,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年份:1999
近来我们在射电脉冲星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致密星物理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上做了下列几项工作:1)对脉冲星物理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包括对裸奇星比中子星更可能是射......
[期刊论文] 作者:周体健,乔国俊,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1
已被光学证认的约100个致密X射线源,绝大部分是一颗致密星(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与另一恒星组成的双星。其中主要有三种类型:(1)伴星为大质量早型星,简称HMXB;(2)伴星为低质...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李东波, 来源:天文文献情报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乔国俊,乔茂兰,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8
本文具体讨论了一种用现有综合技术快速获得高分辨率太阳射电图象的方法。做为例子,对一具口径9.2米,工作波长4毫米的综合设备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设备缓和了大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仁新,乔国俊, 来源: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 年份:2000
The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modes (OPM) have been reported observationally and widely accepted by pulsar researchers. However, no acceptable theory can explain...
[期刊论文] 作者:竺煜东,乔国俊, 来源: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 年份:1989
本文基于文献[1]中提出的利用Compton辐射机制解释蟹状星云脉冲星光学辐射的思想,运用Herold给出的强磁场中的Compton微分散射截面在非相对论极限下(B/B_q...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冰, 乔国俊, 韩金林,, 来源:天文学进展 年份:1998
综述了脉冲星-黑洞(PSR-BH)系统的诞生率理论并指出近期发现该系统的可能性。通过综述和分析脉冲星-中子星(PSR-NS)系统的观测特性,特别是脉冲星精确守时性对精确确定双星轨道参量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