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姚建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古音"东""冬""侵"三部的当分还是当合,历来观点不一。文章从地域和时间的角度对《诗经》《楚辞》以及汉赋的韵脚字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谐声偏旁,从而得出"东""冬""侵"分三部是...
[期刊论文] 作者:胡从曾,,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年份:1992
【正】 《切韵》承前代韵书,分“东”“冬”为二部,顾炎武《音论》说:“所谓一东二冬三锺者,乃隋唐以前相传之谱”,此后凡属《切韵》一系的韵书,“东”“冬”之分,均相沿不废...
[期刊论文] 作者:尹雯,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古韵"东、冬"的分合问题纷纭至今,本文以《诗经》为例,就"东、冬"二韵分合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系联,并与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了比较,通过系联实践,笔者发现虽然"东"部独用例较多,但"冬...
[期刊论文] 作者:陈秉新,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自孔广森《诗声类》分东冬为二、以冬配幽以来,学界虽有异辞,但赞成者居多。赞成分的严可均又并冬于侵。王力先生则认为,“从《诗经》用韵的情况看,冬侵合并是合乎事实...
[期刊论文] 作者:栗华益,,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11
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东冬有别"的共时演变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冯玉,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从顾炎武开始离析唐韵以来,对上古韵的研究渐趋科学.孔广森第一个提出将"冬部"独立出来.但"冬部"的独立与否,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可以说各家对于"东"、"冬"、"侵"各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世福, 来源:网络传播 年份:2008
地方新闻网站的独特之处不但在于它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情结,更主要的是有着一些独g一无二的人才,顾东冬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但负责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龙虎网的建设及其公司经营,...
[期刊论文] 作者:洪东冬,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7
关键词 社区 法律诊所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洪东冬,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民...
[期刊论文] 作者:洪东冬,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5
作者简介:洪东冬,沈...
[报纸论文] 作者:郑德伟,, 来源: 年份:
东冬与一家集团公司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4年12月31日,集团公司将祝东冬从成都办事处主任岗位调到重庆办事处业务员岗位。他到新岗位报到后,便递交了医院建议休息15...
[期刊论文] 作者:徐以立,, 来源:质量与标准化 年份:2018
许冬rn上海市五角场监狱心理健康指导窒主任、 “东冬工作室”创建者;2018年“上海工匠”,曾荣获“上海市公务员个人三等功”、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十佳杰出青年”.“东冬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勇,廖肇银,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21
“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就要把它当作一项事业用心做好,就要做出点名堂来.”自1992年赣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后,29年来,无论是在乡镇中学还是城区中学,无论在教学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杨东冬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践行着自己最初的承诺...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怀林,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87
【正】 在唐代武玄之《韵诠》"五十韵头"中,有"……《东》、《冬》、《江》、《钟》、《阳》、《唐》、……"。唐玄宗朝尚书右丞相张说,洛阳人,以功封燕国公,开元十八年(公元...
[期刊论文] 作者:刘铁军,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4
阐述版本与体例,东冬不合分部、脂祭至当分三部.幽侯入声分配,合韵、古音奔侈,论古音开合,古音洪细;古四声具备....
[期刊论文] 作者:晓秋,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0
“瓜”产四方,故有东(冬)、南、西、北之名。尤其是西瓜,解暑消渴,号“瓜中之王”。民间谚语有“热天半块...
[期刊论文] 作者:周远富,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5
方以智认为上古韵部较中古多有“通转”,《通雅》发明“东冬江通”、“真先青通”、“庚阳通”、“齐微皆来通”、“鱼模麻通”、“尤萧通”、“侵覃通”等规律,并在归并古韵基...
[期刊论文] 作者:萍踪一影,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2004
爸爸,我们吃过“东”(冬)瓜、西瓜、南瓜,怎么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东,,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06
《切韵》系韵书中异常音切材料代表着与《切韵》音系基本格局不同的几种语音现象;庄章叠组相混、浊音清化、东冬钟相混、同等重韵合并.可见非常保守的《切韵》音系代表材料至少...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芹,,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通过分析李渔《笠翁对韵》用韵现象,发现《笠翁对韵》存在东冬、支微、鱼虞、支齐、灰佳、寒删、肴豪相混现象,原因有《笠翁诗韵》《笠翁词韵》的影响以及作者方音、实际语音...
[期刊论文] 作者:徐德庵,,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论者以屋至觉配东、冬、锺、江,质至薛配真、谆、臻、文、殷、元、魂、寒、桓、删、山、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