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1997
肺癌副癌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胸外科,威海264200)肺癌副癌综合征是指肺癌的非转移、非肿瘤直接浸润的肺外症状,它可发生在肺部症状出现之前、之...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丛昌滋,王连华,张旭光,任华, 来源:癌症 年份:1998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4例报告鞠进1丛昌滋1王连华1张旭光1任华关键词心包肿瘤恶性间皮瘤外科手术中图号R732原发性心包间皮瘤临床十分罕见〔1~4〕。随着对本病认识水平及检查手段的提高,近年来...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于洪泉,任华,苗齐,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治(附9例报告)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于洪泉,任华,苗齐(威海市市立医院胸外科,威海264200北京协和医院)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松解术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少见[6,10...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任华, 来源:癌症:英文版 年份:1998
原发性心包间皮瘤4例报告鞠进1丛昌滋1王连华1张旭光1任华关键词心包肿瘤恶性间皮瘤外科手术中图号R732原发性心包间皮瘤临床十分罕见〔1~4〕。随着对本病认识水平及检查手段的提高,近年来...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 来源: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1997
肺上沟瘤,1924年首先由Pancoast描述并命名.此症临床少见。我们近年来收治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2例。年龄46~70岁,平均58岁。1.2、临床表现13例均......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旭光,王连华,丛昌滋,鞠进,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份:1998
1病例摘要例1,女,42岁,因左侧自发性气胸内科治疗半个月无效于1995年8月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左肺完全萎陷,上叶尖后段肺大泡破裂口直径0.5cm,切除肺大泡并修补,肺膨胀良好。术毕复苏......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旭光,王连华,丛昌滋,鞠进,苏雷, 来源: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份:1998
作者对202例中、上段食管癌病人术中常规行胸导管主干结扎术,术后无乳糜胸发生。讨论了胸导管的应用解剖,认为只要熟悉胸导管的解剖,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术中行胸导管结扎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苏雷, 来源:肺癌杂志 年份:1999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上并非十分少见,且常导致肺癌的误诊。我院近13年共收治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2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苏雷,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1999
成人良性食管支气管瘘临床极少见,由于本症缺乏特征,诊断十分困难,常被误诊为肺部感染,长期治疗无效,现将我们诊治的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26~46岁,平均37岁。......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夏仲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1999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临床罕见,我们近年来收治4例。病 例例1:男性,32岁。胸闷、气促1月。胸部CT示前上纵隔14cm×12cm×10cm实性肿物,呈分叶状,密度不均,主要突向右胸。右......
[期刊论文] 作者:鞠进,夏仲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连华,鞠进,丛昌滋,张旭光,任华,于洪泉,苗齐,王振捷,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化学感受器瘤又称本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其常见部位为颈动脉窦、颈静脉球体,次为腹膜后,主动脉体、肺动脉体、迷走神经体、睫状神经...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连华,鞠进,丛昌滋,张旭光,任华,于洪泉,苗齐,王振捷,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化学感受器瘤又称本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其常见部位为颈动脉窦、颈静脉球体,次为腹膜后,主动脉体、肺动脉体、迷走神经体、睫状神经Chemoreceptor tumors are also referred t...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