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6
“点染”形式刍议万震球新订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侯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对于其中"点染"二字,多被视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谐音修辞类型刍议湖南岳阳县四中万震球在一本高考语文资料书上,有这么一道题:从修辞角度考虑,下列各项中带点词语与“这是柿油党的顶子”中“柿油党”同类的二项是:A“吓,他可倒真...
[期刊论文] 作者:宗廷虎,,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彦兮诗文丛稿》是万震球先生数十年来诗词曲联及学术论文的结集。既是他敢于挑战时贤,敢于在学术上不断追求创新的拼搏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他在语文教育岗位上始终坚持教书...
[期刊论文] 作者:宗廷虎,, 来源: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2012
即将问世的万震球《毛泽东诗词讲义》是一本别致的书,也是献给我们党和国家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诞生120周年的一份丰厚的礼。该书起草于1966年,至1978年已完成初稿,从2011年9月到最...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04
"誓",《说文》释作"约束",清代段玉裁"注"为"与之为约束"。按段的意思,凡用来约束自己言必行、行必呆,决不违背自己言行的话语,就叫做誓或誓言。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黄梅天气,霉雨霏霏,令人作潘鬓沈腰之叹,不得不接受细君建议:晚上不读书不动笔,去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以为休息。一晚,两晚,一集、两集,渐渐的,集末那“我听爷爷讲了...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4
【正】 读了1994年第3期《修辞学习》所载夏德骥老师的大作《对“委婉”与“讳饰”的困惑》,我始知目己那篇《休将“委婉”混“讳饰”》的文字,将“山陵崩”等词语说成讳饰格...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7
我主张:应让修辞教学在中语教材中构成一个体系。理由如次。 一、从语文的工具性上看,构成一个修辞体系可以帮助学生从课文学习中尽快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毕节师专学报 年份:1998
笔者长期受困于中学语文教学,所以虽先后进行过“愉悦教学”、“情境教学”、“作文做人同位训练”等改革实验,甚至还发表过专题论文,但多是浅尝则止;近几年又进行以修...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93
新订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在谈到"词语的翻译"时,强调"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包括比喻、借代、委婉说法,用典...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4
上届高三文科班语文总复习到鲁迅《拿来主义》一课时,有几个学生在不同时间质疑了同一个问题:“老师,‘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中‘进步’一...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 年份:1996
李清华同学把她的抒情散文《我爱这个季节》的第四稿送我批阅,我便将其中值得修改和增加词句的地方,分别用“——”“〈〉”标出,叫她再去斟酌:或改或删,或并或补,并将斟酌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年份:1995
高考,乃国家选拨性考试,其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拨人才。自然高考效度,即高考能否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真正达到将具有实学、高能的学生选拔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的目的,一直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1993
根据国家教委90年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贯彻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在87年版的基础上新订全日制高中(必修)语文课本,为“着重建立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年份:1995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前后解说不一的现象,笔者曾写了《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9期。)现在再就“解说不一”举隅于次: 一、关于“说”这种文体...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1992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么一句话:“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意思是说,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于语文教学,我要仿造一句:死也活之根本,活也死之目的。旨在表明:必...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1992
实行循环教学是加强语文教学管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愈加明确到,中语实行循环教学较之于其他学科尤为必要,这是由于“语文课有...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1
对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以下简称《语言》),如果从运用文学语言颇为成功的角度来评论,此文似乎说得上是“朴素自然,新鲜活泼,通俗易懂而又富于表现力......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正】 在诗词曲联中,读者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诗人将所见景物,通过几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在不借助语法凝聚力的前提下,有如将一段一段锦绣排列出来一样地排列在一句几句或...
[期刊论文] 作者:万震球,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95
【正】 某日参加某中学语文教学年会,听取了一节初中语文观摩课,教的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课很精彩,只是对教者指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四句“护官符”是运用“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