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王淑梅,尤彦文,孙淑霞,冯秀芳,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1994
心脏肿瘤105例及其超声心动图诊断哈尔滨医大附二院心内科丁玉舒,王淑梅,尤彦文,孙淑霞,冯秀芳选择哈医大二院等1976年后心脏手术、尸解、临床病理检查等确诊的心脏肿瘤105例,其中粘液瘤52例(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宇慧,,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室壁瘤的超声诊断及其心功能评价二院第二住院部王宇慧综述丁玉舒审校1室壁瘤的概念室壁瘤(ventricularaneurysm,VA)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 来源:黑龙江医药 年份:1982
阵发性心动过速(简称阵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顽固性阵速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持续时间长或多次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常引起严重的血液动力学异常,部分室性阵速可...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82
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TI)测定是研究心肌收缩功能的一种经典方法,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资料,但因 STI 的影响因素复杂、各作者间方法上的差异,使测定结果相...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 来源: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年份:1980
近年来认识到右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损伤部位。右室与左室下壁通常同是由右冠状动脉供血,故梗死时二者常合并发生。本文报道的12例右室梗死是选自306例经心电图证实...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 来源: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年份:1980
在日本心脏病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75岁以上者心脏病是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统计死亡于心脏病的103,638人中60岁以上者为87,193人,占84,1%。本文就老年人心脏疾病进行病理和临床...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 来源:黑龙江医药 年份:1981
冠心病(CAD)中急性心肌梗塞因发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且较难在急性期用损伤性检查判定其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和切面超声心动图(UCG,CSUCG)...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瑛,丁玉舒,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1999
目的:试图通过心电图的室性早搏(室早)的提前程度来估测该室早对每搏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5名室早患者室早有其前后心搏的每搏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根据心电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广鎌,丁玉舒, 来源: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年份:1990
家族性心脏粘液瘤具有早发、多发、部位不典型、切除后复发率极高等与散发性心脏粘液瘤不同的临床特点;常伴有皮肤色素改变。全身粘液样肿瘤和内分泌肿瘤等心外特殊病变;其手...
[期刊论文] 作者:赵翠萍,丁玉舒,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利用心音、心电 和心动超声同屏幕显示技术,对不同部位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和正常人测定给消心痛等扩血管药物前、后心脏四腔图的左室舒缩末期长、短径、容积、搏量和射血分数......
[期刊论文] 作者:金春和,丁玉舒, 来源: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81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数年来许多科学家曾经作了不懈的努力,均未能动摇此一自然演变的总规律。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推迟衰老已非绝不可能。近数十...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金春和,冯荣光,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84
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表现危笃,有功能性心肌的量突然减少,导致不同程度心脏泵功能损伤,表现为心室容量增加、喷血分值(EF)下降等。AMI 难以广泛应用创伤性检查测定 EF,本...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金春和,冯荣光,,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氧是维持心肌正常收缩的关键性基质。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引起急性心肌梗塞(AMI),相继产生心肌缺血、缺氧以及泵功能衰竭(即心肌收缩功能减弱),表现为收缩无力、收缩速...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金春和,冯荣光, 来源:哈尔滨医药 年份:1985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常见心脏急症之一,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为其特点。心脏经不起供血中断的突然打击,往往产生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幸存者其恢复过...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金春和,魏淑莲,, 来源:哈医大学报 年份:1981
“心绞痛”仅是对主观疼痛症状的描述,缺少客观指标。典型心绞痛通常因体力劳动、精神紧张诱发,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可绥解,呈反复发作性胸骨后绞窄样疼痛,部分病人发作时 ST...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潘绍周,金春和,, 来源:哈医大学报 年份:1980
心肌梗塞(MI)通常被认为是左室的缺血性损伤。单独右室梗塞(RVI)极罕见(不足3%),多与左室梗塞合并发生,由于左室梗塞症状严重病情危笃,故易忽视同时合并存在的 RVI。又因 RV...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瑛,哈娜,刘玲,丁玉舒,秦燕,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99
心功能的评价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此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室早病人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9±107岁,临床诊断......
[期刊论文] 作者:丁玉舒,金春和,冯荣光,龚传斌, 来源: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81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初老期(45~65岁)发病更多。心肌缺血损伤杯死所致室壁运动障碍(Asynergy简写As)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十年来国外非创伤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瑛,丁玉舒,肖竹影,王爱路,薛静,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试图通过心电图的室性早搏(室早)的提前程度来估测该室早对每搏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5名室早患者室早及其前后心搏的每搏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室...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鹤萍,李旋,丁玉舒,高冬,潘丙清,,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199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且发病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它已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降低其死亡率是多年来许多心脏病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经皮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