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 年份:2007
本论文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论语》的修辞:一、简要介绍了《论语》中的修辞观。二、《论语》中的修辞格。《论语》中有很多种修辞格,本文重点分析了比...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2009
笔者在现代汉语课的教学中发现,由于藏族学生汉语底子薄、教师配备匮乏、教材和实际脱节等原因,现代汉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注重研究能够提高课堂...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04
张祜是我国中晚唐时期的诗人。对张祜诗歌用韵进行穷尽性的考查,归纳出三十三个韵部,分析总结了其用韵特点。张诗用韵基本符合《广韵》同用、独用规则,但也有少许特殊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17
《汉语外来词词典》收阿拉伯语、波斯语词170余条,包括宗教用语、动植物名称、生活用品、宝石玉器、各类人物名称、时间节日等七类,它们大多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已经消失,只...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9
代表我国春秋时期语言风貌的《论语》,其恰切、精妙的同义词修辞,不但使它的语言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精密性和鲜明性,而且对汉语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其艺术效果是:准确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2008
现代汉语是高职藏汉双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视藏汉双语生的汉语教学,改进现代汉语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双语......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诗经·召南·驺虞》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一首诗,它反映了我国先民很早就具备了环境保护的意识。“The Book of Songs Zhaonan Yu” is a poem on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06
神态描写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个方面。《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应答之作,尤其善于着力刻画孔子和应答者的神情姿容,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中国穆斯林 年份:2015
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批成熟的伊斯兰教典籍翻译家,他们运用意译、直译、音译等译经方式,采用文言体、古白话、经堂语等语体,将伊斯兰教典籍翻译为汉语。它们不仅是近代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归真要道》是明末清初伍遵契对波斯文《米尔萨德》(Mirsad)的汉语译本,它通篇用经堂语直译,口语化强,语言既有近代汉语成分,又有明清经堂语特点,在汉语词汇史和经堂语词汇史...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诗经·召南·驺虞》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一首诗,它反映了我国先民很早就具备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诗经·豳风·七月》叙写了公刘时代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洮岷花儿《十二月生产》歌颂新中国的洮岷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农业生产过程。同属于民歌,同是农事诗,两千多年前...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8
摘 要: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的一部书,《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古今解《诗》之人对《诗经·邶风·式微》的主题众说纷纭。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式微》诗是黎庄夫人失宠于黎侯而发的嗔怨诗。...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6
此诗虽短,却在很多方面都极富特色。在此,我们在对全诗的词句、修辞等方面把握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这首三十二字的诗歌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四篇要道》和《车哈雷凡速》都译自波斯语著作《率苏理》( Fals)。由于译作年代、翻译者汉语水平及翻译风格等不同,两部异译经在翻译形式和用词风格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从中......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诗经·豳风·七月》叙写了公刘时代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洮岷花儿《十二月生产》歌颂新中国的洮岷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农业生产过程。同属于民歌,同是农事诗,两...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论语》,它的妇女观,自然具有时代的烙印及其局限性:孔子否定妇女、告诫时人以美色为戒,却对美色无比喜...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2018
《归真要道》是明末清初伍遵契对波斯文《米尔撒德》(Mirsad)的汉语译本,全书用经堂语直译,口语化强,代表明末清初经堂语的实际面貌。《归真要道》比拟式形式比同时期汉文文...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桃源,,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古今解《诗》之人对《诗经.邶风.式微》的主题众说纷纭。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式微》诗是黎庄夫人失宠于黎侯而发的嗔怨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