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试论以日语为母语者在汉语语境中的发音难点丁安仪由于大量借用汉字作为日本语的书写符号,所以日本人学汉语时获得阅读能力不是难事。但是汉语和日语毕竟不是同一语系的语言,没...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松花江的浪》之语言魅力丁安仪过去总认为,台湾女作家的语言,风格清秀、纤弱,是"纯情少女"式的语言。今天,赵淑敏的小说《松花江的浪》①(小说《松花江的浪》,作者,赵淑敏(台湾).台湾中...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原新梅,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阴阳交接》集的长句类型及修辞作用──蒋子龙小说语言探索之一丁安仪,原新梅五十二年前,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适应当时工...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本文讨论的四字格是一个较宽泛的范畴,它包括:四言成语、四言熟语、四字重叠词、四字叠字词以及较常用的四言词组,不包括碰巧形成的四个字的语言片断。例如:不过,瞿塘峡...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新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近三十年以来,“交代”一词使用频率增加,在书写上则出现“交代”与“交待”两种写法。有人说该写“交代”,有人说该写“交待”,也有人说两者均可,还有人说两者有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汉语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汉语的声调是音节成分,也是词汇成分,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对于汉语拼音方案来说,标调法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1
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量词丰富,而且其语用功能也远非单纯表示计量,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讨汉语量词的语用功能。一 汉语除了固定专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外,还有很多借用量词......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章介绍了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称谓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原因 ,按照社会关系称谓的语义语用范畴进行了分类论述 ,把它们分为 :一、泛称社会关系称谓 ;二、借称社会关系称谓 ;三...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万新,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毛泽东的文章著作,不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理论文献,同时在言语运用方面,也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不凡的贡献,为人们正确使用汉语树立了光...
[期刊论文] 作者:谭兴戒,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杨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七年了,但是,他的作品仍然活在人民中间.他以三十多年竭精殚智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不容忽视的一页.终其一生,杨朔先后发表了散文...
[期刊论文] 作者:谭兴戎,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汪曾祺是当代风俗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一九八○年十月,他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受戒》,吹响了新时期风俗画小说的第一声号角.接着他陆续发表了四十多个...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万珍,丁安仪,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第二语言学习指在另一个国家 (或社团 )的自然语言环境中学习这个国家 (或社团 )的语言。[1]”据此 ,我们把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叫做第二语言教学。这种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丁安仪,郭英剑,赵云龙,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在对外交流中 ,我们该如何称呼我们的官方语言——中文 ,似乎不是个问题 ,但实际上 ,无论在英文中还是在中文中 ,它所带来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个世纪以来 ,我们曾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