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武,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庄子的国属有宋人说、梁人说、楚人说、齐人说、鲁人说等五种不同的说法。以往学者们多以史迁所说的“庄子也 ,蒙人也”推定庄子的国属 ,但不能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 ,认...
[期刊论文] 作者:包兆会,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学界历来对庄子之游歧义纷争,聚讼不已,而庄子之游关联着庄子对生存世界的总体看法,对其准确理解事关重大。要全面、准确、细腻地把握庄子之游,就有必要对庄子“游”的基本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3
[导读]  庄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对庄子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见仁见智,还要取决于读者对庄子的理解和所在的环境,让我们来看一看司马迁、流沙河、林语堂是怎么看待庄子的。    庄子    庄子,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学位论文] 作者:刘小东,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03
庄子》自其问世以来,为其作注者不下二百余家,他们大都因循《庄子》的思想,随文衍义.而王夫之的《庄子通》,迥然与前人不同,他以《庄子》为载体,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宝春,朱占青,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3
作为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的“浑沌”,是具有特定寓意的,它是道的一种感性显现,体现了庄子道论的基本特征。对《庄子》中“浑沌”的解释当以《庄子》为本,以中国的传统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严,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3
庄子学派诞生于春秋时宋而成长于楚。如果说宋国的社会文化气候和土壤孕育出庄子学派思想个性及文学倾向的幼苗,那么楚文化的雨露阳光则使它们成长壮大并趋向成熟。《庄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宣如,刘飞,谌怡春,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庄子言意道关系历来多被歧释为"言不尽意",如果以庄子大道哲学为俯视点,深入庄子傲世却又无奈自慰的心态,挖掘出潜藏于其特定语式中欲吐而未明的"忘意得道"思想,借助对庄子"...
[期刊论文] 作者:罗明月,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与郭象、支遁的“逍遥”论相比,庄子的“无待逍遥”是“无己”、“无功”、“无名”;而与之不同的郭象的“足(适)...
[期刊论文] 作者:蔡德贵,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3
庄子是齐海洋文化的产儿,庄子的故里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在今山东境内.庄子的思想充分显示了海洋文化的特征,庄子的自由主义更是与齐国的商业文化相一致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汉明,,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3
从《庄子》的《齐物论》到《天下》 ,再到《天道》的主要段落中 ,可以看出庄子内圣外王之道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特征是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 ,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明,杨叔子,,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一章,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庄子卑视科学技术,不要科学技术的见证;本文以此为题,通过对原文的研读与分析,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对“汉阴丈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龙,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道"是庄子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庄子的"道"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标准,是一种人格修养方式;庄子之"道"是高远广大无穷的一种境界,是包蕴天地的一种大聪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洪,顾晔锋,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庄子》内七篇是一个思想整体,旨在阐述救世思想。对人世间的灾难,人为物役、心为物役的生存境况,庄子有深切的体悟。他提出了独特的救治之方,即从精神修养入手,培养人的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洪,赵阳,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3
庄子》一书以文学形式表现哲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决定了其文学之特征。具体言之,是哲理思辨的层次性决定文学意象的层次性,祟尚自然的哲学观念决定文学形式上崇广尚大的审...
[期刊论文] 作者:孙以楷,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3
墨家学说至战国中期已成为显学,给予庄子以较多影响:(1)墨子批评周礼繁琐,庄子则以周礼反自然而予以否定.庄子赞同薄葬节丧,以寓言故事嘲讽厚葬久丧之害,并从自然高度给予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兵,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本文从庄子的人生追求,庄子关于主体本质和特征的界定,主体性在处世观、政治观中的体现,理想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探讨了庄子的主体性思想,并评论了庄子主体性思想的价值和局限....
[期刊论文] 作者:杨滨,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庄子哲学中的核心论题之一,也是庄子"自然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从自然万物的本原出发,认为人与万物的本体都是自成一体、浑然不分的.现实世界的"天...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民,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庄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理论的源头,庄子提出的"神遇"、"物化"、体"道"都是审美体验的方法,"心斋"、"虚静"等则是审美体验心理的条件范畴,这些范畴构成了庄子审美体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古立,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03
庄子村民俗酒楼的菜品,我们在去年就品尝过了。时隔一年多,庄子村民俗酒楼的经营情况怎样?菜品都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在“非典”后,几家姊妹店的生意还火爆吗?于是,我们带着种...
[期刊论文] 作者:孙相宁,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3
庄子美学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和发展,老庄美学是建立在大道至美核心上的思想系统.庄子在老子之后又提出了天地之美.认为美存在于天地之中,即存在与大自然之中,而天地之美正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