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范文,实现作文讲评课的高效性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告诉我们,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讲评方法对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作用极其微小。对此,日常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新的讲评方法,在实践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一套“引入范文, 实现作文讲评课的高效性”的方法。这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前期准备
  作文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 ,搜集最充足的能激发学生“美”的体验的材料。常见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蜓点水一下,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文讲评必须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这是讲评课成功的根本所在。
  第一,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学生课堂上最想看到什么?当然是自己的亮点,让所有的同学都艳羡的文章,哪怕是一个精彩的句子。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诸如拟题、立意、构思、开头结尾、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第二,作文讲评要同作文的教学计划衔接起来。作文教学计划是语文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订作文教学计划能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使作文训练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第三,快速批阅和范文选定。学生写作完毕,教师开始集中精力批作文,批阅之前先制定一个评分标准,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文字五个要素考虑进行批阅,并将优秀的文章选出,每次全班总篇数控制在5篇以内。这些选出的作文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每篇都要有它们明显的优点。将这些入选作文的原稿还于学生,将作文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稿,阅读这些文章,每篇写一句点评,点评可以自选角度,可以是文章优点的鉴赏,也可以是指出其不足。
  二、课堂具体操作
  作文讲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导入——回顾写作要求——范文讲评——小组互评——集体点评——对比分析——课后修改。
  具体操作如下:
  1.抛砖引玉
  讲评课的导入直接明了,实践过程的前期进本都是由老师抛砖引玉,慢慢地开始尝试请学生来读自己的点评,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点评课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不去读或读不懂老师的评语就失去评改的意义了,教师批改作文的工夫也就白费了。教师要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老师的评语,并认真地想想每个词、每句话、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学生对评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写评语时要恰如其分,有针对性。如给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评改作文时,评语要轻评重改,要浅显易懂;而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评语要轻改重评,要有启发性。
  2.小组交流
  学生前一天对每篇选文做了自己的点评,要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共享。我们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位成员交流一至两篇文章的点评,最后小组制定一名代表综合小组意见形成文字形式。为确保每位小组成员有发言的机会,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巡视、参与交流、听取各小组的意见。
  3.集体点评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点评,此时的点评是小组集体讨论后的共识,是每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全班同学都能享受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交流巡视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各个小组点评的角度,及时协调好全班交流是内容方向的和分配,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之目的。
  4.对比分析
  这是课堂操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当集体点评环节结束后,教师将每位学的作文下发,学生在交流和听取点评后再次阅读自己的文章,选择一至两个角度与选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文章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文章末尾写好评语。
  三、修改批阅
  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结束,后期的修改工作不可忽视,一定要做到扎实。学生在课堂中领会与感悟之后对自己的文章有了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能够对文章进行正确的评价,此时,教师一定要把握机会,要求学生回家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则根据学生自己 点评进行针对性的批阅,并再次给予点评,主要谈进步或目标的达成。尤其出色的文章可以推荐到相关的作文期刊或杂志上,如若被采用,这将对孩子是一个多大的肯定与激励呀!说不定一颗未来文学之星就将冉冉升起。
  四、作文讲评原则
  首先是尊重与鼓励的原则。每一篇作文都是孩子们的心血,或流畅淋漓,或绞尽脑汁,一篇篇习作都是孩子们用脑力劳作而成的珠宝,对孩子来讲,自己的作文是极其珍贵的,是极其渴望的得到关注与欣赏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讲评学生作文的第一原则。批作文时,我一般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和“骨头里找肉”同时进行,但侧重于“找肉”,哪怕是找到一点肉丝丝,我也尽量把它说成里脊肉。对于有创意、较成功的作文,进行大肆表扬,对于中差生的病文也是及时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或一句话。记得有位名人说得好“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启发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其次是重视合作与互动原则。作文讲评课,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师生互动的。在作文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见解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习作的讨论和认识,只有通过讨论,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只有重视讨论,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作文讲评中自主构建知识。
  最后是教师的系统性的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一学年的作文教学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阶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研究作文讲评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阶段作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对学情做充分研究的情况下制定每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和讲评重点,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达到连贯性,是学生作文水平呈階梯型,达到持续进步的效果。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如何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创设合作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探索和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前提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传统
期刊
在近几年中考中,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高,它的价值也越来越来越大。追究个中原由,分值比例大是一个原因。其中另一个原因就在于现代文阅读是一道能拉开考生考分档次的难题,也是考生失分最多、败得最惨的一块领地。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困惑着考生、也困惑着语文教师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进行
期刊
目的 对产科产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分析研究具体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19年9月来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
目的 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
目的 分析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生命质量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入组时SF-36
摘 要:现行的评价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就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谈论了它的概念、特征、内容、方式,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注意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特征;内容;实施方法  《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书认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考试制度改革。《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到
摘 要:观察力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观察力;观察品质;观察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数学中的数和形进行感知活动,即对
摘 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在经历了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结合我们英语学科的特点谈一谈关于课堂评价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评价内容 ;评价形式;评价作用;评价主体  1全面设计评价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英语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呈现的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习
目的 针对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运用责任分组护理法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精神科接收的80名患者展开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目的 评定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手术护理配合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接诊的白内障手术患者68例,收治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