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自然环境给宁强羌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给我们留下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瑰宝。这些传统文化对宁强经济、文化、教育及人类学上都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宁强羌族的文化要积极地进行保护和发展,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宁强的发展。
  【关键词】:宁强县;羌族文化;独特价值
  宁强是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小县城,地处陕西省西南角,是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是大西北进入大西南的主要门户和黄金通道,作为汉江的发源地,因其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迷人,而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羌族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之一,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据宁强县志记载,宁强自古就是羌族的故居地,羌族在这里活动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可是羌族的民俗仍旧依稀可寻。散居在宁强境内的少数羌族后裔,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劳动生产、建筑格局以及宗教信仰等习俗,与古代羌地风土人情大同小异。
  羌族作为一个民族自在体,具有古老的历史记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羌族人民创造与发展了一套独具地域特色的羌族文化。在宁强民间各地,羌文化元素的存在极为普遍,在保留了羌族傳统要素的同时,又体现出浓郁的宁强地方特色。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独具特色的宁强傩戏,宁强的傩戏更多地保留了原始舞蹈的形式,四川的傩戏更倾向于舞蹈。与四川傩戏相比,虽然不能用“优美”来形容,但它反映了原始舞蹈的“粗犷奔放、原始古朴”的特点,像“上刀山、下火海”等高难度的动作在四川已经很少见了,而在宁强这个地方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除此之外,像神秘的羌族服饰、临山顶而居的村落布局,石砌的羌族建筑,民间习俗和艺术等,无一不彰显宁强独具特色的羌族区域文化。这些洋溢着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文化,不仅显示出羌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一、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
  宁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原因,自夏商周时期就成了羌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土。它们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第一,地理环境原因。独特的区域文化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宁强位于秦岭主脊以南的秦巴山地区,南扼巴蜀之咽喉,西接甘陇大地,北瞰秦川,东南下楚荆之水,地形多呈“V”形构造,境内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一般为谷地、古坝、低山和高中山4个。美丽的汉水横贯陕南东部,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都十分优越,这使民族的交流更为便利。这里生物资源数量丰富、品种多样,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四塞险固,因其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秦属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秦文化、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巴蜀文化的源远流长,羌氐文化的神秘多彩,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自然环境给宁强羌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特别是素有“金鸡鸣三省”之美誉的青木川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秦蜀文化的荟萃之地。
  第二,历史文化因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上,以“羌”命名的州、县,唯有宁羌,系明代卫、州旧称,民国31年元旦,改名为宁强。由于宁强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建制沿革、错综的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又深受荆楚、巴蜀、秦陇文化的影响,古老的羌族文化就在这里找到了适宜生长土壤。自夏商州时期,羌族人民就定居在这里。《华阳国志说》说“巴师勇锐”,历史上尚武的羌人不满官府统治多次起兵谋反。[1]羌族人民为躲避官府,只能远避深山老林。由于宁强的自然而成的天然屏障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吸引,这里自然就成了羌族人民的聚居地。几千年里,他们在这边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历经风霜,虽然现在羌族后裔极少,但是这些日积月累形成的独特的羌族文化并没有被历史的长河冲刷干净,细细品味宁强羌族聚居区人民的生活,羌风羌韵依然依稀可见。
  总之,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为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信仰、民间习俗等刻上了坚实的烙印,形成了独具特色、古朴、瑰丽的宁强羌族文化,并深刻地渗透到羌族人民的思想中。
  二、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羌族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之一,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羌族传统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生存其间的所有事物都天然地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部分主要从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人类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第一,经济价值。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科学的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下,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市场化、产业化。诚然,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羌族在中国历史悠久,羌族文化的语言、服饰、饮食、权落布局、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羌族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纳入整个经济发展系统之中,从而使经济的发展更有活力,同时也保护了本民族文化。
  第二,文化价值。羌族文化精髓部分以其古朴自然之美得以传承和发展,不论是优美的羌歌羌舞,还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美丽的民族服饰,雕塑,茶艺,傩戏等等,这些都是和人类的智慧和劳动与神奇的大自然结合的产物,它们具有一种别样的气质,文化艺术价值极高。羌族传统文化是天然的、明净的、高尚的,是人类的劳动和自然结合的产物,这使羌族文化变的多姿多彩,令人向往。特色鲜明的羌族传统文化负载着羌族的价值取向,形塑着羌族的生活方式,是羌族人民自我认同的凝聚点,为羌族居民提供了有益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精神价值支撑。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自觉民族实体,“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2]   “虽然羌族文化在历史的严谨过程中,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羌族独特的历史建筑、遗迹等作为羌族文化中生命力最强,保留历史原形最完整的文化因子却流传了下来,这对于我国古羌人的文化发挥着‘活化石’的借鉴作用。同时,作为羌族文化中最鲜活的部分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起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文化的风景线,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3]
  第三,人类学价值。羌族的节日、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等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刻着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而且包含了羌族人民内隐层的民族心理。这些无时无刻诉说着先祖们艰辛的奋斗史的羌族文化,在继承与发扬的时候,使人民形成了真切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切的民族认同感。除此之外,由于特定环境下的互帮互助生产方式,使羌族人民形成了团结友爱的高尚道德品质。宁强羌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善良与博爱的思想,他们都比较注重情谊。在宁强这种偏僻的山区里,他们有着比较粗犷但颇为厚道的民风。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强是古代羌氐居住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后来又融合了巴、蜀、秦、楚、陇人口及文化,民风尚巫,至今遗存有较完整的傩艺傩技,儺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届时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傩戏在表演时,面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傩戏的灵魂,没有面具,傩戏就跳不起来。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是傩戏中最吸引人注目的道具,直到现在它仍然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含义。这些优秀的传统习俗,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使每一个阶段的社会人群都能够收到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有利于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
  第四,教育价值。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唔要合格的新成员对社会群体成员进行补充。那么,在对这些人员进行教育时,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扮演社会成员的角色,担起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不仅需要每个成员努力去学习、锻炼,还需要社会部分人群进行文化熏陶以及道德培养,宁强羌族中优秀的文化底蕴便达到了一种教育功能。它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使他们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宁强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羌族文化是羌民族宝贵的财富,继承、发掘和弘扬羌族文化是羌族同胞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在这过程中,如果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将意味着丢失“自我”。所以,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发展宁强羌族传统文化。
  第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宁强地区的核心领导者,首先要加大宁强地区羌族文化的宣传活动。为了把宁强羌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有效地持续开展下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媒体的巨大影响作用,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羌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宁强传统文化的一个知名“品牌”,成为人尽皆知的羌族民族特性的代表标志物来。其次,加强宁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使宁强羌族文化发展起来,一定要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文化的发展,而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就是基础设施的齐全,形成一种自然舒适的旅游环境,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作用。
  第二,要将经济与文化相结合。文化与经济互动相融,促进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是多年以来文化与旅游结合取得双赢的成功经验。所以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知道怎样继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与保护的同时,需要我们更加懂得利用这些资源,从内心出发懂得怎样去发扬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结合。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一些羌族的手工艺品,像羌绣、羌服等手工艺品在旅游景点展示,这不仅能宣传羌族文化,也能带来经济收入。宁强在羌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要充分结合宁强的地域文化,打造宁强风格的羌文化,必须做到主流的羌文化宁强有,但更要有宁强自己的特色。有区别,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在挖掘、保护宁强羌文化的时候,要突出宁强羌文化与四川羌文化的区别,展示宁强羌文化的地方特色,体现羌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综合开发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使宁强成为生态易居之地、现代文明之城。
  第三,要将发扬与融合相结合。文化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对于社会变迁文化自身有一套适应机制。因此,民族文化保护并非是维护和追求其文化的一成不变,而是要保护文化自身的适应机制能够有效运转,所以在进行文化生态的保护过程中,鼓励羌族居民与文化传承人适当地进行文化创新,以维护文化传统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的机制。宁强要响应时代的号角,以更新的姿态,敞开山门,走出大山,内联外引,热忱欢迎天下贤士,一起兴办实业,用勤劳和聪明描绘新世纪的多彩画卷,共同把布满生计与活力的宁强带进21世纪。
  注释:
  [1]邢海虹.汉水上游羌族宗教信仰的非典型性特征[J].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9).第13页.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第3页
  [3]刘梅.北川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5).第20页.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e Black Cat” is one of Edgar Allan Poe’s Gothic short stories, in which he has brought his excellent skills into full play. By his literary pursuit “Unity of Effect”, he has achieved a
期刊
【摘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日本是国际公认的文化产业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产业政策经验。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健全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日本文化产业政策的经验,制定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日本文化产业政策的内容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并积极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America on the basis of Sapir-Whorf hypothesis from the pragmatics aspect of the two languages: Chinese and English, aiming at
期刊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宝贵财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创新的空前繁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拓了新思维。本文阐述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与意义,并列举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保护  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更需要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每一名中国人为之自豪。而作为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国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全过程,为其他民间音乐提供丰富的营养,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民歌,起源并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成为他们独特文化的一部分。民歌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民族文艺的
期刊
【Abstract】: Maxine Hong Kingston is 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who has included in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literature. Her most famous work The Woman Warrior depicts the narrator’s experienc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际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了解国外最新科技信息中,学习科技英语尤为重要。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科技文本致力于信息的传达。本中将尤金.A.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理论与科技翻译特点结合起来,力求使科技英语翻译更加精准、客观。  【关键词】:科技英语;特点;功能对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文体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文体。由于科技文体学
期刊
【摘要】:2015年国际摔联对原有的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则加大了跪撑角斗的比例,在比赛中有很多场次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跪撑状态下进行。各国运动员在比赛中以激烈对抗,快速多变的风格展示各自的风采,特别是在跪撑角斗中以抱腰滚桥技术为主要得分手段的对跪撑抱,这一能力也成为了决赛胜负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新规则入手论述古典式摔跤运动跪撑的具体规定入手,探究新规则对跪撑技术及运用的影响,为运动员的训练及能力的提高提
期刊
【摘要】:网络流行语“醉了”在新浪网、人民网等主流社交媒体频繁出现,并通过微博、微信、贴吧等广泛沿用传播。在人们的使用和传播过程中,“醉了”也被赋予了新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两方面,在语言模因论基础上探讨 “醉了”语义、语用功能的转变及其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醉了;隐喻;转喻;模因论  一 “醉了”的句法语义功能  《现代
期刊
【摘要】: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指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借助反馈仪将脑电信号以听觉和视觉形式呈现给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使其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脑电活动,改善大脑状态,达到调节脑功能的目的。文章阐述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及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的干预疗效。  【关键词】:腦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  1引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