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卸荷特性

来源 :山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自然及人为卸荷特性。指出了地表侵蚀,河流一切,开挖船闸等自然及人为地貌过程诱发了岩体的基本卸荷过程。构筑了一个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卸荷特性的宏观模式。
其他文献
采矿业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在宜兴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将严重阻碍宜兴市山区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
黄河上游的化隆盆地在第三纪期间为古湖占据,上新世晚期古湖开始缩小,约1.1Ma BP时消失,从而导致黄河在化隆盆地的出现,化隆盆地演化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始于上新世中期,以后经多次
1991年中德联合考察了黄河上游和若尔盖盆地 .当地放牧过度 ,土地退化 ,形成了近代沙丘 .以 TM卫星图像对退化土地和沙丘进行了统计分析 ,证实 :944km2范围内 30 %的草场已受到荒漠化危害
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西藏主要林区之一。由于气候和森林的垂直变化,其山体土壤类型的垂直带谱较为明显,基带为山地棕壤,往上依次为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黑毡土、棕毡土)、高山草甸土(草毡土)和高山寒漠土,并且东西坡呈对称分布。在分析了各类土壤的特征之后,讨论了土壤质地、有机质与养分、pH值、交换性能及化学组成的垂直分布规律。
根据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和野外实地观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主要立类燥红土的植被盖度与土壤持水性能和土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性.区内具有季节性的自然荒漠化过程.季节性干旱、土壤储水和稳水性能差是本区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水土流失是其直接动力,提出了防治水荒的有效举措.
西藏真菌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根据1987-1994年的实地调查和有关文献统计表明,西藏目前有大型子囊菌9科28属70种。其中只有如虫草等极少数种类被开发利用。
通过对其群落特征和生境特点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西藏那曲地区天然草地主要类型、分布规律,提出了那曲地区草地退化过程及各类型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分析了草地退化机理及原因.
秦岭分布着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2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1种,二级保护15种,三级保护26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医药,木材,花卉,化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家沟是一条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泥石流沟。对其需采用工程措施稳沟、拦挡泥沙、排导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运用地图的表现手法,研究土地和人口之间的复合关系,设计出新的人地关系图种土地人口容量图,阐述了土地人口容量图编制原则、方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