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在系列电影中,《哈利·波特》系列可谓独树一帜。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后,深得孩子和少年们的喜爱,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现代化的魔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年轻人。
  后来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前后七部电影,勾画出了一个脱离于现实,又融合在现实中的魔法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个魔法世界里又发生了怎样奇妙的故事?
  (本文中的人物和地名都是音译,各参考材料肯定略有不同,本文以影视作品中的音译为准。)
  1.魔法与科学
  在科学尚未昌盛的时代,魔法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古人的智慧一点儿都不比现代人差,他们在大自然中挣扎求生的时候,就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打雷、刮风这些自然现象。
  那时候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想要搞明白风雨雷电的运作都非常困难。可能是出于对这些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出于对这些力量的向往,于是就产生了可操纵这些不可思议力量的魔法。
  当然这里所指的魔法,纯粹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想象力,那些江湖骗术和对自然力量一厢情愿的偏执解读除外。
  其实魔法的出现,在目的上跟科学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利用一些手段,让自己或是让同胞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只不过魔法只存在想象中的世界,而科学是可以在实际中操作,并切实对生活环境做出改善的。
  从这一点而言,可以把魔法看做是一种“偷懒”,因为用魔法改善生活,想想就可以在脑海中实现,不必去考虑其中的“原理”。因为任何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理”,都可以归类到魔法当中。
  即便在科学昌盛的时代,魔法也必不可少,因为科学太过理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该找点乐子,总该让自己的思维,可以往另一个方向做深入延伸。
  一直以来,魔法和科学似乎一直是两个领域,魔法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当中。而科学构建了现代化的社会,它虽然最初是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可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完成从理论进入现实中的过程。
  如果魔法跟现实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会怎么样?
  《哈利·波特》系列做出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个系列的电影,不仅是魔法世界隐藏在现实世界中那么简单,还从现代人遇到魔法的角度,做了非常有意思的设想。
  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当中,哈利跟表哥一家去动物园的桥段。
  哈利在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母就被伏地魔杀害,所以哈利寄养在姨妈家。在别人屋檐下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哈利一直受他表哥欺负。在动物园哈利被表哥推倒在地的时候,他向表哥投去了一个愤怒的目光。正趴在玻璃上看蟒蛇的表哥,面前的玻璃突然消失,没有了玻璃的支撐,表哥掉进了由大型玻璃柜组成的蛇窝里!
  而蟒蛇则趁机逃了出来,还跟哈利说了声谢谢。
  当哈利的表哥想要离开蛇窝的时候,发现那层玻璃又出现了,他竟然被困在了蛇窝里!
  这等于是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的“魔法表演”,这样的“魔法表演”其实比单纯的巫师斗法要好看。首先动物园这类的场景,是大家所熟知的地方。在这种熟悉的地方添加上一点魔法元素,会令人产生巨大的共鸣,同时会觉得这样的故事非常神奇。
  接下来就是哈利·波特收信的那个桥段,在网络世界没有这么发达之前,纸质的往来信件也是在日常生活中谁都能接触到的一件事。加入魔法元素后,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话说从动物园回来后,哈利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件。因为姨妈一家经常虐待和欺负哈利,这使得他的性格有点自卑和自闭,几乎没什么正常交际,也从来没有人给他写过信。哈利的姨夫见到信封上的标志后非常惊讶,并阻挠哈利把信打开。
  哈利虽然没有读到信,不过那封信却变着法子地出现。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温和,信只出现在邮箱或者门口,可是哈利越是没有读到信,那封信的“攻势”就越发地强烈。
  比如哈利的姨妈在打鸡蛋的时候,打出来的不是蛋清和蛋黄,而是一封封一模一样的信。
  哈利的姨夫干脆将门上的投信口封死,见了信又撕又烧,可是依旧没有挡住信的“攻势”。无数封一模一样的信就像雪花一样从壁炉“冲”进来,哈利的姨夫都差点被埋在信里。
  即便如此,哈利的姨夫还是拼尽全力,不让哈利读到那封信。直到鲁伯·海格亲自把信送到哈利的手上,哈利才知道,那是一封来自霍格沃茨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经过了这两件神奇的事情,再去展开对魔法世界的描写,就轻松多了。观众看到这里,也更容易接受那个超脱于现实世界的魔法世界。
  霍尔沃茨学校是一个教授魔法的地方,这里是无数巫师的起点,是魔法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所在。现今的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也是当今魔法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巫师。
  在哈利进入到魔法世界当中之后,电影才开始讲述故事的主线,并一针一线地慢慢构建整个故事框架。
  海格把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哈利手上之后,他又带着哈利去魔法世界的商业街,去采购魔法道具。买这些魔法道具自然需要用钱,海格带着哈利到巫师银行古灵阁取钱的时候,顺便取走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
  可以说哈利一只脚刚踏入魔法世界,就接触到了魔法石。当然这时候哈利还不知道那小玩意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的作用。
  接着哈利注意到自己在魔法世界的名气很大,海格告诉他,当年黑巫师伏地魔杀死哈利的父母后,又准备杀害襁褓中的哈利。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哈利没有死,只是在脑门上多了道闪电状的疤痕,而伏地魔却反而受了重伤。
  所以哈利是阻止了被称为“神秘人”伏地魔的孩子,人们对伏地魔有多么恐惧,就对哈利有多么感激。有这层关系,哈利第一次有备受瞩目的感觉,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可以想象,哈利之前在姨妈家过的日子并不舒心,谁都会把他当成是一个多余的人。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关注他,估计哈利自己都觉得在姨妈家是多余的。   而到了魔法世界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几乎人人都听说过哈利的大名,这种境遇反转应该让哈利找到了一种久违的被关注的感觉。毕竟这个年纪的少年,总是喜欢被关注的。
  另一方面在霍格沃茨学院,没有需要哈利伺候的姨夫,没有喜欢使唤哈利的姨妈,没有喜欢欺负哈利的表哥,没有麻瓜们的白眼和轻视。(巫师们形容不懂魔法的普通人为麻瓜。)
  哈利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可以自由自在地跟同龄人交流。他在学校很快交到了两个朋友,一个是罗恩·韦斯莱,一个是赫敏·格兰杰,并经过与巨兽的战斗,三个少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能在哈利的意识中,已经默默地将霍格沃茨当成是自己的家,这个集体学习的大环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哈利从小缺少父母疼爱的遗憾。
  在哈利融入到魔法世界的同时,故事的主线也在一步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能让观众或者读者清晰地感受到一些套路的存在。
  比如新生入校时,邓布利多发表讲话,他警告大家:严禁学生进入禁林。如果不想死的话,就不要进入四楼右侧的走廊。
  这是一种惯用的套路,一般警告大家千万千万不能去的地方,主角肯定得“想方设法”地去。就算主角一百个不愿意去,随着故事的推进,也有的是办法让主角去走一遭。虽然这样的经历很危险,不过主角在历经艰险后一般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比如四楼那个禁地,就是哈利三人不小心闯入的,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一只长了三个脑袋的大狗。赫敏注意到,那只三头犬好像是在看守它脚下的一个秘密入口。
  到现在这还是被广泛应用的套路,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这个套路其实处理得并不是很精彩,有的地方甚至不太符合逻辑。
  比如另外一个不能进入的禁林这个禁忌,哈利跟两个小伙伴因為夜里去找海格,被同学德拉科·马尔福打了小报告,于是哈利等人被罚跟着海格去禁林巡逻。这个处罚其实并不太合逻辑,明明禁林是个很危险的地方,才禁止学生去禁林,还让学生去巡逻,这显然有点矛盾。
  可能是实在找不到理由,让哈利违反这项禁忌了,所以才找了这个稍微牵强点的理由,把主角“推”进了禁林。就这一点来说,在《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剧情方面还是有些“疙瘩”。
  如果这个剧情再稍微推进一点,这个疙瘩就解开了。比如加两个镜头,说明这是邓布利多暗中安排他们去禁林,目的就是让哈利在禁林中见到伏地魔,从而推测出伏地魔是奔着魔法石来的,就顺畅得多。
  从后来邓布利多的表现来看,这真有可能是他的安排或者算计,不过在影片中没有言明。于是在这个地方,给人一种主角被制作者们“安排”了的感觉,剧情的发展缺失了舒畅性。
  在禁林,哈利遇到了像幽灵一样的伏地魔。伏地魔现在非常虚弱,只能以独角兽的血吊命。
  有了这两条线索,再加上海格之前从古灵阁带走的神秘物件,一张大网已经织开。不得不说《哈利·波特》系列,在埋线索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明明没太感觉到有设计过的地方,但是观众们却已经悄然进入了设计好的大网之中。
  除去前文中所说,那两个禁忌之地的明显套路,魔法石这条线索就处理得非常自然。哈利开始在霍格沃茨学习之后,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号称除了霍格沃茨之外最为安全的地方古灵阁遭窃。
  古灵阁是一座巫师银行,有严密的安保系统,有人或者是巫师能从容地偷偷进入古灵阁本身就是个大新闻。况且遭窃的地方,正是海格当着哈利的面,取走一个据说很重要的小东西的地方。
  这让哈利等三个小巫师对这次失窃事件充满了好奇。后来通过遇到三头犬,他们知道三头犬在看守一个秘密的入口。又通过到禁林里走了一遭,他们知道伏地魔还活着,而且现在很虚弱。
  又是聪明的赫敏联想到了可以制作不死药的魔法石,她猜测海格当时从古灵阁取走的东西就是魔法石。第二个线索是那头三头犬,似乎在守护着什么,不过此时已经不难猜出,它守护的就是魔法石。
  第三条线索是伏地魔现在非常虚弱,他需要魔法石才能重生,于是伏地魔或者他的属下才去古灵阁行窃。伏地魔在古灵阁失手后,得知魔法石被海格带到了霍格沃茨学校,他便渗透进了霍格沃茨,伺机夺取魔法石。
  赫敏的猜测一一得到了印证,至于伏地魔在霍格沃茨的爪牙,他们也有了初步的怀疑对象。那就是一向喜欢针对哈利的魔药学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
  在哈利刚刚进入霍格沃茨的时候,西弗勒斯盯着哈利看,哈利头上的伤疤就莫名其妙开始疼起来。后来在魔药学的课堂上,西弗勒斯故意为难哈利,给哈利当头泼了一身冷水。后来哈利又怀疑,突然出现在霍格沃茨的巨兽,是西弗勒斯放进来的,目的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伺机通过毛毛去盗取魔法石。
  可是三个11岁小巫师的话,根本没人相信。
  有一天邓布利多外出公干,离开了霍尔沃茨,哈利突然想通了,西弗勒斯已经悄然从海格那里,得到了通过三头犬那一关的办法。邓布利多此时又不在魔法学校,魔法石现在非常危险。
  为了不让伏地魔得逞,哈利等三个小巫师开始一次冒险之旅,他们去了三头犬的房间,果然看到三头犬听了音乐后已经熟睡,显然是有人捷足先登。
  三个人便从三头犬脚下的入口进入秘密通道,并根据三个人各自所长,通过了三关考验。直到哈利来到厄里斯魔镜前,他发现伏地魔的爪牙不是西弗勒斯,而是一向没有存在感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奎里纳斯·奇洛。
  这既是一种悬念的隐藏和揭晓,跟西弗勒斯这个人物呼应起来,又是一种指东打西的处理手法。
  而且奎里纳斯不仅仅是伏地魔的爪牙那么简单,这个角色从一出场就带着厚厚的头巾,直到跟哈利撕破脸皮的时候,当他才解下头巾,他的后脑勺上竟然还有张脸,那就是寄生在他身上的伏地魔!
  可是到了这一步,奎里纳斯就是找不到魔法石,而哈利在厄里斯魔镜上照出来的虚影,在镜子中将魔法石塞进了哈利的口袋中。   原来只有对世界上仅此一块的魔法石没有任何欲望的人,才能得到魔法石。
  最终哈利的母亲曾经为了保护他,施展魔法击败了奎里纳斯,挫败了伏地魔重生的阴谋。
  只是已经融入到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消失的密室
  《哈利·波特》中最精彩之处,是对现实做了“魔法化”的处理,而且这个处理做得非常成功。比如在第一部一开始,海格骑的摩托车。摩托车大家都见过,巫师会飞大家也都知道,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会飞的摩托车,就叫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在罗恩·韦斯莱的家里,施了魔法的毛线针,可以自己打毛衣,施了魔法的锅可以自行跟刷子配合,完成清洗。
  还有那辆魔法轿车,从外观上看,那是一辆老式的轿车,可是这辆轿车会飞,会隐形,还有一定的自主意识。这样的设定在科幻电影中也会出现,不过在科幻电影中,可能需要解决飞行引擎较现在缩小化、能源系统较现在大幅度优化、人工智能系统较现在更加先进等,更多的设定问题。
  而这样一辆车出现在魔法世界,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正如前文中所说,魔法善于在原理上“偷懒”。一切不合理之处,皆可归功于魔法;一切需要晦涩难懂的原理支撑的地方,皆可归功于魔法。
  不去考虑细节上的逻辑问题,同时避开需要绞尽脑汁才能解释清楚的原理,把创作的心力都放在想象力上,这是魔法类小说的优势。
  《哈利·波特》的第二部除了新奇的“魔法化”处理,在叙事上比第一部稳健了许多,对剧情的设计方面更加圆润。而且原著作者可能是有了第一部的尝试的原因,在第二部当中对线索的埋设更加巧妙,涉及到的元素也更加多元化。
  在影片一开始,回姨夫家度暑假的哈利,在卧室里遇到了家养小精灵多比。多比的出现虽然有点突兀,不过观众们很快就被这个“逗比小精灵”所吸引,没人还会去管他的出现是否突兀。
  多比是巫师家族的奴仆,他从主人那里知道了一个即将在霍尔沃茨实施的阴谋,所以他一心想要让哈利避免遇到危险。他这是好心,不过却过于一厢情愿,比如他拦截了罗恩和赫敏给哈利写的信,认为这样就能让哈利觉得,他的朋友们都忘记了他,从而没有了返校的打算。
  再比如,他封闭了通往霍格沃茨学校的魔法站台,希望能让哈利赶不上火车,从而无法返校。结果哈利和罗恩,两个12岁的小巫师只好铤而走险,开着那辆魔法车去学校。
  这让两个小巫师捅了篓子,罗恩忘记了打开魔法车的隐形系统,有不少麻瓜都看到了那辆魔法车。罗恩的父亲因此遭到了魔法部的审查,罗恩和哈利也因此遭到了严厉批评。并且他们在驾车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危险,比如差点被火车撞到,哈利差点从高空的魔法车上掉下去,并遭到了“打人柳”的袭击,罗恩的魔杖也因此折断。
  
  当然这时候观众们还不知道,是多比封锁了魔法站台,不过哈利无法通过魔法站台,再加上一开始多比的警告,已经完全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为什么哈利的返校会遇到意外?为什么要阻挠哈利回到霍格沃茨?霍格沃茨有什么针对哈利的危险?
  紧接着主线开始布置,哈利在某天夜里,突然听到只有他一个人能听得到的奇怪声音。那个声音好像来自学校的墙里,关键是那个声音听起来像是要去杀人。循着这个声音,哈利找到了在墙面上用血留下的一个信息:密室已经被打开!同时还发现了学校看门人阿格斯·费尔奇的猫竟然被石化了。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因为赫敏的提问,米勒娃·麦格教授向学生们讲述了密室的由来。这引出了一段古老的校史,在霍格沃茨创建之初,四位创始人中的萨拉查·斯莱特林,认为学校招收的学生,应该做进一步筛选,即只收巫师家族的孩子,不招收麻瓜家庭或者麻瓜与巫师混血的孩子。
  斯莱特林的想法,遭到了其他三位创始人的反对,传说他在学校修建了一间密室,然后就离开了学校。当斯莱特林真正的继承人回到学校时,将会放出藏在密室里的怪物,杀光所有血统不纯即有麻瓜血统的学生。
  到这里大家好像已经明白了,在霍格沃茨的危险,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回来了,他会放出密室里的怪物袭击学生。
  前文中说过,《哈利·波特》的第二部在埋设线索方面,比第一部要巧妙。这个巧妙之处在于,主线的线索,是层层渐进释放出来的,留下了足够悬念的同时,又在观众的心理变化上给出了足够的铺垫。
  密室的消息放出来之后,观众们似乎已经抓住了重点,可是新的谜团和线索又来了。哈利在无意中听邓布利多说:密室被“再度”打开了。
  这个情节安排得非常顺畅和巧妙,在进行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被“游走球”打断了胳膊。因此他在学校的医务室养伤,在当天夜里,多比又找到哈利。借着这个“机会”,多比言明是他封锁了魔法站台,也是他给“游走球”施咒,不小心打到了哈利。他这么做的原因,依旧是天真地觉得,这样可以让哈利决定离开霍尔沃茨。
  多比这时候出现,除了解释哈利这段时间遇到的意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作用:让哈利留在医务室,同时给“奇怪的声音”足够的作案时间。
  只有醒過来,并留在医务室的哈利,才能听到邓布利多和米勒娃教授的谈话。当时哈利已经被“奇怪的声音”吵醒,如果没有多比出现,哈利肯定又要循着声音找出去,那他就无法从邓布利多口中听到关于密室的重要线索。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也非常细致。多比拖住哈利的同时,正是那个“奇怪的声音”作案的时间,毕竟这时候是半夜,除了宿舍,其他地方都没什么人。如果哈利循着那个声音找出去,那么最有可能受到攻击的就是哈利,这时候“密室里的怪物”这个悬念很可能会提前暴露,或者哈利过早地与怪物一战,从而使整部影片的设定出现崩溃。
  如果不暴露这个悬念,那么哈利第二次循着这个声音追出去,还是什么也没找着,或者跟上次一样,又是晚到一步。这种重复性的设定悬念,会让观众疲劳,而且会让观众明显感觉到有种被“设计”的感觉。   同时在这个时候安排上多比的戏份,让观众们又加深了对多比的印象,并解释了这段时间哈利为什么这么倒霉。不然多比在结尾的时候再次出现,会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到那个时候再去解释魔法站台被封的原因,以及魁地奇比赛上“游走球”针对哈利的原因,就有点太晚,而且不合时宜。
  应该说这个桥段,是整个第二部最精彩的桥段。它不仅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整部电影的剧情通过这个桥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哈利非常自然地从邓布利多那里,听到“密室曾经被打开过”这个关键信息。接下来剧情的展开,也更加顺理成章。
  针对这个关键信息,哈利跟罗恩、赫敏两个小伙伴,开始有目的性地调查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根据手头的线索,以及周围人的表现,他们怀疑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是德科拉·马尔福。
  因为马尔福家族的人,是传统的、血缘纯正的巫师家族。而且这个家族的成员一直都是斯莱特林学院的学生,他们也赞成斯莱特林的观点,认为应该远离有麻瓜血统的巫师,保证巫师纯正的血统,以此来维护那份薄弱的自尊心和优越感。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同时是斯莱特林学院的“领军人物”,德科拉自然是最大嫌疑人。而且哈利他们还猜测,上次打开密室的人,就是德科拉的父亲。这样猜测看似是最说得通的,可是当面去问,德科拉肯定不会承认,要用什么办法去巧妙地套取情报呢?
  这时候“博学的赫敏”上线,赫敏调制出了叫“复方汤剂”的变身水,哈利和罗恩变成了德科拉的两个跟班。两个人混进了斯莱特林学院的公共休息室,当面去问德科拉是不是斯莱特林的正统继承人。
  结果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必须承认第二部的情节,比第一部更加扑朔迷离。德科拉竟然也不知道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是谁,只知道上次密室打开的时候,死了一个学生。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好像得到了许多信息的观众又开始迷茫起来,密室到底是谁打开的?上次又是谁打开的?
  这个设计绝不是情节上的断层,而是一种设计好的故事曲线,就是所谓的“曲折”。哈利和罗恩用复方汤剂变身,去套取情报,很容易将这种向上的“曲线”设计得圆润。而所有的线索都断掉,这种向下的“曲线”却不太容易控制,一旦过渡不好,整个故事框架很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断层。
  让人庆幸的是,那种断层并没有出现,这条向下的“曲线”,“画得”非常圆润。在丢失了所有的线索后,哈利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汤姆·里德尔的日记本,在后来还有交代,那本日记本根本不是哈利“无意中得到的”,而是汤姆的设计,当然那都是后话。
  在这本日记本里,哈利发现了新的线索。当然他不是根据日记的内容发现了线索,因为这本日记本上一个字都没有,但它是一个魔法日记本,哈利可以用书写的形式跟它对话,并且可以带哈利到50年前,了解上次密室被打开的具体情况。
  根据日记本给出的线索,上次打开密室的人竟然是海格!
  说起来,海格很喜欢养一些奇奇怪怪的神奇动物,第一部当中守护魔法石的三头犬就是海格在饲养。如果说海格养了头怪兽,那头怪兽突然在学校里伤人,也说得过去。不过这个说法一看就觉得有些牵强,需要做进一步调查,这又给接下来情节发展提供了“动力”。
  接着赫敏遭遇怪兽的袭击,被石化,哈利和罗恩急于知道真相,于是就去当面问海格。结果他们正好碰上了邓布利多被免职,以及海格被送到阿磁卡班(巫师监狱)。
  哈利和罗恩根据海格留下的线索,找到了哈利在日记中看到的,被海格养的怪物阿拉格克。那是一只巨大的蜘蛛,它为海格洗清了嫌疑,并告诉哈利和罗恩,密室里的怪物的一些线索。
  到了这里,由那本日记本重新引出来的线索,已经非常饱满,就像一只待宰的猪,已经养得足够肥,就差那么一刀就可以吃肉了。
  这一刀是赫敏给出的,“机智博学的赫敏”再次上线,她虽然被石化了,但却是在图书馆被石化的。在石化之前,她已经找到了关于密室怪物的关键线索。
  那是一条蛇怪,只是看到蛇怪的眼睛,就会死亡。赫敏之所以只是被石化,是因为她是通过镜子,看到了那条蛇怪的眼睛,并没有直接跟蛇怪对视。同时赫敏想到,蛇怪是通过学院的管道到处游走,那个庞然大物才一直没有被大家发现。
  这一刀捅出来之后,一切就都明朗了,哈利根据这些线索猜到了密室的入口。这时候罗恩的妹妹金妮被抓去了密室,哈利和罗恩开始了第二波冒险。
  最终哈利找到了被“抓到”密室的金妮,以及之前那本魔法日记本的主人,汤姆。打开密室的人竟然是金妮!当然是在汤姆的控制下完成的。
  这又是一个“指东打西”的套路,不过这个套路的应用,却比第一部高明得多。第一部的西弗勒斯和奎里纳斯两个角色,是单纯的“指东打西”,而到第二部就升级了,完全是“指东南北,打西”。
  影片虽然在一开始就交代过,比罗恩小一岁的金妮在这一年入学,而且在之后金妮也时常露露脸,刷一刷存在感。但是谁也不会把打开密室、放出怪兽的人,跟金妮联系在一起。德拉科、汤姆、海格等人物,就是金妮最好的掩护,或者说这些人物是故意把观众的思路,往另一个方向引导。
  
  而那個汤姆其实就是伏地魔,日记本是他制作的一个“魂器”。他曾经将一部分灵魂封印在了日记本里,现在他通过吸取金妮的生命,来让自己重生。
  哈利再次冲上去一顿操作,利用邓布利多提供的“援助”,杀死了蛇怪,救回了金妮,把伏地魔重生的计划给掐灭了。从此密室不再具备任何威胁。
  在第二部的最后,哈利还帮助多比恢复了自由。原来多比是马尔福家族的奴仆,而正是德科拉的父亲卢修斯,利用巧妙的手段将伏地魔的日记本塞给了金妮,才有了霍格沃茨密室的大门被打开的故事。
  至此整个故事从主线到细节,被填补得像几何体一样完美。多比的“跟脚”观众们清楚了,多比为什么知道在霍格沃茨的阴谋观众们清楚了,多比为什么不能言明这个阴谋,只能“偷偷摸摸”阻止哈利回霍格沃茨观众们清楚了。   每条线索被梳理得井井有条,细思又非常缜密。
  魔法类电影虽说不需要去花心思解释“原理”,但并不代表不需要逻辑性。恰恰相反,正因为魔法类电影没有“原理”可循,整个电影的根基就需要逻辑性来支撑,只有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才不会让观众有抵触心理。不然整部电影会像是无根的浮萍,即便是虚幻的题材,也会让观众认为“假的吧”“这怎么可能”等等,严重影响观影效果。
  3.阿磁卡班的囚徒
  一部描述虚构世界的电影,在开头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代入感。其实任何影视作品或者文字作品,都有一种天然的代入感,但如果人物的经历太过离奇,这个代入感有了隔膜,会对观影的顺畅感产生影响。
  就像《哈利·波特》的第一部,没有一上来就开始勾画魔法世界,而是先描述哈利在姨妈家的生活。利用动物园和信件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以及在日常中发生的神奇事件,给观众们充分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从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勾画出来的魔法世界。
  第二部的开头也是如此,像哈利姨妈一家的应酬,是谁都遇到过的。这种代入感没必要有太大的共鸣,只要足够真实,就会加深影片的代入感。同时在这种谁也能遇到的生活事件当中,加入一个精灵多比,这样观众就不会对之后的魔法世界有太大的抵触。
  到了第三部,一上來也是一部“家庭伦理剧”的样子,哈利姨夫的姐姐玛姬,到哈利姨夫家做客。因为玛姬侮辱哈利的母亲,被哈利变成一个“人体气球”飘到了半空,哈利也因此离家出走。
  纵观前三部的开头,不仅仅是给了观众们足够的代入感,还给出了足够的“爽点”。“爽点”这个词,多用于形容网络小说的情节,但在电影中也同样会出现,而且跟网络小说达到的效果差不多。
  “爽点”的操作说起来很简单,先压着写,使读者们积攒足够的压抑情绪,然后在一个点轰然爆发,让读者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形成一种很舒畅的阅读体验。如果电影如此操作,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就如《哈利·波特》第三部电影的开头,那个胖女人玛姬对哈利很没有礼貌,一直把哈利当做服务员使唤,这就是在积压情绪。最终玛姬在侮辱哈利母亲的时候,哈利爆发了,这就完成了一个“爽点”的操作。
  同时在这个情节中,好像还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从第三部开始,哈利似乎可以做更多的事了。第一部的时候,海格的出现,才让哈利摆脱了被虐待的命运。第二部的时候,哈利被姨夫囚禁在了屋里,是罗恩和他的两个哥哥出手,才救出了哈利。
  第三部的开头就不一样了,哈利不需要帮助,自己出手就把玛姬给收拾了。当然,如果没有看完第三部,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只有把第三部看完了,才能感受到第三部跟前两部的不同。再反过头来琢磨的时候,就会发现影片一开始哈利的“自己动手”,就已经是在给出一定的心理暗示。
  借哈利离家出走这个引子,第三部的故事也开始展开。哈利走出没多远,遇到了一只扑向自己的大黑狗,这个情节虽然有点怪,但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毕竟在街上遇到只流浪狗也是件正常的事。
  接着哈利从魔法公交车的售票员那里,了解到阿磁卡班有个叫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囚徒越狱了。之后哈利从罗恩的父亲亚瑟那里了解到,小天狼星是伏地魔的党羽,他很可能会找机会报复哈利。
  基于这些原因,为了防止小天狼星潜入,在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才会出现摄魂怪。摄魂怪是阿磁卡班的“狱警”,不过他们有时候分不清哪些人才是犯人,在列车上,一个摄魂怪就袭击了哈利。
  摄魂怪的攻击,不是平常的“物理攻击”,而是会吸走别人的快乐,使人想起最可怕的事,最终令人晕厥。而摄魂怪还有个“大招”,可以吸走人的灵魂,使人致死。幸好新晋的黑魔法防御学老师,莱姆斯·卢平跟哈利在同一个车厢,由他出手,将那个摄魂怪赶走。
  新的学期开始,霍格沃茨学校却成为了小天狼星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在学校周围有很多摄魂怪巡逻,给这个学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很快大家就放松了警戒,毕竟霍格沃茨是公认的最安全的地方。虽说从电影一开始,霍格沃茨不是因为争夺魔法石不安全了,就是因为密室被打开了不安全了,好像从来就没怎么安全过,不过大家还是认为这是最安全的地方。
  就在日子一天一天很正常得过下去的时候,小天狼星突然闯进了学校。不过谁也没有见到他,是把守学生宿舍的一个灵魂,遭遇了小天狼星的袭击。
  不过这一下袭击更像是小天狼星刷一刷存在感,毕竟他是第三部的重要角色,却只在通缉令上露了两回脸。等他到了影片的“中场”隆重登场的时候,估计观众们都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说起来故事发展到这一步,观众就会发现《哈利·波特》的第三部,不像前面两部,有明显的埋设线索的痕迹。之前两部,更多的应该是在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因为只有孩子才需要不停地用线索引导着他们去探索,去冒险。
  而成人是没必要这么去引导的,因为成人的逻辑性远没有孩子那么强。同样一个情节,孩子们看到,就会自然而然地发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而成人却会略过这些问题,只要逻辑上说得过去,就不会在意那些细节。
  这是一部作品成熟的表现,毕竟如果只满足“孩子的好奇”,《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电影,就只有找线索——推测——破案这个单一的模式。而到了第三部的时候,创作者们显然做了很多尝试和调整,使得第三部没有继续前两部的模式。否则即便第三部设计得再巧妙,也会令观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
  事实证明,这些尝试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散乱又有序的故事结构,叫人眼前一亮。所谓的“散乱又有序”,是说在看到那些情节的时候,意识不到它们可以连贯起来,可是回过头去细想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毫无规律的电影情节,却是给出的连贯线索。
  前两部的模式,大概只能用“指东打西”的手段误导观众,而第三部的模式,用多样化的手段给观众“埋设陷阱”,可以正大光明地混淆视听,不必担心连贯性的问题。   比如小天狼星闯进学校之后的情节发展,没有继续给出更多小天狼星的线索,而是突然说到了狼人,接着在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再次遭遇摄魂怪的攻击。于是哈利迫切希望能跟莱姆斯学习,如何驱散摄魂怪。
  大家已经快把小天狼星那茬给忘了,这时候突然“迎面刺来一刀”,哈利了解到,小天狼星竟然是他的教父!而且当年哈利父母的藏身之处,也是小天狼星向伏地魔告密!小天狼星等于是间接的凶手,顺便还引出了小矮星彼得这个人物。
  竟然还有这么一出!那是不是要杀出去,满世界找小天狼星报仇?没想到情节到这一步的时候,突然又是一跳,哈利开始学习“守护神咒”,并有了驱散摄魂兽的能力。刚才说要干什么来着?哦,对,报仇,算了等会儿再报吧,先找个摄魂怪练练手,看看“守护神咒”的威力再说。
  结果哈利却突然发现了小矮星彼得的线索,根据哈利得到的信息,小矮星彼得已经死了好些年了。可是哈利却在“活点地图”上,看到了小矮星彼得的踪迹。
  这一路下来的情节都非常散乱,但是观看电影的时候,却感觉不到其中的散乱,因为即便再散乱,也没有离开小天狼星和摄魂怪两条线。这就是所谓的“散乱又有序”,这种手法不仅可以避免影片的模式化和死板,还能更加轻松地调整情节发展的节奏。
  一部电影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节奏感不是什么公式化的東西,完全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或者情绪的需要做布置和调整。
  比如之前的情节都是比较平稳的,突然加快了故事推进的速度,这会让观众本来放松了的情绪突然紧绷起来。这种情绪的变化,会给故事情节以及氛围的营造增添很大的助力。
  就像《哈利·波特》接下来的剧情,猛然变得激烈起来。哈利三人从海格家返回学校的途中,突然跳出只大黑狗袭击了罗恩,那只大黑狗拖着罗恩钻进了“打人柳”下面的洞穴。哈利和赫敏有惊无险地避开了“打人柳”的袭击,追进了洞穴里。
  在这里首先讨论一个剧情之外的话题,“打人柳”的再次出现,是“霍格沃茨学校”饱满起来的象征。一个虚构出来的大型魔法学校,在原则上是具备“无限扩展性”的,当故事情节需要一些新场地的时候,就可以给学校“扩建”一次。就像在第二部中出现的密室,从创作角度而言,密室不是原本就存在的,而是情节需要,它才“存在”了。
  有些比如“打人柳”这类标志性的东西如果二次出现,就说明这个虚构出来的魔法学校,在创作者的脑海中已经很饱满。这是一种在创作者脑海中具现化的表现,不是说魔法学校已经很拥挤加不上别的东西。可以看做是在“创作空间”里,“打人柳”是真的存在于霍尔沃茨学院的不远处。
  通常来说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不过会给创作者带来相当大的愉悦感。
  言归正传,哈利和赫敏一路追下去,那只大黑狗竟然是由小天狼星所变的,哈利等于是送上门去找死。可是以《哈利·波特》一向喜欢“指东打西”的习惯,剧情在这个时候,自然要反转一下。
  原来小天狼星是被冤枉的,而把哈利父母的藏身之处告诉伏地魔的,是小矮星彼得。为了逃避制裁,小矮星彼得假死,并十余年来一直变成老鼠的样子,躲在罗恩的家里。想想都叫人后怕,罗恩还一直拿他当做宠物。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反转,小天狼星的好友及同谋莱姆斯是个狼人,而在哈利一伙人回到“打人柳”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间,这一天还正好是满月。莱姆斯看到满月后变成狼人,小矮星彼得乘机逃跑,小天狼星为了掩护哈利等人离开,跟狼人搏斗,并受了重伤。
  哈利赶紧追上去,结果他却跟小天狼星在湖边遇到了大群的摄魂怪,眼看着小天狼星的灵魂都被摄魂怪吸了出来。一个骑着白鹿、穿着披风的强大巫师突然出现,施展了大规模的“守护神咒”,将摄魂怪们赶走,哈利也随即晕倒。
  之前观众积攒的所有情绪,都随着剧情的推进速度突然加快,跟着急切起来。而整个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要说《哈利·波特》第三部与前两部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最后的升华部分。
  一个作品的升华部分,看上去像是锦上添花,或者对剧情进一步的推进,可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变成画蛇添足。不得不说《哈利·波特》给“升华部分”打了个样子,也是因为最后那一段时光倒流的桥段,使得《哈利·波特与阿磁卡班的囚徒》,成为这个系列电影中精彩程度数一数二的作品。
  其实时光倒流这类的设定并不新鲜,可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女士,却非常巧妙地把这个设定跟前面的情节结合起来,像是“老树新花”一般,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这个桥段是由邓布利多指导,哈利和赫敏完成的。小天狼星在拖罗恩的时候,让他的腿受了伤,所以这次行动只有哈利和赫敏两个人进行。因为赫敏成绩优秀,麦格教授奖励了她一个时间转换器,这样她就可以回到过去,上更多的课,学习更多的知识。
  由于小矮星彼得逃走,小天狼星依旧没有洗脱罪名,他又被抓了起来,并会被摄魂怪吸走灵魂。此时时间转换器派上了用场,哈利和赫敏回到了几个小时之前,稍微改变了一下事态的发展。
  当然他们改变的地方,在之前就已经留下了伏笔。比如哈利在海格的家里被石子砸到脑袋那个情节,一开始看到他脑袋被砸的时候会不明所以,不知道哪来的石子,也不知道是谁扔的石子。当哈利和赫敏回到几个小时前,我们才知道,原来那是回到过去的赫敏扔出的石子,目的是为了提醒过去的哈利三人,该离开了。
  回到过去的哈利和赫敏跟着摄魂怪来到哈利晕倒的湖边,哈利一直以为,他看到的骑在白鹿上的强大巫师是他父亲。于是哈利一直在等他父亲出现,可是他谁也没有等到,第二次,眼看小天狼星的灵魂都要被吸出来。
  情急之下,哈利冲上去施展了“守护神咒”,将周围的摄魂怪赶走。原来那个骑在白鹿上的强大巫师,是哈利自己看到了自己!之后哈利和赫敏两人救出了小天狼星,完美地完成了这次“时间穿越”的目的。
  整个“升华部分”的最精彩之处,在于之前的“不显山不露水”,虽然之前有些时间转换器存在的线索,但是创作者们都用了很巧妙手段掩饰了过去。所以,当时间转换器出现,去改变历史的时候,才叫人意想不到又能丝丝入扣。   同时哈利所施展的“大规模守护神咒”,标志着哈利已经具备了使用大型魔法的能力,而不是像前面两部的战斗,哈利的获胜有“取巧”的成分。这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哈利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他可以做比同龄的巫师更多的事情。果然,在第四部的时候,玩了一票大的。
  4.伏地魔归来
  巫師们似乎很喜欢冒险和刺激,细想想的话,巫师的世界就像是一群老疯子带着一群小疯子在作死。比如巫师们最爱的“魁地奇比赛”,那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独有的一种运动,可以把“魁地奇比赛”看做是骑在扫把上打球。
  “魁地奇比赛”是在空中进行,球员们骑着速度飞快的扫把,横冲直撞地抢球,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球员从扫把上撞下去,光想想就觉得挺危险。不过霍格沃茨学校却每年都会进行“魁地奇比赛”,而且每年都有学生受伤。可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们,依旧对“魁地奇比赛”充满了热情。
  早在第一部的时候,11岁的哈利就加入了格兰芬多球队,成为了一名找球手。第一场比赛,哈利有惊无险地帮助球队赢得了胜利,第二部的时候,哈利被游走球砸断了胳膊,第三部的时候,在进行比赛的时候遇到了摄魂怪,哈利从高空坠落,扫把都被“打人柳”砸坏了。到了第四部,干脆来了个“魁地奇世界杯”!
  哈利他们不是去打“世界杯”,而是去看“世界杯”。从“世界杯”的盛况,可见巫师们对“魁地奇”的喜爱,这给《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的巫师,增添了几分可爱又爱冒险的色彩。
  这一点,跟传统的巫师形象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巫师形象,一般都是喜欢躲在阴暗的城堡里,穿着黑色的巫师袍,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们要么在谋划着什么坏事,要么正在实施什么坏事,好像他们就是为了害人而生的。
  而《哈利·波特》里的巫师,却什么样的性格都有,有良善的,有睿智的,有邪恶的,有勇敢的,有没骨气的等等。除了黑巫师,大部分的巫师都不会随意去谋害普通人,他们的神秘和多智颇令人向往。更吸引人的,还是巫师们都“习惯了自己会魔法”,他们每次施术都很自然,这让整个巫师世界都变得很自然。
  有时候自然而然中施展出来的魔法,才叫人觉得奇妙。比如哈利他们在看“魁地奇比赛”时,用到的帐篷,从外观上看,那帐篷也就勉强能塞上两三个人,可是进入帐篷之后,完全是别有洞天,七八个人都不显得拥挤,不仅有好几个房间,甚至有空间摆些家具。
  这样的帐篷,谁不想有一顶?什么是魔法?这就是“成功的魔法”,它会让所有人都觉得神奇,会让所有人都想拥有。有这样奇妙的巫术,有这样“平易近人”的巫师,还有那么多用巫术才能进行的冒险项目,想想都让人觉得这样一个魔法世界很精彩。
  《哈利·波特》第四部的主题,就是冒险与考验,这一学年“三强争霸赛”在霍格沃茨进行。这是一场三所最大的魔法学校的友谊赛,跟“魁地奇比赛”一样,充满了作死的味道。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最多就是考个奥数,中考、高考什么的,虽说是叫“拼命地学习”,但几乎没什么生命危险。可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国际性友谊赛,那真的是在拼命,第一场比赛就是跟巨龙搏斗。
  从这些项目上看得出来,巫师们是真的喜欢追求刺激,以及热爱冒险,这让巫师世界的形象更加饱满,也更加“热情”。这个饱满的巫师世界总体上来说,没有跳出我们的认知,那里有学校,有老师,有政客,这让观众们倍感亲切,所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人都会魔法。
  特别是对哈利遭到排挤的那段描写,这似乎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噩梦。比起学习不好、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学生更害怕自己没有玩伴,或者自己的想法或作为,在别人眼里是可笑的,因此遭到嘲笑或者排挤。
  在魔法世界中的学生,也有同样的烦恼,在第二部的时候,哈利已经被同学们排挤过一次,那次是因为哈利会说“蛇语”,同学们都认为他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
  到了第四部的时候,“三强争霸赛”这样的盛事,怎么能少得了主角的参与?可是那些老巫师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让未成年的巫师参加这么危险的比赛。哈利本来年龄是达不到参加标准的,但是“火焰杯”在选取三所学校的勇士的时候,毫无心理准备的哈利竟然也被选中。
  再回到之前的“魁地奇世界杯”,在比赛结束之后,竟然有一队“食死徒”(伏地魔的党羽)通过重重安保,在观看比赛的巫师营地放火。特别是有人在天空中留下了伏地魔的标记,这让巫师们内心惶惶不安。
  继续往前追溯,在影片的一开始,哈利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了虚弱的伏地魔和小矮星彼得,以及一个陌生男子,伏地魔似乎在酝酿着什么阴谋。哈利的意外入选,好像就是伏地魔策划的一样。可是伏地魔不可能出现在霍格沃茨,是谁帮他完成了这项谋划?
  跟往常一样,《哈利·波特》第四部在一开始,迅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同时创作者们对第四部的故事结构又做了一些调整,一开始似乎点明了主线,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却跟主线似乎没多大关系。
  哈利意外加入“三强争霸赛”之后,偏偏“三强争霸赛”跟“火焰杯”有很强的魔法契约,只要通过了“火焰杯”的认证,就必须要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他所有的同学都认为他是通过作弊手段,得到了参赛的机会,于是大家都开始排挤哈利,甚至制作了一些魔法小道具恶搞哈利。
  其中也包括哈利的好友罗恩,罗恩出现在一个纯正巫师血统的家族,不过罗恩一家却不在意所谓的血统纯正,经常与有麻瓜血统的巫师来往。罗恩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家里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不被家人关注,在学校他也不介意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哈利身上。可是哈利的参赛,在他眼中像是一种背叛,跟正常小孩子一样,罗恩跟哈利斗气的方法,就是不跟哈利说话。
  在哈利、罗恩、赫敏等人身上发生的矛盾,加深了这个魔法世界跟现代世界的联系,给人一种,这些学生是些正常的少年,只不过他们会魔法罢了的感觉。这跟观众们对传统巫师的印象恰恰相反,对于传统巫师,是先想到他是一个巫师,才想到他是一个人。而《哈利·波特》中的巫师,会先想到他是一个人,才想到他会巫术,是个巫师。   言归正传,前文中说过,“三强争霸赛”的第一场比赛,就是与龙搏斗。哈利惊险地赢得了比赛,这让他作弊参赛的谣言不攻自破,正如罗恩跟哈利和好时所说:疯了才会作弊参加这么危险的比赛。(大意如此)
  哈利能顺利通过第一关考验,得益于新任的黑魔法防御学老师阿拉斯托·穆迪的指导。这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傲羅”,是专门抓黑巫师的人,据说阿磁卡班一半的囚犯都是被他抓进去的。这个老师脾气古怪,快人快语、嫉恶如仇,虽然言谈举止有些偏激,但哈利能感觉到他在有意照顾自己,他也很感谢阿拉斯托提供的帮助。
  “三强争霸赛”的第一个比赛项目结束,按照惯例,霍格沃茨作为主办方需要举办一场圣诞舞会。说起来圣诞舞会这个情节,节奏稍微慢了一点,虽然将人物的关系做了细致处理,但是这个情节其实并不是很吸引人,或者说用了那么多篇幅去描述这个情节,使得这个情节不那么吸引人。
  好在“三强争霸赛”的比赛项目,是第四部的主要看点。随着争霸赛的继续,赛事越来越激烈,第二场比赛是潜入湖中一小时,同时要跟水妖战斗,并救出湖底的人。第三场比赛是在迷宫中寻找奖杯,那个迷宫昏暗、悠长,深入其中叫人即压抑又恐惧,虽然没有巨龙和水妖,不过想要得到奖杯,必须要战胜自己。
  这两场精彩的比赛,叫人大饱眼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之前节奏过慢的不适,让观众们又感受到了这个巫师世界的“热情”。比赛虽然精彩,但是如果第四部只有这三场比赛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哈利·波特》此时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部,虽说“三强争霸赛”的形式很新颖,但是观众们对这个世界,其实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这个巫师世界连续四部都没有出现“黔驴技穷”,或者崩溃的现象,已经算是个奇迹。只是奇迹归奇迹,审美疲劳归审美疲劳,第四部的时候,需要点更刺激的东西,才能激励观众们继续看下去。
  《哈利·波特》没有在第四部的时候崩溃,要归功于比赛之后的桥段,那才是让观众们惊艳的地方,也是回到《哈利·波特》系列整体故事构架的关键部分。在三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哈利和塞德里克·迪戈里,一起触碰到了奖杯,并被一起“传送”到一个陌生的墓地。
  早就等在墓地的小矮星彼得出手杀死了塞德里克,并控制住了哈利。接着小矮星彼得利用哈利的血,他自己的一只手,以及伏地魔父亲的一块骸骨,用巫术让伏地魔复活。
  伏地魔回来了!这才是在第四部一开始就在酝酿的阴谋。
  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挫败了伏地魔复活的行动,到了第四部的时候,伏地魔终于用邪恶的手段复活了。哈利九死一生,才带着塞德里克的尸体返回比赛现场。
  虽说伏地魔这个反面人物满血复活,不能算是什么好事,但是却给《哈利·波特》的粉丝们打了一针“强心剂”!等了这好几年,终于可以看到哈利正儿八经跟大反派干一架了。
  而塞德里克的死,也预示着伏地魔出现后,带来了死亡和恐惧。在前面的三部当中,霍格沃茨的学生,也遇到过更加危险的局面,比如说第二部的时候,密室里的蛇怪被放了出来,谁瞅它一眼都得翘辫子。可是见到蛇怪的三个学生和一只猫,却只是石化了,他们要么是从镜子、要么是从照相机看到的蛇怪,总之没一个人因此丧命。
  可是到第四部的末尾就不一样了,有人确确实实死在了哈利面前,死在了观众们面前。邪恶的力量再次强大起来,巫师们有的准备跟伏地魔对抗,有的躲起来瑟瑟发抖,有的立即投降伏地魔。还有的不愿意相信伏地魔真的回来了,于是才有了第五部那场闹剧。
  5.凤凰社
  对于一个系列电影来说,能到第五部,本身就是个很不错的成绩。这需要制作者们不断地创造些新的东西,使得情节一直可以引人入胜。
  到了第五部的时候,又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卢娜·洛夫古德这个人物。在前四部当中,哈利、赫敏、罗恩这个“铁三角”已经“运作”得非常成熟,并且他们的“周边”,金妮、弗雷德和乔治(罗恩的两个哥哥)、纳威·隆巴顿,等等这些关系网也已经成型。突然加入的卢娜,有点转校生的既视感。
  不过观众们很快就觉得,这个有点神经质的女孩还是挺可爱的。而且她似乎是学生当中,一个最像巫师的少女,巫师不就是应该带点神经质,情商不高,总是喜欢说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么?从这一点来说,卢娜的加入毫无违和感。
  第五部另外一个新颖的元素,是“更新”了交通工具。在本文一开始曾经说过,魔法跟科学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利用一些手段,让自己过上更好、更便利的生活。那么便利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
  在第一部一开始,海格的“魔法摩托车”自不必多说。后来哈利是乘坐一列普通的火车,去往霍格沃茨学校,作为魔法站台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个很巧妙的设计,火车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直到哈利上飞行课的时候,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扫把,似乎是巫师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甚至还有什么“光轮2000”之类的型号。
  第二部出现的魔法轿车,前文中有详细的描述,此处就不多做赘述。第二部还出现了另一个便捷的交通方式“飞路粉”,这应该是巫师惯用的手段,操作起来是抓一把“飞路粉”,站到壁炉里洒出“飞路粉”的同时高声喊出目的地,壁炉里便燃起一丛绿色的火焰,巫师便通过壁炉去到目的地。
  这是巫师的一种“老派”的交通工具,大家印象里的巫师,好像都是以壁炉为交通工具。不过《哈利·波特》却将这种交通方式“理论化”了,需要连入“飞路网”的壁炉,才能用飞路粉进行“瞬移”。因为“飞路粉”的存在,以至于巫师的官方机构“魔法部”里,有长长的两排高大的壁炉,供巫师们进出用。
  第三部则出现了“魔法公交车”,可以把这玩意儿看做之前“魔法车”的升级版。它也具备隐身的功能,不过它飞不起来,速度飞快,在现实世界的车流中穿梭,看得叫人心惊胆战。
  当然它最厉害的“大招”还是“变形”,有这样一个桥段,哈利乘坐“魔法公交车”的时候,前面有两辆并行的大巴,“魔法公交车”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眼看就要撞上。司机却不慌不忙地拉下了一个魔法装置,公交车竟然被挤压、变薄,从两辆大巴中间穿过去。   第四部的时候,则出现了“高科技神器”:“门钥匙”。这是一种可以将人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的道具,是真正意义上的“瞬移”。这玩意一般都是很不起眼的东西,比如哈利等人去看“魁地奇世界杯”时,所用的门钥匙就是一只破鞋。而哈利和塞德里克最终拿到奖杯时,被“传送”到了一个墓地,这也是一个“门钥匙”的魔法。
  在《哈利·波特》系列当中,几乎是每一部就要“更新”一种或多种交通工具。比如第三部还有“鹰头马身有翼兽”这种奇妙生物,它的出现使得哈利的扫把被打坏后,依旧具备“空中作战”的能力。第四部还出现了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用天马拉的马车,以及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可以潜水的船。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好像很偏爱魔法交通工具,到了第五部的时候,又添加了“夜琪”这种神奇生物。在之前就出现过一种,没有马拉动就能行走的马车,在第五部的时候,对这种马车做了详细说明。
  那并不是自己行走的马车,其实是一种叫“夜琪”的生物在拉马车,只不过普通人是看不到夜琪的,只有见过死亡的人,才能看到这种神奇生物。在第四部的时候,塞德里克就死在了哈利面前,所以他能看得到夜琪。这都是卢娜给哈利普及的知识,卢娜也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
  除了对魔法交通工具的“稳定更新”,罗琳女士还致力于将巫术“学术化”。《哈利·波特》系列的一大亮点,就是哈利每个学年所学习的课程。比如第一部出现的五门课程,分别是初级变形、飞行课、魔药课、咒语课、黑魔法防御课。
  有一次哈利和罗恩上变形课迟到了,不过变形课老师米勒娃教授并不在,只有一只猫坐在讲桌上。哈利和罗恩松了口气,好在没被老师逮到,哪知道桌子上的猫一跳,变成了米勒娃教授。
  这个操作让哈利和罗恩目瞪口呆,米勒娃教授要把哈利和罗恩其中一个人变成怀表,这样起码能有一个人能准时上课。哈利说他们迷路了,米勒娃教授说那就变成地图。这就是变形课,可以将一个东西变成另外的东西。
  飞行课自然不必说,是学习怎样操作扫把。魔药课是学习如何调制各种药剂,咒语课比较多样化,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是“悬浮咒”等基础魔法。
  到二年级的时候,除了变形课和咒语课的升级,还详细描绘了草药课的授课过程。草药课教授波莫娜·斯普劳特,讲述了怎么给曼德拉草换土,曼德拉草的根部像是人形,可以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甚至会令人晕厥,所以换土的时候要带着耳套。纳威在上课的时候,就是受不了曼德拉草的尖叫声而晕厥。
  第三部則着重说了占卜学和黑魔法防御课,占卜学由有点神经质的西比尔·特里劳妮执教。西比尔高度近视,有时候连眼前的桌椅都看不清,但是她却能通过各种预示看到预言的真谛。同样是在第三部,黑魔法防御课老师莱姆斯教大家如何对付“博格特”,“博格斯”会变形,变成面前那个人最恐惧的东西。
  而且哈利还单独从莱姆斯那里,学会了高级魔法“守护神咒”。同时新晋的“保护神奇动物课”老师海格,教大家怎么跟“鹰头马身有翼兽”交流。
  这些东西一点点积累起来,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霍格沃茨学校的授课跟正常学校差不多,只不过正常学校教的是语文、数学,而霍格沃茨学校教的是魔法。
  在潜移默化中,《哈利·波特》的世界,将巫术一点点“学术化”了。巫术不再是那种只有一两个人掌握,并且是害人的魔法,在霍格沃茨学校,巫术是一种积极向上、正大光明的学科。就像是现实世界的“学术”一样,可以研究,可以学习,可以对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到了第五部的时候,霍格沃茨学校更加“学院化”,新晋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就像个“教导主任”似的,把霍格沃茨学校搞得鸡飞狗跳。
  前文中说过,因为对伏地魔的恐惧,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伏地魔复活了。其中就包括魔法部的部长康奈利·福吉,他认为邓布利多是在利用伏地魔造势,以撼动他魔法部长的地位。
  于是康奈利在第五部的一开始,就打算用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将邓布利多的“党羽”哈利,从霍格沃茨学校开除。好在邓布利多及时赶到,为哈利辩护,哈利才被判为无罪。
  就在康奈利因为自己的异想天开对自己人动手的时候,伏地魔已经在收编旧部,组建自己的势力。同时曾经对抗过伏地魔的组织凤凰社重新活跃起来,凤凰社的主要成员有邓布利多、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罗恩的父亲亚瑟、西弗勒斯等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了战争的预兆。
  魔法部长康奈利,却认为凤凰社的行动是在酝酿叛变,不光不予以支持,还到处拆台。为了牵制邓布利多,他将自己的部下多洛雷斯派去霍格沃茨学校教黑魔法防御课,这才有了多洛雷斯对学生们的打压。
  除去多洛雷斯带有的政治目的,她这个形象就像是个上了年纪的班主任,或者思想陈旧的教导主任。这应该是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遇到过的一类人,他们为了维护秩序,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任何可能会影响秩序的苗头。
  比如在多洛雷斯的第一堂课上,有学生在上课前用纸折了个纸鸟,这个小纸鸟可以自行在教室内飞来飞去。同学们正玩得高兴,突然多洛雷斯出现,将小纸鸟烧成了灰。这是一种对学生活力碾压的表现,一般遇到这种事儿是挺让人气愤的、也挺让人无奈的。那只小纸鸟就像是被老师没收了的小玩意,老师明明没有小玩意的所有权,但是没收了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也要不回来。还不敢跟老师讲理,因为老师似乎是占着理的。
  多洛雷斯在做老师之前,在魔法部工作,她根本不会教学生。她到霍格沃茨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邓布利多利用学生组建“邓布利多军团”,所以她只教学生理论,而且是原封不动的书本上的理论。
  邓布利多可能是为了避嫌,也可能在谋划打击伏地魔,他很少露面,这助长了多洛雷斯的气焰。有康奈利撑腰,多洛雷斯成为了高级调查官,并利用改革霍格沃茨学校教学制度的由头,打击霍格沃茨的老师。
  她虽然一直面带微笑,却体罚学生,并准备将教占卜的西比尔赶出霍格沃茨,做出了不少狠事,她甚至对于衣冠不整这样鸡毛蒜皮的事也管。   就在霍格沃茨学校的教育改革的同时,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阿磁卡班有大批的犯人越狱,黑暗势力蠢蠢欲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伏地魔回来了。可就算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霍格沃茨学校的学生却只是在背书、抄书,根本学习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能力。
  于是在赫敏的推动下,哈利成为了大家黑魔法防御课的老师。他们在找地方偷偷学习攻击类魔法的时候,霍格沃茨学校又“扩建”了一次,出现了一个叫“有求必应屋”的新去处。霍格沃茨学校就像是有生命一样,知道学生们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而多洛雷斯则依旧扮演“班主任”的角色,比如她规定任何学生组织都必须解散,而且她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应该说上学的时候,最受不了的就是老师在学生中间“安排眼线”,班上有点风吹草动老师已经了如指掌。
  好在“有求必应屋”不向多洛雷斯的眼线开放,哈利的教学一直在暗中进行。直到多洛雷斯用“吐真剂”,从一个学生那里知道了进入“有求必应屋”的方法,多洛雷斯才抓住了哈利他们。
  虽说这些像是普通学校也会出现的情节,再加上魔法的元素,使情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发酵”。但是这个情节一直在这个主题中没有出去,却让人觉得这个情节处理得有点拖沓,而且观众积压了过多的负面情绪。
  后来弗雷德和乔治大闹考场,骑着扫把把学生们的试卷都扬了,还在考场里放了烟花。接着赫敏阴了多洛雷斯一把,摆脱了多洛雷斯的管教,把之前积压的情绪释放出来。可是由于观众们所积压的情绪太多,而且积压的时间太长,情绪并没有因此完全爆发出来。
  或者说对这个地方处理得并不是那么理想,或许多洛雷斯应该再倒霉一点,毕竟她体罚学生的时候是挺下得去手的,但最终对她的“惩罚力度” 似乎不太够,或者说不太明显,这致使这个“爽点”没有支撑起来。
  这可能是第五部的整体构架不太理想的原因。
  第五部说新奇也够新奇,故事也很精彩,但总叫人觉得看着疲倦。或许大闹考场那一段应该提前一点,毕竟哈利去教同学们学习攻击性魔法的桥段,占用的篇幅太长,叫人觉得有点乏味。
  如果把中间的节奏调整得稍微快一点,或者中间的时候伏地魔实际影响一下霍格沃茨学校,此时他不适合露脸,不过找个马仔出来刷一刷存在感也是好的。只是入侵哈利的思维似乎还不够,或者造成的压力还不够大。
  好在这些还都无伤大雅,跟第四部一样,第五部的随后环节几乎是力挽狂澜。因为哈利的思维被伏地魔入侵,伏地魔给哈利的脑海里塞进去了一段虚假的信息,诓骗哈利等人去了伦敦的魔法部。
  哈利發现中了圈套的时候已经晚了,伏地魔的马仔卢修斯、贝拉伯里克斯等纷纷赶到,哈利几个学生哪是这些人的对手?关键时刻,凤凰社的主力赶来支援,黑白分明的巫师们展开了一场混战,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不幸战死。邓布利多及时赶到,也没能阻止伏地魔对哈利心灵的入侵。好在哈利掌握着伏地魔无法驾驭的力量:快乐、友情、欢笑等等。这些向上的情绪,让哈利赢得了对心灵世界的争夺,伏地魔把哈利引来魔法部,并伺机将其杀害的计划泡汤。
  小天狼星的死,是《哈利·波特》的世界变得进一步残酷的信号,也是战争前奏的信号。双方都在准备着,角力着,魔法世界的战争,只差一个导火索。
  6.黑魔法防御课老师
  《哈利·波特》的第六部,是整个系列当中非常精彩的一部。特别是明线和暗线的切换手法非常高明,说起来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明线都非常清晰,暗线却一直掩饰得很好。所谓的暗线,是指整个故事背后的矛盾点。
  如果说人物的性格决定了故事的走向,那么整个故事的矛盾点,则是故事得以生发的基础条件。一个故事是先有了矛盾点,才会勾画出相应的故事情节与冲突,而人物则是故事的参与者,人物性格虽然决定着故事的走向,但是故事的整体构架,人物却是无法撼动的。
  就像《哈利·波特》第六部的故事,整个系列的大矛盾是伏地魔与哈利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矛盾。可是有邓布利多在,伏地魔没办法拿哈利怎么样,伏地魔自然要处心积虑地先除掉邓布利多。
  这是整个故事的“系统”,就像电脑系统一样,有了这个系统,才能调配电脑的各项硬件,然后去运作我们直观的软件。理论上说,每个情节都能归纳到最终的矛盾点中,就像是每个“软件”的运作,都需要“系统”的支持。
  比如第六部一开始,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找霍拉斯·斯拉格霍恩。为什么要去找这个一看就有点不靠谱的老爷子?因为他掌握着一段关于伏地魔的关键记忆。为什么要了解那段关键记忆?因为这对于打败伏地魔非常重要。为什么要打败伏地魔?因为伏地魔的统治充满了邪恶和奴役,只要想继续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在巫师世界生活,或者不愿意看到巫师世界就此颠覆,就要去反抗伏地魔。
  从这个很小的情节上,一点点抽丝剥茧,总会找到最终的矛盾点。而最终矛盾点的存在,又会反过头来去影响情节的生发。
  比如从第一部开始的魔法石,整个系列的矛盾点是黑巫师伏地魔,与反抗黑巫师统治力量的矛盾,具体可以看做是伏地魔与哈利之间的矛盾。哈利的父母因为反抗伏地魔,所以伏地魔杀了哈利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哈利的母亲用了一个古老的咒语保住了哈利的性命,并重创了伏地魔。所以在第一部的时候,奄奄一息的伏地魔才想尽办法重生,可以说整个第一部的故事,都是由这里生发出来的。
  围绕着矛盾点展开故事情节,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很复杂的创作方式。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很容易掌握,也是创作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一个故事在创作之初,可能只有几个片段,如果只是去想着怎样将这几个片段联系在一起,整个故事很可能缺乏贯通性,或者说整个故事会显得很散乱。在观众们看来,就是不明所以,不知道这本小说、这部电影在说什么。
  而如果先掌握了矛盾点,再去勾画故事情节就轻松得多。比如哈利和伏地魔有矛盾,两个人自然会有冲突,有冲突自然就会产生情节。那么伏地魔去害哈利就“合情合理”,同时整个故事还不会散,比如伏地魔针对哈利策划了三个阴谋,这三个阴谋可以不是连贯的,但都是由最终的矛盾点生发的,那么三个阴谋之间一定会有一定的联系。   反之,如果没有最终的矛盾点做约束,这三个阴谋就会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那么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故事就会发散。甚至伏地魔去暗算哈利的“动力”不够,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构架的矛盾点不足,最终产生啼笑皆非的结局。
  比如伏地魔要去杀哈利,可能杀人的原因就是哈利骂了伏地魔几句。这种事也有可能发生,但如果在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发生了的话,会超出大部分人的正常理念,会对勾画的故事产生一种荒唐感。这样即便哈利和伏地魔之间的搏斗再精彩,整个故事也会因此垮掉。
  现在有许多网络文学,写着写着就让人不明所以,而且严重跑题,就是因为最终的矛盾点没有掌握的原因。如果掌握了最终的矛盾点,一切都围绕着那个矛盾点展开,绝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
  只要点破这一点,这种创作方式谁都能学会。可是这个方法难也难在这里,矛盾点掌握了,如何发挥这个矛盾点?或者如何将这个矛盾点具象化?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再拿哈利和伏地魔的矛盾举例,如果哈利跟伏地魔有矛盾,并最终引发了冲突。两个人互相扭打在一起,伏地魔把哈利打死了,最终伏地魔伏法,这将是一个很直白的故事。
  如果故事一开始,是哈利惨死的现场,然后警察一步步查出了真凶,或者是伏地魔潜逃,警察经过多方努力将其抓获,伏地魔最终伏法。再如果,本来无忧无虑的哈利,突然遇到了一些困难,让他原本平静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就在他将要被这些困境逼死的时候,他通过一些线索,得知是伏地魔把他害得这么惨。可是最终哈利还是没有逃脱伏地魔的阴谋而死,但是哈利在临死前留下了重要线索,伏地魔最终伏法。
  矛盾点还是那个矛盾点,可是故事可以千变万化。这就是这个方法的难点,矛盾点好总结,情节也好勾画,可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布线,如何留设伏笔、线索,却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这一点而言,《哈利·波特》系列就做得非常好,從对每一部的单独故事勾画,到对整体结构的勾画,都把矛盾点“吊”得老高。就像第二部,一上来是多比的警告,然后是哈利的不走运,接着是密室被打开了。可以说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了,还没有出现伏地魔的影子,可是这些故事都是有连贯性的,或者说观众在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隐约觉得这其中肯定有某些联系。
  到了最后才知道,这又是伏地魔的一场阴谋,在故事一开始,甚至进行到中场的时候,绝对看不出这是伏地魔的策划。这就是把总矛盾藏在大后方,而观众们眼前的情节则是根据矛盾点所生发的。这样的例子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有很多,几乎每一部都有类似的布置。
  只要掌握了矛盾点,同时会选取切入点,那么一个故事就成功了一半。而且讲故事的方式也会随之多样化,就如《哈里·波特》第四部和第六部,就用了一个比较大胆的设计。
  在第四部一开始就有交代,伏地魔正在酝酿一场阴谋,这样倒是容易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容易过早地把“底牌”交代出去。第六部也是如此,在第五部的末尾,因为邓布利多及时赶到魔法部,伏地魔没能轻易地杀死哈利,所以伏地魔如果想杀哈利,就必须先除掉邓布利多。基于这个矛盾点,一上来伏地魔就逼迫西弗勒斯协助德科拉,在霍格沃茨学校内部伺机杀害邓布利多。
  这一切都进行得这么“理所当然”,伏地魔在有所行动的同时,邓布利多也没闲着,他把掌握了重要信息的霍拉斯招回学校授课,希望能得到击败伏地魔的线索。于是才有邓布利多让哈利跟教魔药学的霍拉斯多些来往,于是才有魔药课上哈利拿到了“混血王子”的书。
  “混血王子”就是由这些矛盾点引出来的,他的出现非常自然,而且这个人物非常神秘,连“多知多懂”的赫敏都没有听说,也没查到这号人物。不过“混血王子”在书上做的修改和提示却对哈利又有很大的帮助,哈利正是根据书上的指导,在魔药课上大放异彩,得到了霍拉斯的青睐。这才有了霍拉斯奖励了哈利“福灵剂”,而在魁地奇比赛的时候,哈利利用假的“福灵剂”让罗恩信心大增,从而赢得了比赛。
  “混血王子”跟魁地奇比赛有什么关系?两者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可就是有最终矛盾摆在那里,使得由“混血王子”演化出来的魁地奇比赛的情节顺理成章,而且毫无违和感。这就是最终矛盾点生发情节的过程,它就像是一生二,二生三这样不断向外发散的点,可以一点一点往外扩散,但不管扩散到哪里,都能沿着点追溯回最终的矛盾点。
  另一边德拉科两次暗算邓布利多,一次是打算借同学之手,将一条诅咒项链送给邓布利多;第二次是打算借霍拉斯之手送给邓布利多一瓶毒酒,不过这两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还让哈利察觉了他的谋划,哈利利用从“混血王子”的书上看来的“神锋无影”咒语,重伤了德拉科。
  哈利意识到了“混血王子” 狰狞的一面,便让金妮把书藏到他找不到的地方。接着哈利通过饮用“福灵剂”给自己带来的好运,成功从霍拉斯那里得到了关于伏地魔的关键记忆。
  伏地魔从一本禁书上学到了制作“魂器”的方法,将自己的灵魂分裂出来一部分,并找地方藏起来妥善保管。这样即便是本体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灵魂也能逃过一劫,然后再利用一些黑巫师重生。当然这个魔法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杀人,使人不自然死亡,才能分裂自己的灵魂。而且因为灵魂的分裂,自身也会产生极大影响,还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长生不死的怪物。
  出乎邓布利多预料的是,伏地魔竟然做了七个魂器!也就是说要先毁掉这七个魂器,才能杀死伏地魔。比如在第二部中出现的“汤姆的日记本”,就是其中一件魂器。
  早在第二部出现那本笔记本的时候,估计原著作者J.K.罗琳也还没有完成“魂器”这一设定的完整勾画。去掉“魂器”这层“身份”,那本日记本的设计本身就非常精彩,它的功能在前文中已经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估计对“魂器”的勾画,应该是在第五部,甚至是在第六部的时候才完成的。不然在第四部伏地魔重生的时候,应该会或多或少会提到魂器,从而布置下一个点睛一样的伏笔。
  不管是什么时候完成的设定,这个设定都挺有意思,就像是打游戏时的大boos,总是要比普通的小怪多几根血条。在第二部中,哈利已经毁掉了“汤姆的日记本”,等于毁掉了伏地魔一件“魂器”。   邓布利多又根据一些线索,找到并毁掉了第二件“魂器”:伏地魔母亲的戒指。从霍拉斯那里得知了伏地魔有七个“魂器”的重要情报后,邓布利多和哈利了解到伏地魔还有五个“魂器”,依旧是打不死的。
  毁掉这五个魂器,必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首先找到它们就很困难。它们可能是一个小物件,可能是伏地魔在明里暗里接触到的东西,比如日记本和戒指,寻找起来一点方向感也没有。况且伏地魔还会将它隐藏起来,并布置下一些机关,即便能找到藏匿的地点,也很难拿到“魂器”。
  邓布利多通过一段时间的寻找,终于又确定了一个“魂器”的隐藏地点,不过这次他没办法独立毁掉那个“魂器”,要找哈利去帮忙。因为破解隐藏“魂器”的机关,邓布利多非常虚弱,他跟哈利一回到学校,就立即遇到了入侵者。邓布利多让哈利躲起来,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出声。
  原来就在邓布利多和哈利去寻找“魂器”的同时,德拉科通过消失柜,将贝拉特里克斯等伏地魔的几个属下,“传送”到了霍格沃茨学校。此时正是邓布利多虚弱的时候,德科拉成功用巫术打掉了他的魔杖,可是德科拉却迟迟下不了手。
  在楼下躲避的哈利非常焦急,拿出魔杖准备偷袭贝拉特里克斯等人,不过西弗勒斯却及时阻止了哈利。哈利多少松了口气,虽说他跟西弗勒斯一直互相看着不顺眼,不过西弗勒斯是个挺厉害的老师,有西弗勒斯给邓布利多解围,应该胜算不小。
  哪知道西弗勒斯却杀了邓布利多!
  邓布利多的死,不光影片中的哈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估计连观众们看到这里,也会有点蒙。六部以来,邓布利多一直是领袖一样的人物,他死了之后,由谁来领导大家继续反抗伏地魔?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邓布利多的死又是必然的,他不死,哈利就无法完成最终的成长。况且在前面已经为邓布利多的死埋下了许多伏笔,比如第六部一开始,邓布利多有只手发黑,看那样子应该是经历了一些事。还有哈利跟赫敏、罗恩,讨论邓布利多的年龄,点明他已经年纪挺大了。在之后哈利与邓布利多的接触中,邓布利多已经露出了老态。
  这些心理暗示,在潜移默化中给了观众们一个信息:邓布利多可能将要不久于人世。
  而西弗勒斯的叛变,在前文中也留下了足够的伏笔。从一开始西弗勒斯和贝拉特里克斯姐妹俩的谋划,以及到后来一直在帮助德拉科实施他的计划。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西弗勒斯是六部中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
  在《哈利·波特》系列当中,有个“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必有妖”的规律。第一部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是奎里纳斯,虚弱的伏地魔就附身在他身上。第二部是吉德罗·洛哈特,这位仁兄写书、吹牛是一把好手,不过根本没多大本事,是个典型的绣花枕头,并且还在关键时刻准备临阵脱逃。
  在第三部中是狼人莱姆斯,在第四部中是小巴蒂·克劳奇,利用“复方汤剂”所变身而成的阿拉斯托·穆迪,哈利“传送”到墓地的“门钥匙”,就是小巴蒂施加在奖杯上的,可以说是他促成了伏地魔的复活。第五部是“教导主任”多洛雷斯,她在霍格沃茨学校可是兴风作浪了一番。
  可以说《哈利·波特》系列中,下岗率最高的就是黑魔法防御课老师。每一部中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都是特殊的,而且一定得弄出点事情来。到了第六部的时候,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变成了西弗勒斯,他自然也逃不出那个“规律”。
  事实也的确如此,西弗勒斯竟然就是“混血王子”!
  即便已经有了这么多或明或暗的线索,但是邓布利多的死,依旧叫人措手不及,这才是这个桥段的精彩之处。只是邓布利多的死有点“算计”的味道,西弗勒斯的叛变和谋杀都好像有点问题。
  只不过邓布利多,唯一能跟伏地魔一战的巫师,确确实实是死了,接下来伏地魔的统治来临。
  7.最勇敢的巫师
  《哈利·波特》的第七部分为上下两集,其实跟前面几部一样,用两个多小时,也基本上能把故事讲清楚。可是这毕竟是一部商业电影,肯定要有商业上的考量,如果不分上下两集,只上映一部那就只能收一次票钱,分了上下两集就能名正言順地收两次票钱。
  即便知道了商家这点小算盘,观众们也会分两次去看,毕竟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了,等了这么久的大结局,有时间自然是要去看的。
  第七部一上来也是很精彩的,前面六部伏地魔露脸的机会不多,一般都是在幕后谋划。他是个重要人物,不过由于露脸的次数太少,甚至有了一定的神秘性,算是那种“稀奇的重要人物”。所以第七部一上来伏地魔跟他的团伙主要成员开会,叫人小小地激动了一把。
  接着就是为了掩护哈利到安全的地方,罗恩等人用“复方汤剂”变身成哈利的样子,扰乱敌人的视线。伏地魔派出了人手阻截,双方上演了一场巫师之间的激烈混战。跟前面几部一样,几乎是一上来就吊住了观众们的胃口。
  可惜好景不长,开了个好头之后,第七部的故事曲线几乎没什么曲折,基本上是呈一条直线一路向前“奔驰”。而且叙事也有些拖沓,从罗恩哥哥威廉的婚礼,到哈利、赫敏、罗恩的大冒险,其实有些情节完全可以省去的。比如哈利等三人从威廉的婚礼上逃走后,在咖啡厅里与遇到的两个食死徒所发生的冲突。
  这个情节其实就可有可无,可能有人会说哈利跟罗恩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嫌隙,是为后来在埋伏笔,但显然这个布置有些多余。如果是伏笔的话,这个情节占用了太多的篇幅,关键是这个情节跟主线剧情没多大关系,致使这个情节拖沓的作用,多过了伏笔的作用。
  
  当然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伏地魔和哈利这个最终矛盾生发的,也不算跑题。它如果出现在了电视剧当中,拖沓是拖沓了点,也还算是符合主题,可是出现在了电影中,就完全不合适了。毕竟电影跟电视剧是有明显区别的,电影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简练和节奏明朗,这个情节并不符合电影的简洁性原则。而电视剧则可以铺排开来,慢慢地去描述,即便有拖泥带水的地方,观众也不会太较真。   之后哈利三人在小天狼星家里的情节,以及利用“复方汤剂”潜入魔法部,一直到哈利和罗恩吵架,罗恩出走,哈利和赫敏在戈德里克山谷的遭遇,羅恩的回归,以及将一件“魂器”损毁这些情节,也明显可以压缩一下。
  整个第七部的上集,所讲述的实质内容并不多,总结一下的话,就是毁掉了一件“魂器”,得知了什么是“死亡圣器”。即便如此却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将这些交代清楚,实在是叫人有些无奈。
  而且罗恩出走的那个桥段,多少有点“没事找事”的感觉。哈利、罗恩和赫敏的“铁三角”,是一种经典的“主角团队”模式。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去推进情节多少有点“勉强”,而三个人在商量中推进情节就显得容易,也自然得多。
  三个人是最佳的人数,少一个太少,多一个太多。如果是两个人,他俩出现了矛盾,无人出面调解 ;如果是四个人,对话又会显得乱糟糟的,给人一种混乱感,而且不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光看着就替创作者心累。所以三个人不多不少正合适。
  这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个是有坚定意志的人,或者说具备整个故事核心价值观的人,这个人一般都是三个人的首脑。另一个是足够冷静或者足够博学,相当于参谋的存在。第三个人负责打诨,或者出一些馊主意,让三个人的日常变得有趣。哈利、赫敏和罗恩,完全可以对号入座。
  “铁三角”的主角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商量”。比如说在第一部魔法石的桥段,哈利提供了关于魔法石的一些线索,他如果再猜到海格从古灵阁取走的东西是魔法石,那就太直白了,而且整个心理推测的逻辑性很难解决,“主角光环”也太重。
  有了“铁三角”的团队之后,博学的赫敏可以根据哈利给出的线索往魔法石的方向猜想。当她把那本记载魔法石信息的厚重书籍,扔到哈利和罗恩面前的时候,这个线索的延伸和剧情的推进都显得非常自然。再加上罗恩在一旁打诨,使得这个情节完全没有被“设计”的感觉。
  不仅是《哈利·波特》,前些年红极一时的《鬼吹灯》,就是利用了经典的“铁三角”团队。也不知道是《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借鉴了《哈利·波特》的模式,还是他在写作过程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经验。总之,《鬼吹灯》里的铁三角,也有非常精彩的表现。
  《哈利·波特》系列从来都是以情节引人入胜,其实它对人物的描绘,一点儿也不差。只不过是情节太精彩,人物的精彩处,退居到了第二位。但这不意味着在人物方面的缺失,就像卢娜那个人物,就刻画得非常精彩。卢娜跟金妮同级,按理说已经跟哈利等人在霍格沃茨学校一起待了三年,都从未“露面”。到了哈利上五年级的时候,她“突然出现”后,竟然没有让人感觉到太多的突兀,这完全是对卢娜这个人物精彩刻画的功劳。
  (在原著中,第四部的时候,就提到过卢娜,只不过那时候是一笔带过,此处按照电影为准。)
  既然《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精彩,而且又是采用“铁三角”的经典“主角团队”模式,那么罗恩的出走就有点“拖剧情”的意思了。“主角团队”出现争执,其实是个很老套的手法,当然“主角团队”如果不出现争执,又会显得不自然。
  在第四部的时候,罗恩跟哈利出现的矛盾,就处理得很好。可是到了第七部,有“魂器”对哈利等人的心理影响,以及之前积累下的压力,哈利跟罗恩吵一架也算是正常,可是罗恩直接出走就过了。
  虽然第四部跟第七部之间隔了几年,可是整体剧情都是连贯的,“主角团队”的第二次争执,跟第一次有高度重复,这会让整个故事掉价。其实第二次使“主角团队”分裂的争执不出现是最好的,即便是为了哈利与赫敏在戈德里克山谷之行的危险埋下伏笔,也大可不必这么做,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把罗恩支开就是了。比如赫敏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叫罗恩跟着一起去探察,而趁着他们两人没注意的时候,哈利跟着巴希达·巴沙特老太太去了二楼,这也很正常。
  “主角团队”出现争执,出现一次就够了,第二次需要出现争执的时候,应该把争执控制住,尽量避免出现团队的分裂。不然就会有种明显的拖沓感,让观众产生一定的反感。
  一直到了第七部上集的末尾,故事节奏才终于快了一些。哈利三人得知了“死亡圣器”的真相后,受到了食死徒的围捕,并最终被抓到马尔福庄园,接受贝拉特里克斯的拷问。小精灵多比及时出现,救了哈利等人,但多比在救人的时候不幸被杀。
  第七部上集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下集的故事,就明显没有了上集那种拖沓的感觉。在马尔福庄园,哈利从贝拉特里克斯那里得到了一条线索,伏地魔的一个“魂器”很可能隐藏在贝拉特里克斯的金库中。
  于是哈利等人闯进古灵阁,一顿操作再次获得一个“魂器”。接着哈利意外从伏地魔那里得到信息,第五个“魂器” 隐藏在霍格沃茨学校中,兜兜转转一圈,哈利三人又回到了霍格沃茨。
  此时霍格沃茨的校长正是西弗勒斯,他在追查哈利行踪的时候,凤凰社的主要成员纷纷赶到,米勒娃等教授也明确表示支持哈利。西弗勒斯被赶走,大战一触即发,霍格沃茨将会变为战场。
  在凤凰社以及霍格沃茨的师生们,与伏地魔的军队交战的同时,哈利从“有求必应屋”找到并销毁了第五个“魂器”。伏地魔感应到了第五个“魂器”的毁坏,他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虚弱,不过奇怪的是,哈利也感受到了虚弱感。同时,哈利意识到,第六件“魂器”是跟在伏地魔身边的大蛇。
  那么想要毁掉这第六件魂器,就必须要跟伏地魔进行正面冲突。只是哈利三人赶到伏地魔那里的时候,正遇到伏地魔在杀害西弗勒斯,原因是伏地魔怀疑西弗勒斯是“老魔杖”的主人。
  “老魔杖”是三件“死亡圣器”之一,另外两件是“复活石”和“隐形衣”。据说这三件“圣器”是三个巫师分别从死神那里得到的,其中的“老魔杖”是“神级装备”,有很大的威力。伏地魔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老魔杖”搞到手,不过“老魔杖”却似乎不太买他的账。
  之前邓布利多击败了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成为了“老魔杖”的主人。伏地魔猜测,西弗勒斯杀了邓布利多,理所当然成为了老魔杖的主人,于是伏地魔要杀害西弗勒斯。   伏地魔离开后,只剩下了一口气的西弗勒斯给了哈利一段记忆。哈利把那段记忆放到冥思盆中,原来西弗勒斯殺害邓布利多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只有这样西弗勒斯才能取得伏地魔的信任。而邓布利多因为销毁“魂器”的时候,不慎中了诅咒,已经命不久矣,他半劝说半逼迫地让西弗勒斯去伏地魔那里做卧底。
   应该说《哈利·波特》系列当中,西弗勒斯是最勇敢的巫师,同时他又是对哈利影响极深的巫师。早在第一部的时候,春风得意的哈利就在西弗勒斯这里碰壁,收起了正在滋生的狂妄心理。
   后面几部当中,西弗勒斯也一直在关注着哈利,到了第五部的时候,更是教授哈利“大脑封锁术”,以对抗伏地魔的思维入侵。第六部则以“混血王子”的魔药书的形式,教授了哈利大量的实用咒语和法门,让哈利受益匪浅。
   他一直是个很严厉的人,哈利不喜欢他,他看上去也不喜欢哈利,而且他不止一次地言明,他讨厌哈利的父亲。可是他却是真心守护哈利的人,明知道在伏地魔身边做卧底,很可能会丧命,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为的只是最终的胜利,或者说是哈利的胜利。
   可是这份关爱他却从来不去表达,只默默地付出着。他为哈利所做的这一切,难道只是因为他一直深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应该不尽然,他能心甘情愿付出这么大的牺牲,首先应该有一颗正义的心。
   西弗勒斯那段记忆,还告诉哈利一个关键信息,哈利是伏地魔无意中制造的一件“魂器”。如果想彻底杀死伏地魔,哈利也必须死,而哈利的死,也是邓布利多打败伏地魔的谋划之一。用西弗勒斯的形容,邓布利多将哈利当做是一头待宰的猪。
   哈利是“魂器”这条线,从第五部就开始铺设,那时候哈利就跟伏地魔之间有种特殊的联系,使得伏地魔可以轻易地入侵到哈利的意识中。从第六部开始,哈利发现自己能跟“魂器”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哈利也是魂器”的伏笔。
   而对邓布利多“老底”的揭露,反而让邓布利多这个人物丰满化了,有时候丰满一个人物,不是让他做更多的事,而是表现出他性格上的两面性。这才是接近人本质的一种表现,进而才会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
   得知了真相后的哈利,一心赴死,不过邓布利多却早就用遗嘱的方式,将“复活石”给了哈利。
   如果说哈利、赫敏和罗恩是“主角团队”,那么邓布利多这个人物,几乎以一己之力让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得到了升华。通过邓布利多可以感受到,真正厉害的巫师,不是多么强大,或者掌握了多么厉害的咒语,而是他出手的时机“恰到好处”。
   第一部的时候,邓布利多离开得“恰到好处”,让奎里纳斯认为有机可乘。同时哈利三人也得到了关键线索,成功阻止奎里纳斯得到魔法石。
   在第二部的时候,邓布利多的支援“恰到好处”,他的宠物福克斯(一只凤凰)抓瞎了蛇怪的眼睛,避免哈利与蛇怪对视后死亡或石化。同时将学院帽给了哈利,哈利从学院帽中拿到了格兰芬多宝剑,杀死了蛇怪。并在哈利搏杀蛇怪中了蛇毒的时候,福克斯用眼泪治疗哈利的伤口。
   之后的第三部到第六部仍旧如此,即便是他死后,也用遗嘱的形式,给赫敏留下了关于“死亡圣器”的关键线索,并早早地就给“哈利”准备好了“复活石”。
   这让人感受到了巫师真正的睿智所在,这种睿智不是说在谋划某件事的时候,想得多么全面,而是一种“恰到好处”、四两拨千斤,能影响事态走向的智慧。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走位”的问题。
   当哈利拿到“复活石”的时候,故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伏地魔亲手杀死了属于“魂器”的那部分“哈利”,而真正的哈利,则利用“复活石”逃过一死。
   这是伏地魔第二次没能杀掉哈利,当哈利又“活过来”的时候,估计有些食死徒都认为哈利是杀不死的,甚至有食死徒瞬间就从战场逃了。伏地魔一心想要杀死哈利,并不竭余力地去追逐,赫敏、罗恩、纳威等人则利用这个时机,杀死了一直跟在伏地魔身边的大蛇。
   哈利一顿操作,总算是杀死了没有“魂器”护体的伏地魔。
   至此,整个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语
   从情感方面,或者关于巫师血统的方向,对《哈利·波特》系列的评论已经有很多,所以本文算是另辟蹊径,从创作构造上对这系列的电影做了深入剖析。这样的剖析就像是“人体解剖”一样,可以看到这系列电影的“心肝脾肺肾”。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也会清晰地呈现在各位看官的面前。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是电影制作上的成功,还是一个文化环境趋于成熟的表现。只有耐心的作者才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只有耐心的读者才能把这么精彩的故事读下去,并细细体会,最后才会形成电影。
   希望我们也能早一点构建出这么成熟的文化环境,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但是也是教学的一到难关.且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写作也是所有学习和作业中的一大难题.怎样让学生学好作文,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课堂教学主要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探讨多媒体课件在旅游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功能及制作运用原则是本文主旨.
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国的文学教育留下的珍贵的教学素材,我国古诗词经典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没有那个国家可以在诗词方面同我国相提并论.近年来,国内教育对传统文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提出了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管理的若干建议,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教育管理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22-01  高职教育承担着引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
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此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
高中政治作为文科学生学习的科目,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提高学生的政治知识.在艰苦的学术工作的压力下,你可以很好地学习这门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
作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应试教育观念的干扰影响,导致了作文教学问题多,质量差,现状并不乐观,必须引起
结合《纲要》,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对身边的图形和符号感兴趣,懂得利用图书、图形、绘画以及形体等多种方式,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势必影响孩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音乐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对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审美意识、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