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通用要求》标准简介

来源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标准制定背景
  腐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腐蚀的普遍性和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每年因腐蚀造成3%~5%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钢材产量10%的损失,许多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其中腐蚀是逃脱不了的重要干系,如日本福岛的震惊世界的核电装置的泄漏;还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已为国际社会特别是防腐蚀界专业人士的共识。我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成立“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提案,经ISO的172个成员国3个月投票,ISO技术管理局(TMB)15个成员国1个月投票和TMB全体会议讨论,历时3年多,于2016年6月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为秘书国,秘书处由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承担。《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标准是“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拟制定标准体系规划中的主导标准。国际社会对包括该标准在内的提案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加拿大:发展该标准将促进最佳实践,更好地提升管理基础设施的能力,减少影响环境和增加成本的灾难性事故发生;印度:腐蚀引起的破坏是多种多样的,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是一个了不起的主动解决问题的途径;新加坡:这个提案很重要,关系到工作场所的安全,事实上,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责)的问题,可能还涉及法律方面的(例如索赔)问题,采取全面的方法建立产品从生到死的标准,这是一个很好的提案;美国: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提案制定的标准将提供通用指南和最佳实践作为进一步具体需求的基础,有效的腐蚀控制程序将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减少灾难的发生,该提案展示了很好的意图,并且意义深远;等等。
  该国家标准已由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标准号为GB/T 33314—2016,并将于2017年7月1日实施。GB/T 33314—2016《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是针对腐蚀的问题和特征——普遍性、隐蔽性、渐进性、突发性等,总结国际社会长期同腐蚀斗争所积累的经验及各种事故的教训:国内外尽管制定了大量的腐蚀控制专业技术标准,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的综合性的技术管理标准,以至还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应用现代的工程科技、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价值工程、生产力要素的科学理念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链条上所有环节中的腐蚀风险产生因素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综合分析;为了确保腐蚀控制工程的安全、经济和长生命周期运行,必须要有一个对这些腐蚀风险产生的因素加以严格科学控制管理,并可遵循的规范性依据。
  二、标准制定目的与意义
  《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的制定是为确保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在事关人身健康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经济运行底线的条件下,谋求实现经济和长生命周期的最佳效果。
  该标准可为任何一个腐蚀控制工程提供依据,从项目开始全面地对该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链条上的所有相关模块、环节、节点、要素中所潜在的腐蚀风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综合性的科学预防措施,并能够在投入生产运行过程中随时加以监视、控制,一旦出现腐蚀风险就可以提前预警,防止或杜绝各种突发性,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標准主要内容
  GB/T 33314—2016是以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链条上的目标,腐蚀源,材料,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施工与安装,装卸、贮存和运输,调试,验收,运行,测试检验,维护保养,维修,延寿,报废,文件和记录,资源,评估等要素中潜在的腐蚀风险,按照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的原则做出了相应的控制规定。同时提出了在实施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通用要求过程中,应以各要素为对象,选用、采用相应的具体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确保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在事关人身健康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经济运行底线的条件下,达到经济和长生命周期的最佳效果的目标。
其他文献
当前国际海运贸易欺诈行为高发,为解决进口大宗资源类商品重量鉴定“重鉴定、轻执法、重出证、轻索赔”的突出问题,质检总局从2015年开始,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以进口能源和矿产品“短重”和“明水”问题为导向,以运输船舶、管道和集装箱为载体,以船方、储运单位和收货人为监管对象,狠抓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罚,开展“口岸天平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天津局)以“口岸天平行动”为契机,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标准化活动对外交流的需要,从1997年起,一部分国家标准被翻译成英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于2000年2月12日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的通知”,及时准确地指导了我国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的翻译工作。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在设施联通、
8月22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辛国斌副部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殷明汉副主任出席大会并讲话。  辛国斌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新型生产模式。要加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共性和基础问题。“智能制造,标准引领”,抓好标准化工作是智能制造工作成功的关键,通过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技术创新才得以迅速扩散,并转
自4月1日起,天津市将轻型柴油客车纳入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管理,届时将停止销售、注册登记和转入不符合“国Ⅴ”标准轻型柴油客车。  2016年1月14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公告》,明确北京市、天津市等东部11省市自4月1日起,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仅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Ⅴ”标准要求。  此前
6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2016绿色工厂创建论坛暨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以绿色工厂创建为主题,围绕绿色工厂相关政策、标准、试点经验进行了交流研讨。  绿色工厂创建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业化和绿色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发布绿色工厂创建实施方
6月29日—7月8日,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赴瑞士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55次理事会财务常委会会议,并访问英国、斯洛文尼亚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卢布尔雅那大学。  本次理事会会议听取了2016年财务常委会工作计划实施,ISO信息技术战略工作组以及版权和国家采标工作组工作进展等情况的通报;审议通过了2016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和下半年财务计划,2016年ISO
2月11日,澳门特区政府公布了两项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行政法规,分别是《奶类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限量》和《修改第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禁用物质清单〉》。此前,特区政府已制定了四项,包括已生效的第13/2013号行政法规《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第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禁用物质清单》、第1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最高限量》及第16/2015号行政法规《婴儿配方奶粉致病性
4月19日,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综合业务管理部的整体工作部署,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估试点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标院)标准评估部联合承办。国标委综合业务管理部处长于茜、国家标准审评中心副主任杜永生、中标院计划科研处副主任余田,中标院标准评估部副主任付强以及作为该次考核评估试点单位的中标院24
9月1日,由质检总局等42个部门共同组织的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重庆举行。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启动仪式现场宣布活动启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出席,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重庆市副市长吴刚致辞。质检总局、工信部、农业部、卫计委、军委装备发展部等主办单位有关部门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支树平、黄奇帆为获得命名“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重庆市渝北区、吉林省延边州、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