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钰茹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钰茹?大家好!我叫冯钰茹,今年9岁了,出生于浙江仙居,现就读于仙居县第一小学三(3)班。我热爱祖国,团结同学,性格活泼,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样样学),小小的我成绩不少,参加校、县、市、省等级别举办的各项比赛获一、二等奖就有二十多次。我特别喜爱画画,5岁开始学,成绩喜人,不但在校级,县级都获奖,2011年6月在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至2011年分别获得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类三、二、一等奖。我已连续五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还获得县十佳“四好少年”等荣誉。我的愿望是当一个大画家,画出祖国美丽的山水。
其他文献
摘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他们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儿童美术教育者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美术教学成为培育孩子综合能力的场所。因此,应该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让美术教学成为孩子们放飞心情的场所;成为孩子们倾诉心声的场所;成为孩子们发展语言的场所。  关键词:美术教学?畅所欲言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学生要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
期刊
摘要: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很多地区都进行了课改探索。为了能省时又有效的开展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开展“有效的讨论”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讨论  美术课是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平台。在下面的这个教学片段,从表面上看,这节课是比较失败的,
期刊
一、背景分析  《小雨沙沙》是浙美版第一册第5课,是在美术新课标正式公布的背景下,编写的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雨是最寻常的,但是下雨之美学生却很少用美术的方式去表现。教材中运用富有童趣的拼音儿歌,小雨沙沙的情景,为的是更有意境地让学生认识美术元素中的点与线,并学习如何来表现雨的意象。本课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小雨,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雨等这些自然现象的美,体会到植物在雨中造型变化的
期刊
摘要:余姚黄家埠面塑作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使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创新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上对余姚黄家埠面塑的传统特色、艺术价值等方面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和美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余姚黄家埠面塑?美术教学?开发与应用  余姚黄家埠面塑是以米粉作原料的造型艺术,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
期刊
孙志庆(教师)吴心怡  《地球控制中心》  指导老师:邵
期刊
戴燕红(教师)?《花之语》  李维娜(教师)?《栖》  李?维(教师)《百鸟朝凤》  颜喧喧?《走好每一步》  董仟仟?《童年趣事》
期刊
周?毅?《痕迹》?技工学校  赵华娇?《三字经节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期刊
【导语】  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到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从而提炼出更适合于我们美术学科教学的新资源、新内容。  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
期刊
黄映恺?男,1973年生于福建莆田,书法学方向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三月三书社副社长。  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入展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全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世界华人书画展、“翰墨颂辉煌”建党八十周年书法展、第二回中韩书法作品交流展
期刊
教学内容分析:  线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线条的变化也千变万化。不同的线条组合能在视觉感受上给人以不同的冲击。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能使学生在认识线条,了解线条的同时,学习欣赏评述线条的方法,进而更深入的去理解线条造型组合的方式。最高层次的期望,学生能突破传统线条的“写生变化”,向着形态的知觉和心理进发。使学生能把生活中具象的美和抽象的联想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