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过年习俗

来源 :布达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案执笔,顿时想起了故乡南木林藏历新年的各种习俗。它因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而独具特色,让人难忘而深刻。同时,它跟藏区其他地方的節日一样,也共性地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吉祥如意人生的期盼。
  家乡的年俗总能令人记忆深刻,这不仅因为它独特的习俗,更因为它在每个游子心中的特殊地位。故乡是一片草原,我们是一条河。每值新年,无论漂泊在外还是安定乡里,我们终将带着美好的祝福和期盼,在这个季节相聚到一起,回到草原的怀抱……
其他文献
生长在巴拉格宗大山里的格桑,用十年的时间,记录巴拉格宗的变化和岁月积淀的故事。除了记录,格桑还希望在巴拉格宗的老村庄,建一座與之匹配的老房子,能够传袭古老的温度,并且通过民宿的形式,将这种带着厚重岁月的温度,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期刊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中国和尼泊尔人文交流驶上了快车道。“旅游热”持续升温,出版業和影视业合作不断拓展。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化,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两国人文交流逐渐成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心田。
期刊
西藏高原是個节日的高原,拉萨城是座节日的城市。这里从春天到秋天,从年初过年到年底送鬼,大大小小的宗教节日、民间节日不下二三十个。不能说每个节日都在八廓街进行,至少大多数节日都跟八廓街以及这条街上的大昭寺有关系。
期刊
加措活佛畢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菩提本愿会会长,康巴爱心利民协会秘书长。他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交流传播,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书是他开示人生智慧的感悟随笔,每篇文字不多,但不乏触人心灵的警言,让你与他一起去面对人生、生命,以及由此而悟得的解脱智慧。
期刊
2013年,印度人德福(中文名)在西安的大唐西市创办了一家中印文化交流主题餐厅。随后短短3年间,他的美食版图也从西安延伸到北京、宁波、深圳以及成都等地。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的开通让德福有了更多和成都亲密接触的机会。虽然在成都的事业刚刚起步,但德福已立志要在他心中的中国美食标杆地干出一番成绩。“以后我有更多机会和成都慢慢磨合,这座国际化的城市怎能少了来自印度的风情!”德福说。
期刊
五颜六色的卡垫、传统的民族服饰、精美的挎包和藏被……在第二届西藏藏毯产业交易博览会上,44岁的赤列曲珍和37岁的白玛措姆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手工编织品。  “能将自己的编织作品展示给大家,我们非常自豪。”赤列曲珍说。  赤列曲珍和白玛措姆是曲松县邱多江乡江塘村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代表。此次毯博会上,这对“编织姐妹”专程带来了传统的编织机。看到有客人来到展位参观,白玛措姆大方地展示起自己的编织手艺。
期刊
康巴新年话年俗  德央  甘孜县位于甘孜州北部,是一座多山县城,境内山环水绕。习惯上,藏族聚居区按方言可划分成卫藏、康巴、安多三块。“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甘孜县位于康北地区腹心地带。  由于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康巴藏区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康区藏历新年时间跟拉萨为主的大部分藏区一样,藏历一月一日是年初一;年俗却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大年初一不走亲串友,不能哭鬧,为了美
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开创了西藏和平解放后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70年代末开始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2015年,着眼于“医教协同、创新发展,建设一流医学学科”的目标,西藏民族大学将原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和其附属医院的资源有效整合,成立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多年来,医学部为西藏和内地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西藏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并成为骨干。从这里,走出了西藏
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以西藏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術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医教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特色教学彰显了西藏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
期刊
近期正在热映的《金珠玛米》被称作史上最具争议的西藏电影。对影片塑造的藏族、表现的昌都战役,都出现了不同声音;也有很多評论高度肯定,认为电影“让失败者获得尊严”、“是汉人真正理解藏文化的起点”。国家民委的公众号评论说:《金珠玛米》是把几十年来政治话语的阶级立场转换成人性立场的电影,它不再把解放军、差巴和农奴主以阶级立场划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