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楼梦》是整本书阅读的指定篇目,该书的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教学设计以《红楼梦》中的几个经典片段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奥秘,领悟作品的主题及深刻内涵,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了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统编《语文》必修下第七单元的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指定书目,《红楼梦》这部小说对中学生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即使不为考试,它也应该是每个人首选的人生必读书。其百科全书般的广博内容、卓绝超拔的艺术成就、丰富厚重的人文内涵,对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这样写道:“这部巨著不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或者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兴趣。
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3.初探《红楼梦》的思想,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
二、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纠正阅读偏差,欣赏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思考小说人物和主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创意】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抓住了一个“导”字。在激趣中融入三个阅读要点: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阅读价值),以及如何读这本书。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只有“导”还不够,还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体现现代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了解曹雪芹
(设计意图:读书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三、走进红楼世界,选取其中日常琐事感受其特点
【选段一】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任务驱动一] 请一位同学朗读。贾母特别点名让刘姥姥吃的,为什么是最寻常不过的茄子?而不是燕窝鱼翅?
[师生探讨达成] 体现贵族生活的奢华和精致。贾府的饮食早已超越了珍馐美味的世俗层次,讲究的是新鲜细巧。软烟罗。凤姐没见过,薛姨妈身为皇商世家的当家夫人,都没见过,然而贾母见过,可见贾母出身于世代贵胄之家,诗礼簪缨之族。
【选段二】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 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 “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任务驱动二] 贾母为什么先问茶,又問水,才吃了半盏?
[师生探讨达成] 贾母乃是喝茶的行家,对茶道有研究。足见贾母的文化与涵养。
[小结] 所以《红楼梦》不仅让你享受舌尖上的中国,更让你感受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贾府女眷身上有的不仅是锦衣玉食,还有多年浸润出来的文化涵养。读《红楼梦》,你会明白中国的贵族。贵族,不是一种物质,是一种精神,一种植根于内心的文化,也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图腾。
(设计意图:从红楼饮食中了解贾府的生活,乃至贵族的生活,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导学生对贵族进行正确解读,从而了解传统文化,涵养内心。)
【选段三】
“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关键词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统编《语文》必修下第七单元的整本书阅读单元的指定书目,《红楼梦》这部小说对中学生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即使不为考试,它也应该是每个人首选的人生必读书。其百科全书般的广博内容、卓绝超拔的艺术成就、丰富厚重的人文内涵,对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这样写道:“这部巨著不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或者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兴趣。
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3.初探《红楼梦》的思想,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
二、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纠正阅读偏差,欣赏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思考小说人物和主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创意】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抓住了一个“导”字。在激趣中融入三个阅读要点: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阅读价值),以及如何读这本书。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只有“导”还不够,还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体现现代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了解曹雪芹
(设计意图:读书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三、走进红楼世界,选取其中日常琐事感受其特点
【选段一】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任务驱动一] 请一位同学朗读。贾母特别点名让刘姥姥吃的,为什么是最寻常不过的茄子?而不是燕窝鱼翅?
[师生探讨达成] 体现贵族生活的奢华和精致。贾府的饮食早已超越了珍馐美味的世俗层次,讲究的是新鲜细巧。软烟罗。凤姐没见过,薛姨妈身为皇商世家的当家夫人,都没见过,然而贾母见过,可见贾母出身于世代贵胄之家,诗礼簪缨之族。
【选段二】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 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 “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任务驱动二] 贾母为什么先问茶,又問水,才吃了半盏?
[师生探讨达成] 贾母乃是喝茶的行家,对茶道有研究。足见贾母的文化与涵养。
[小结] 所以《红楼梦》不仅让你享受舌尖上的中国,更让你感受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贾府女眷身上有的不仅是锦衣玉食,还有多年浸润出来的文化涵养。读《红楼梦》,你会明白中国的贵族。贵族,不是一种物质,是一种精神,一种植根于内心的文化,也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图腾。
(设计意图:从红楼饮食中了解贾府的生活,乃至贵族的生活,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导学生对贵族进行正确解读,从而了解传统文化,涵养内心。)
【选段三】
“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