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两项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关键环节:射击阶段效率与提高

来源 :冰雪运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两项运动的射击阶段是由“动”转“静”的特殊阶段,动作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在整个比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破解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阶段效率低的薄弱环节,实现“用时少、打得准”目标的方法.针对存在的进入靶位前减速、射击阶段程序化细节弱化、射击精度与射击节奏把控不好等问题,提出缩短进入靶位前减速的调整时间,固化射击阶段程序化训练的细节,强化射击精度与射击节奏的训练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以提高射击阶段效率,为我国冬季两项射击阶段的训练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运动,作为备受全球关注的公共事件,表征着全球社会新的发展趋势.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一轮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核心,成为焦点议题.但是在探讨可持续发展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时,以往的研究更偏向于技术视角,将媒介视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忽视了媒介在重构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和意义时所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事实上,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媒介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渗透到奥林匹克运动的诸多方面,正在经历从偏于物质化的“媒介”转向偏于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的“媒介化”.因此,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奥林匹克运动媒介
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关键指标研究是评价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前提.从优秀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陆地运动素质和冰上运动素质4个角度选取关键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结合国内外冰球体能研究的相关文献,建立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初选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熵理论减少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认知上隐含的不确定性并按照其重要性排序,解决指标体系代表性弱、相关性强和重叠性等问题,得出我国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测试指标,再利用因子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最终得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9个,其中一
韩国通过申办、筹办和举办冬奥会,较大地促进了冰雪运动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其发展经验的具体内容和内在逻辑为:1)巩固“一体”(基础)——完善体育治理体系.2)丰满“两翼”(原始动力)——优化政策层级治理、保障政策执行;稳定投入、合理分配、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冬奥会举办和冰雪运动发展事业.3)落实“四支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冬奥会举办促进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举办多种形式的冰雪推广活动,培育冰雪文化;国民教育-社会参与-竞技提高协同推进,助力竞技体育实力提升;参与并主持国际冰雪交流活动,提升
目的:研究发现ACTN3基因的R577X多态位点与多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运动能力存在关联,因此进一步探讨R577X用于越野滑雪跨界跨项选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和PCR-RFLP技术解析ACTN3基因R577X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通过case-control关联研究方法,对比R577X在59名健将级以上越野滑雪运动员(非跨界跨项和兼项)和399名普通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找出优势基因型.基于HaploRegv4.1在线分析工具和GETx v6数据库验证R577X的生物学功能.使
目的:运动协调性是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缺少相关研究,目前对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运动协调性特征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分析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运动协调性,探讨基于惯性测量单元评估下肢运动协调的可行性.方法:以7名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无线可穿戴式动作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员在室内400 m椭圆形场地的运动学数据,采样频率为100 HZ.选择运动员在直道阶段的下肢髋、膝和踝关节角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向量编码技术对10个步态周期数据进
基于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尝试找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在历届冬奥会比赛中失金的原因,揭示出埋藏在这种偶然事件表象背后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期望通过研究帮助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突破历史夺得奥运金牌.分析北京冬奥会冲金的国际格局,以及国内外北京冬奥冲金现状,最终得出北京冬奥会冲金的应对策略.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多次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的偶然事件是多种必然因素叠加造成的,历史上我国女运动员4次因动作难度劣势失利,3次因着陆失败淘汰,同时赛制不断改变也给运动员
目的:合理有效的双杖推进技术是提高越野滑雪传统式技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前提.作为多关节参与的运动,该技术需要关节间的协调配合,而技术协调性与滑行表现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明确.方法:30名参加2019年全国越野滑雪项目调赛成年男子组15 km传统式技术决赛的男运动员,按比赛成绩分高速组(n=15)和低速组(n=15).应用动作技术三维拍摄与解析方法获取运动员三维运动学数据,计算肩-肘、肘-杆和髋-膝耦合角各模式在撑杖阶段的占比.应用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确定耦合角各模式占比在成绩和比赛阶段间以及地形和比赛阶段间的差异
目的:冷环境暴露对机体最大有氧耐力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报道不一,受试者性别、年龄、身体成分组成特点及在冷环境的着装等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拟探讨身穿专业越野滑雪服在冷环境(-6.8℃±1.6℃,湿度66%±5.7%)暴露时对机体最大有氧耐力运动表现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冬季项目低温训练期最大有氧耐力运动表现特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运动等级二级及以上某大学男性(17名)和女性(13名)共30名受试者,分别在冷环境和常温环境(温度22℃±l.2℃,湿度52%±5.2%)下,采用改良版BRU
以赛事特征和安保深度融合为视角,运用竞赛管理、治安管理、情报分析、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分析北京冬奥会赛事特征,探讨做好安保工作的具体需求,为制定北京冬奥会安保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采用专家调查法开展赛事特征、风险识别和安保需求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赛事参与对象多样性,项目的高竞争性,地区环境的宽广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冬奥会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参与对象多样性要求做好要人保卫、保障参赛及观赛人员安全、强化安保人员培训;地域宽广性和开放性特征,需重点做好重要场所安保、交通线路安保
梳理索契和平昌冬奥会中国冰上项目的参赛数据,结合中国队各项目的备战情况,分析北京冬奥会的冰上项目竞争格局.冰壶项目要继续在专项体能、技战术和竞技心理多维度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团队配合,结合运动生物力学对项目和世界主要对手进行深入研究,争取获得好成绩;短道速滑在24届冬奥会中是重要夺金点,仍要加强训练,提升速度与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大道速滑争取在中短距离上获得更多参赛席位,实现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全面进步;双人滑是花样滑冰冲击金牌的重点项目,要重视防伤防病和运动康复,调整比赛心态,以发挥出运动员应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