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整合的几点尝试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数学也正以多媒体为载体,将分割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系统化、灵活化、多样化、生活化。因此,先进、新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多媒体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下面我根据自己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一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运用的几点认识。
  巧借信息技术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点名(或自愿)让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而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 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学生3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中考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
  巧借多媒体技术外部刺激多样性,促进数学知识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又能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和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一是化无形为有形。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二是化抽象为直观。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增减关系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三是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巧借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八年级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播放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1~2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动态和大容量等特点,能充分展示数学课堂的魅力,使学生更愉快、振奋、动情,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作者在测量单纵模激光器线宽参数的过程中,研制的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在VC++6.0开发环境下,完成了基于MFC库和COM技术的公制圆柱螺纹量规大径、中径与小径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的自动化计算程序,中径计算过程计入了测量力等影响因素在内的综合修正量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将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进行信息加工,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正因为如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学科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客观演示错综复杂
网页制作是职中大部分学生的一个兴趣点、兴奋点,原因有两个:一是它相对于其他计算机类的纯语言或理论课生动有趣;二是对于基础知识水平较欠缺的职教学生来说,它对基础课的准备知识没太多的要求。如何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其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其他计算机领域更具有竞争能力,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善用学生的新鲜、好胜心理,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本文介绍了一种正压法音速喷嘴(临界流流量计)气体流量标准装置,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各个分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分析了该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计量性
飘梨营养配制酒以四川泸州优质大曲酒为酒基,以泸州方山特产的飘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浸提而成。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飘梨营养酒的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初始糖度15%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思维迁移教学理论提出:把思维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可以使知识产生更好地迁移,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和手段辅助于教学,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  ●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