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tao_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民间舞作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对于其民俗文化、审美意识的理解。民间舞的学习不仅是动作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民间舞教学;民俗文化
  民间舞是我国舞蹈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民间舞的特点及其基本动作;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还需掌握民间舞的文化内涵,并能够将其融入民间舞的编排中。
  1 “民俗文化”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广阔的土地滋养了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民俗是一种家颇为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应用的语言习惯、喜好、禁忌以及风尚等等。民俗文化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如民俗饮食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工艺文化等等,其主要是某个地区或是某个民族的人们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特征等综合表现出的文化艺术形式。[1]其中,舞蹈是表现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尤以民间舞为最佳。对此,在高校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民俗文化”的渗透意义重大。
  2 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的途径
  2.1 教学内容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我国的民间舞种类十分多,且风格大多迥异,其大多都将本地区或是本民族的典型心态与样式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每一种类型的民间舞都有着自身的独特的舞蹈语汇系统。因此,在进行民间舞教学时,必须有效渗透此种民族心态。在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点突出民族风情、心态以及舞蹈风格等动态语汇,并能够有效地将此类语汇转化为课堂元素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训。一方面,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掌握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实训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民族舞动势原理,能够通过肢体传达出不同的民俗文化。[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讲述民间舞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例如,藏族民间舞主要是产生于宗教文化和农牧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体态律动特征表现为重心向前倾斜,舞蹈动作和節奏配合十分严谨,朴实自如。总的来说,无论藏族民间舞如何变幻,其主要的动作特点依旧得到良好的保留,表现为膝部存在较快的频率的上下运动,从而产生连续不断的颤动,使得步伐上出现重心移动,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3]因此,在进行实际训练时,必须重点做好不同性质颤动以及屈伸动作的教学。
  其次,教师在展开民间舞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在舞蹈的内在精神气质以及审美情趣方面的掌握。例如,东北秧歌作为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其具有浓烈的北方地域色彩,具有眼、俏、幽、稳、美的韵律。因此,在教学中,需按照“形态—神态—动态”的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该种舞蹈的步伐特点,做到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动作标准,更要充分展现舞蹈自身韵律,把握好民间舞内在审美心理特征。
  最后,除了上述的舞蹈动作以及韵律教学等,向学生讲解舞蹈中的历史渊源以及民族传承也十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舞蹈的精髓。例如,在进行秧歌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展示秧歌舞的历史传承,其最早记载于汉代,当时的名称为高跷,后期至清朝方称为秧歌,并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因为不同地区的秧歌起源以及流传存在差异,所以其风格也各不相同。
  2.2 教学方法中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口传身授方法,着重在于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舞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理解,提高其对于舞蹈美感的把握。民间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情感寄托,因而其属于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舞蹈形式,是对于历史文化的再造。简单地说,民间舞的内容、形式等方方面面均体现着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语言、审美,具有真实、质朴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民间舞教学时,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学生们处于共同地域审美中展开对舞蹈的学习,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所示:
  (1)氛围法。在高校民间舞课堂上,教师应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语境,促使学生深刻掌握民族舞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以及审美情趣。例如,在进行藏族民间舞的教学时,可在课堂伊始,就向学生喊“拉索”,结束时以“呀”结尾;又如,在进行东北秧歌的教学时,应重点强调“嘿嘿”这一声音,带动学生一起进行呐喊,抒发感情,深入理解民间舞的生成环境及其文化内涵。
  (2)欣赏法。在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舞蹈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等可以用语言向学生倾诉,但是对于舞蹈风格、韵律以及情感的理解,单单依靠语言进行解释是很苍白的。对此可适当借助多媒体设备,直接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其可以进行直观的欣赏,配合教师的讲解进行深入理解。例如,在藏族民间舞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藏民们的歌舞、唐古拉山脉的自然风光等等,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藏民的生活环境、民族特点,了解民间舞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意,最终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理解融入自己得舞蹈之中。
  (3)生活体现法。在进行民间舞的教学时,若是有条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是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民间,体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了解其民间舞形成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4)创造法。舞蹈的学习不只是模仿,更重要的是创造。因此,在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当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应鼓励其自己组合音乐,编排舞蹈动作,然后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进一步进行加工、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民间舞的编排时,不仅需要新颖性,更重要的是继承其文化内涵,展现其风格特点,不脱离民间舞自身独特的舞姿韵律。
  2.3 舞蹈服饰上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我国民间舞蹈中,最能够体现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即为服饰,其直接展现了一个地区或是民族的地域文化或是风尚习俗,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间舞的风格,例如,藏族长袖袍子、傣族筒裙等等均各有特色,一目了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民俗文化,可以令其穿上民族服装。例如,在进行藏族民间舞的教学时,可令学生穿上藏袍,了解双臂松弛下垂的感觉,尝试脚撩袍子时存在的“似绷非绷”之感,以便掌握动作要领。
  总的来说,在民间舞教学时,利用服饰风格进行训练,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民俗文化、审美心理能够有效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对于舞蹈文化的理解,使其能够在此基础实现对民间舞的进一步创新与重构。
  3 结束语
  对于民间舞而言,民俗文化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因而在高校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在传授学生肢体表达方法,更是要进一步传承民俗文化。对此,在民间舞教学中过程中,必须加强民俗文化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服饰等方面的渗透,使得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内涵,激发其对于民间舞的尊重和艺术热情,真正继承、发扬民间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宗华,林璐.浅谈文化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民族艺术研究,2007(5):70-72.
  [2] 刘声超.中国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J].音乐大观,2013(19):45-46.
  [3] 罗旦.试论西藏民间舞教学中的吸纳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08(5):30-3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虚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虚挂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法治疗,观察并比
1970年10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施工现场发现唐代窖藏,这批价值巨大的文物被称为“何家村遗宝”.宝藏主人身份与宝藏埋藏原因之谜被称为“何家村遗宝”之谜.学界经过
【正】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家,是平民教育、参与性研究的先锋和批判教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他1921年出生在巴西东北部的累西
【正】 之一智慧有一天放学,我去学校接女儿。她在路上自豪地说:“爸爸,我又得到一朵小红花。”我照例夸奖她几句。过了一会儿,女儿若有所思地说:“爸爸。其实得小红花并不难
【正】 中学毕业30多年之后,我们这批同学又聚在了一起。在这次聚会上,同学的同学也来了,是个男生,坐在我们这一群女人中,聚会开始他一直没有讲话,直到话题转到教我们的老师
蒸汽疏水器作为节能设备的基础组成之一,其工况直接影响蒸汽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热效率。本文结合车间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及优化建议。对降低蒸汽消耗
了解网上谈判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掌握并能运用基本的网上谈判方法,使得国际间商务活动顺利开展.
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母体,保持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桂东瑶族音乐文化在我国南部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以《蝴蝶歌》为代表的桂东瑶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