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之后首次下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妇科良性病变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妇科良性病变;单孔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8011(2021)-15-0045-03
  现在临床外科手术,已经从以往的开腹手术发展成为腹腔镜手术,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属于主要操作形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性、切口更加美观等特点,单孔腹腔镜手术是随着腹腔镜手术逐渐发展而来的仅需要一个孔道进入患者盆腹腔的手术操作。和传统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普遍选择患者脐部天然瘢痕开展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更小,并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在患者的腹部留下疤痕,美观度良好,更加容易受到患者的接受与认可[1]。本文将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为(37.50±3.47)岁;研究组患者的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为(37.13±3.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手术前生化检查、电解质检查、凝血检查以及血尿常规检查结果全部正常。
  排除标准:①有腹部手术史者;②临床资料缺失者;③依从性差者;④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为患者提供全麻,选择异丙酚(生产企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按照2.5 mg/kg的剂量在35 s之内完成静脉推注,因为不同患者对手术刺激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手术期间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通常能够追加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为20~40 mg,保证麻醉效果可以持续到手术完成。常规消毒与铺巾,留置导尿管,采取举宫器托举患者的子宫,提起腹壁,顺着脐轮切开1 cm的弧形切口,建立气腹,放置腹腔套管之后采取腹腔镜开展探查,在患者的脐孔、左下腹三个穿刺孔进行手术操作。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让患者足部保持高位,头部处于低位,进行全身麻醉,选择异丙酚(生产企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按照2.5 mg/kg的剂量在35 s之内完成静脉推注,因为不同患者对于手术刺激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手术期间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通常能够追加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为20~40 mg,保证麻醉效果可以持续到手术完成,选取脐部边缘作为手术切口,通过脐部切口放置器械,观察腹腔肿瘤部位,病变部位,手术期间应用自制不锈钢带手柄穿刺针辅助进行手术操作,在腹部进行小切口,为主刀和助手的操作孔,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切除病变部位或缝合空腔脏器,放置腹腔引流管,有利于腹腔的充分引流[2]。
  1.4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措施之后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手术之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切口疝)出现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切口疝)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之后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首次下床时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出血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妇科盆腔手术和外科腹部手术不同,在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妇科医生需要具备传统腹腔镜手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实际操作中需要兼顾传统治疗方式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妇科良性病变的可行性非常高,医护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此种手术形式的基本操作,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手术之后患者排气所需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4]。由于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临床妇科腹腔镜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先进性,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设备操作效果和操作人员的影响。术中为患者建立气腹时,患者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手术效果,进而会产生各类并发症。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腹部造成的损伤,手术自身不具有较大风险,但是操作流程更加复杂,因为妇科手术位置相对更加集中,操作期间会出现手术视野缺失等现象,使操作人员对于深度与距离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5]。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单孔腹腔镜手术获得了较多的认可,但是在日后发展中依旧需要不断的累积临床经验。对于子宫切除等相对比较大的手术来说,单孔腹腔镜手术可能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需要对患者开展良好的指导与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不同手术形式的治疗优势与劣势,特别是单孔腹腔镜手术所具有的特点,使患者接受合理的手术治疗,才有助于加快患者手术后身体的恢复速度。后续治疗中需要了解临床的实际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6]。由于现在腹腔镜手术难度升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因此,要求手术操作人员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措施,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之后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首次下床时间对比差异明显,产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妇科良性病变的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素丽,刘海燕,夏艳,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54例妇科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6):97-100.
  [2]李凯丽,徐晓涵,杨萍,等.围绝经及绝经期非子宫内膜病变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术前常规内膜活检的价值评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0):760-764.
  [3]何萍,柳柳.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良性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0):131-132.
  [4]王巧荣.单孔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105,107.
  [5]罗武平,黄振杰,朱亚军,等.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对接受腹腔镜手术后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进行镇痛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5):56-57.
  [6]范颖芳,胡予婷.腹腔镜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821-382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对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的200例体检者做分组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均100例体检者。乙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甲组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体检时间、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体检依从性。结果 不同干预实施后,甲组体检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体检环境评分、体检流程评分、宣
摘 要:目的 探讨在产后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改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川区医院产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收的实施阴道分娩的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每组40例。对干预后观察组和参照组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性交疼痛情况和性生活质量情况进
摘 要: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
摘 要:目的 探究针灸推拿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行针灸推拿治疗,分析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颅脑血流动力学、颅内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摘 要:目的 研究关节镜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损伤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膝的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及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患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度痉挛型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治疗联合循经针刺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济宁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03例中度痉挛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循经针刺,对比治疗效果,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屈曲)变化。结果 观察组
摘 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FBL)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选择常规治疗,B组给予FBL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分;③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摘 要: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费县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小开窗手术来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来治疗。观察试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 Oswestry 功能
摘 要:目的 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使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摘 要:目的 分析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针刺、龙式正骨推拿、愈伤灵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分析,以抽样随机方式分作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刺、传统推拿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龙氏正骨推拿、愈伤灵胶囊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