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为了保证我国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在高层建筑中做好消防安全和监督管理工作。消防监督和管理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其中会涉及到建筑工程的众多因素,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时长会源于外部和内部因素,导致高层消防安全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高层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尚未形成,高层建筑缺乏一套完善的消防监管体系。本文从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出发,探索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和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高层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建筑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高层建筑也从建筑技术、功能、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造。由于高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也有更高的要求,安全管理的对策、技术需要经过多方管理。目前,高层建筑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出现了很多意外事故,为了保障居民住户的安全,高层建筑需要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分析高层建筑消防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改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一)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内容
  高层建筑分为高层工业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两种,高层工业建筑主要是指在工业设施中运用产生的工业场所,民用场所则是安排居民居住的场所。与此同时,高层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中的一类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建筑,二类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而小于54米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中的一类建筑是指高度大于50米的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的拥有大于1000平方米商店或者展览以及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等的建筑,二类建筑是指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根据我国建筑消防安全规定,高层建筑需要设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根据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物材料来配备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从而对建筑单位进行监督设计。
  (二)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数量的持续增加,高层建筑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促进整个城市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多,也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越好。新时期下的高层建筑越来越科技化和智能化,在防火管理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复杂性和高层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完善高层建筑的防火治灾对策。由于高层建筑的人员十分密集、高层建筑的材料复杂多样,高层建筑在近几年频繁的发生火灾,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财产安全,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于高层建筑至关重要,有效地避免火灾隐患。
  二  现阶段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
  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防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步骤和内部设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和效果。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也没有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和依据,并且大量的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常常处于闲置状态。除此之外,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常常会出现消防通道被私自占用,导致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被削弱的问题。
  (二)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不完善
  除了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之外,高层建筑工作的管理工作尚未完善、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不完善等安全隐患。一方面,高层建筑审核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高层建筑管理方面松懈零散、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有待加强,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管理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常常会出现计算错误或者审核失误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对消防审核人员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审核部门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完善,还源于审核部门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现阶段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都需要消防审核人员的帮忙,消防审核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因此,高层消防建筑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审核部门人员综合素质。在实际的高层监督消防工作中,往往存在监督工作随意、管理松懈等情况,高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做好详细的说明和规划,从而导致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常常出现混乱化、无序化的不良状况。审核部门人员素质不高,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体现在监督管理职责不清这一点上。
  三  高层建筑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完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从政策法律层面对消防管理、技术材料等进行规定,明确规定高层建筑所需要具备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消防设施、安全消防通道等等,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有人管、责任秩序清晰。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还需要明确消防安全的主体,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确立消防安全机构,并且在面对不合法的消防处理工作,还需要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唯有完善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确立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消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明确各自消防安全责任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包含了多个工程和责任主体。因此,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详细分配,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避免高层建筑出现消防问题。当地部门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进行规定,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责任,确保高层消防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到相关负责人,提升负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从而维持一种最佳的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状态。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采取完善的高层监督管理措施,落实消防监督制度和有效对策,避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领导的引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创造出一种高效消防监督环境。
  (三)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水平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水平,对高层建筑消防工作进行计划,并且对工作进行审批、监督和验收。高层建筑需要在固定的墙面上书写下消防安全标准行为,配齐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专业力量,有针对性的宣传高层建筑防火知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者和居住者消防安全意识。高层建筑消防监督工作需要提升居住者的疏散逃生能力,努力构建高层建筑火灾意识,构建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网,避免高层建筑火灾隐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综合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不同于中低层建筑,高层建筑需要做好防护安全工作才能够有效地保障住房居民的安全性。高层建立消防工作中存在管理工作不完整、綜合素质不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隐患。唯有完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延尚.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99-201.
  [2]李德泉.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71-172.
  [3]亓延敏.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238.
  [4]王玲.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118.
  [5]廖仁福.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4,33(20):97-98.
  [6]廖仁福.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7):87-88.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了不变量理论求解谐振子系统的量子态位相,结果自然地满足规范不变性的要求。更多还原
文昌桌油田目前到了中高含水期。为了研究油田水驱程度、水驱效率、剩余油分布及含油饱和度标定,为将来持续开发提供依据,设计在浅层疏松的珠江组地层进行密闭取心,并圆满完成任
某些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高度时间聚积性(即季节性)而另一些传染病则长期在某一地区流行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积性(地区性)。但描述某传染病在某地区(特别是小范围的局部地
<正> 1.前言前篇论文讨论了应用控制静压轴承间隙实现精密定位机构的原理和基本数据。本文再讨论控制系统的设计、精密定位特性、运动精度、动态特性及稳定性。
早年,张映辉和许多农村青年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她辗转在广东、四川等多地打拼,做过陶瓷厂统计员,办过预制场,担任过农资销售经理。经过多年的打拼,张映辉手上有了一定的积
X是Banach空间,KX是一个锥,intK≠φ;K<sub>R</sub>={x∈K:0≤ⅡxⅡ【R},K<sub>r,R</sub>={x∈K:r【ⅡxⅡ【R}(0【r【R).设T:K<sub>R</sub>→2<sup>K</sup>是k-集压缩(0≤k【1
本文应用多普勒效应,通过解析推算,阐明波音707型飞机导航雷达的测速原理及方法,使之成为多普勒效应应用的又一教学实例,以丰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水资源作为空间管控的基本要素,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协调互动的复杂关系。通过分析水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互动关系,在明晰水资源刚性合理需求内涵及定义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也成了我国各个专家学者所应该关注的重要的研究核心。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作出分析,结合我国协调发展的
本文通过探讨高残O2操作对转化镍触媒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转化过程中能量和物料的衡算,指出高残O2操作对间歇转化造气产生的严重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