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预后。
方法选取1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标本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另选30例单纯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作为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对入组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特点,分析其病理特征。
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的浸润性导管癌成分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并无区别。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微乳头状癌具有高淋巴结转移,高脉管浸润的特点,预后较差,其高转移率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的阳性率及肿瘤的大小并无关系,而是与微乳头状癌的生长方式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