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对养殖业危害极大。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与相应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配合使用,来净化甚至根除伪狂犬病,已经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模板"。迄今为止,多数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已经根除了伪狂犬病。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从匈牙利引进了伪
其他文献
为筛选产生细菌素的细菌,本研究以粪纤维单孢菌NCTC7547株作为指示菌,从韶关市某市场环境和动物体表样本筛选对指示菌具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菌株,结果共筛选到48株菌,其中有2株
为准确诊断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以及鉴别鹅细小病毒感染鸭群中新发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登录的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在广西活禽市场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随机从广西地区10个活禽市场采集家禽口咽、泄殖腔拭子共1352份,通过病毒分离、RT-PCR和序列测定,对广西NDV的感染情况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后对I型干扰素(IFN)及其信号分子m RNA转录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选用PRRSV血清抗体和抗原均为阴性的4周龄健康仔猪3
鸡毒支原体(MG)脂质相关蛋白(LAMPs)的粘附特性在感染宿主细胞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MG的grp E基因编码的Grp E蛋白为热休克蛋白。为进一步
为探究酿酒酵母菌细胞壁成分甘露聚糖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RECs)β-防御素-1(SBD-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甘露聚糖刺激RECs 8 h后,利用荧光定量PCR (qPCR)和ELISA方
为制备抗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PRV HeN1株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筛选,获得了一
为建立同时快速鉴别检测羊痘病毒属病毒(CaPv)的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对针对CaPV的通用引物和3条特异性的TaqManMGB探针,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单管同时鉴别检测3种病
为获得含有E盒基序(E-box)缺失突变体病毒全基因组的番鸭小鹅瘟病毒(MDGPV)PT株缺失病毒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含有MDGPVPT株全长感染性DNA克隆的质粒pMDGPVPT为模板,通过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验证IgG FcRn在奶牛乳腺发生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由IgGFcRn介导无乳链球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