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是全球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18.5万例患儿因轮状病毒死亡,相关死亡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低收入国家,即使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也普遍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表明轮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腹泻的特效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因此,安全有效的疫苗对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应该纳入到所有国家的计划免疫中。目前,我国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LLR在2001年于我国上市,多数国家市场上使用的疫苗为Rotarix(RV1)和Rotateq(RV5),疫苗的使用对预防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腹泻入院有良好的效果,接种疫苗来预防轮状病毒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成本效益。本文对轮状病毒疫苗现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确诊2019-nCoV使用最多的方法是核酸检测法,疑似病例具备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者即为确诊病例。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标本质量、标本运输和保存条件、检测试剂和方法等因素都有可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铁死亡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过程中介导着神经细胞的死亡。神经细胞的铁死亡通路由铁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3条途径构成。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铁代谢途径中,神经细胞铁的摄入和排出异常,使得胞内游离铁升高,引起芬顿反应;脂质代谢途径中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和脂氧合酶的上调,促使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脂质过氧化物;氨基酸途径中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和谷胱甘肽过氧化
目的报道家族性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包涵体脑病(FENIB)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以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先证者因认知障碍、癫痫于2020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对先证者及其家系亲属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检、家系图谱绘制。对先证者完善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脑脊液、全外显子测序等检查,对部分家系内成员行Sanger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特点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中和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OVID-19确诊病例血清中和抗体,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2.0对COVID-19病例血清中和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检
目的探讨早期肠型胃腺癌的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时的价值,确定预测效果最佳肿瘤出芽个数的划分截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2018年早期肠型胃腺癌手术根治标本共202例。根据国际肿瘤出芽共识会议(ITBCC)确立的标准(肿瘤出芽定义、观测面积和计数方法),计数每例标本的肿瘤出芽个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出芽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