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一种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的自觉性探索、质疑、个性化理解的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下,老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思路出发,探索问题;老师也不再是单方面将自己理解的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监督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双方角色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自主学习模式下老师和学生角色的改变
1.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觉发现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到今天,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老师一上课就把该讲的重点知识系统地讲述出来,习惯了每天跟随老师的进度和步伐,一步一步理解老师传授的内容.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校设置的一些课程,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内容,学生大多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学习它.
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将自己确定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长远来说,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很大帮助.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证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所规定的课程,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中去.
2.老师:从主导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生在老师教学模式和授课思路的引导下,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埋没,思路一直沿袭老师,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探求未知的热情和动力,所以说,学生创造力的缺乏,与老师的教学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其实也是对老师教学模式的改革,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再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理论和结果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导师的姿态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安排和设定总体进度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探索未知的动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够调节师生关系,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二、自主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其难易程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结合苏教版教材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来具体分析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大小和有无,与课程内容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老师的教学风格息息相关.一堂好的化学课,能够激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求心理.就化学实验而言,老师可以在揭开盐类水解的规律和答案之前,让学生猜想一下实验的结果,得出自己推测的答案,总结相关此类实验的规律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导性心理.
2.鼓励学生多思考
人在知识面前的认知潜力是无限的,很多东西,不是我们不懂,而是我们不想懂.为了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老师应该多给学生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欢乐之余,得到启发,获得知识.就拿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来说,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是可以猜测出实验的结果的.并且,如果老师再提出一些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就显中性的问题,将会给学生更大的思辨空间.
3.增强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
讨论问题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了解到其他人思考问题的思路,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他人思想上的精华和闪光点.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就一些有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结论靠拢.
4.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学生的思维打开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在以前的学习模式里,这些想法会被老师视为与本节课无关而被束之高阁,学生也可能会因此而不愿再多思考问题.在新模式开展以后,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辨思维不断得到升华.
三、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校普遍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而言,应该增强学习的自制力,紧跟老师每天规定的课程安排.自主学习,不是任由学生凭其兴趣和爱好,爱学的就学,不爱学的就不学,它是在改变以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探索问题.学生应该在老师的课程安排允许的范围内,增强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对老师而言,新的学习模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不再管学生,不再要求必须跟上课程进度.相比较而言,老师的责任较之以前更为重大.因为老师必须在保证学生接受到真正的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空间和时间.另外,还要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里,就能更加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一、自主学习模式下老师和学生角色的改变
1.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觉发现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到今天,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老师一上课就把该讲的重点知识系统地讲述出来,习惯了每天跟随老师的进度和步伐,一步一步理解老师传授的内容.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校设置的一些课程,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内容,学生大多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学习它.
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将自己确定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长远来说,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很大帮助.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证学生从心理上不排斥所规定的课程,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中去.
2.老师:从主导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生在老师教学模式和授课思路的引导下,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埋没,思路一直沿袭老师,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探求未知的热情和动力,所以说,学生创造力的缺乏,与老师的教学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其实也是对老师教学模式的改革,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再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理论和结果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导师的姿态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安排和设定总体进度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探索未知的动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够调节师生关系,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二、自主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其难易程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结合苏教版教材中关于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来具体分析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大小和有无,与课程内容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老师的教学风格息息相关.一堂好的化学课,能够激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求心理.就化学实验而言,老师可以在揭开盐类水解的规律和答案之前,让学生猜想一下实验的结果,得出自己推测的答案,总结相关此类实验的规律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导性心理.
2.鼓励学生多思考
人在知识面前的认知潜力是无限的,很多东西,不是我们不懂,而是我们不想懂.为了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老师应该多给学生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欢乐之余,得到启发,获得知识.就拿盐类水解的化学实验来说,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是可以猜测出实验的结果的.并且,如果老师再提出一些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就显中性的问题,将会给学生更大的思辨空间.
3.增强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
讨论问题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了解到其他人思考问题的思路,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他人思想上的精华和闪光点.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就一些有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结论靠拢.
4.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在学生的思维打开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在以前的学习模式里,这些想法会被老师视为与本节课无关而被束之高阁,学生也可能会因此而不愿再多思考问题.在新模式开展以后,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辨思维不断得到升华.
三、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校普遍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而言,应该增强学习的自制力,紧跟老师每天规定的课程安排.自主学习,不是任由学生凭其兴趣和爱好,爱学的就学,不爱学的就不学,它是在改变以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探索问题.学生应该在老师的课程安排允许的范围内,增强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对老师而言,新的学习模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不再管学生,不再要求必须跟上课程进度.相比较而言,老师的责任较之以前更为重大.因为老师必须在保证学生接受到真正的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空间和时间.另外,还要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里,就能更加自由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