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兴趣;情感教育;电教媒体;竞争机制;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B)—0045—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读写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听说教学,学生学得吃力,成绩还提不高。学生学习的“哑巴英语”在现实生活中起不了作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如何上好英语课?我看,教师除了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渴望。
1.加强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对师长的爱延伸到其所教的英语学科中,最终培植出对英语学科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委婉地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训斥”。
2.运用电教媒体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创设英语语境,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借助录音机,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示范以及英文歌曲,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进行各种练习。运用幻灯、投影能提供大量色彩鲜明、幽默风趣的画面,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凭借图片的直观形象,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运用电视录像教学能提供自动全景画面,以其视、听兼备的动态方式传递语音信息。
3.建立竞争机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一些积极的竞争机制,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强化定向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如一朵优胜小红花,一句“Excellent.”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在学对话时,告诉学生,一段时间后,我们将进行会话比赛,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每课的对话。在学字母时,事先告诉学生,当字母学完后,将举行书写比赛。学生在学写字母的过程中就会非常认真,基本上个个做到书写规范、美观大方,为今后的书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组与组、组与班主任之间也有比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4.丰富课外活动
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举办英语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等活动,从报幕到解说,从评价到颁奖,尽可能让学生多使用英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会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另外,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或对话。如,一个学生请同学们参加birthday party的对话,几个同学购物的小品等。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欲望,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总结、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要想做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如果能挖掘潜藏在英语中的宝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都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学,我们就可以战胜学习的顽敌——厌学情绪,并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教法,运用各种科学的学习策略,英语教学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5(B)—0045—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读写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听说教学,学生学得吃力,成绩还提不高。学生学习的“哑巴英语”在现实生活中起不了作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如何上好英语课?我看,教师除了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渴望。
1.加强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对师长的爱延伸到其所教的英语学科中,最终培植出对英语学科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委婉地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训斥”。
2.运用电教媒体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创设英语语境,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借助录音机,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示范以及英文歌曲,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进行各种练习。运用幻灯、投影能提供大量色彩鲜明、幽默风趣的画面,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凭借图片的直观形象,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运用电视录像教学能提供自动全景画面,以其视、听兼备的动态方式传递语音信息。
3.建立竞争机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一些积极的竞争机制,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强化定向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如一朵优胜小红花,一句“Excellent.”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在学对话时,告诉学生,一段时间后,我们将进行会话比赛,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每课的对话。在学字母时,事先告诉学生,当字母学完后,将举行书写比赛。学生在学写字母的过程中就会非常认真,基本上个个做到书写规范、美观大方,为今后的书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组与组、组与班主任之间也有比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4.丰富课外活动
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举办英语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等活动,从报幕到解说,从评价到颁奖,尽可能让学生多使用英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会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另外,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或对话。如,一个学生请同学们参加birthday party的对话,几个同学购物的小品等。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欲望,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总结、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要想做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如果能挖掘潜藏在英语中的宝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都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学,我们就可以战胜学习的顽敌——厌学情绪,并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教法,运用各种科学的学习策略,英语教学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