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中国植物传说的社会内涵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独具风姿的奇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各类植物的审美体验活动的精神产品,有着无以伦比的美学价值。通过几则植物传说在表现社会生活手段和内容方面的分析,探讨植物传说与农业生产、抗争灾害、阶级斗争等的关系,发现其中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植物传说 精神产品 社会内涵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传说作为各族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艺术之舟,承载着众多令人神往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等一系列宝贵财富,其中的植物传说则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不可多得的奇葩。
  中国植物传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各类植物的审美体验活动的精神产品。在反映现实方面与其它审美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表现手段不同。植物传说一般是从植物的独特性质出发,找到植物与人类社会的契合点(或实用的,或精神的),并产生联想,从而表现复杂的社会生活。
  从对植物传说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在表现手段上有两种倾向:一是,植物是人经过艰苦奋斗的劳动产品,此类可从《种子的起源》、《谷种》、《映山红》中加以探讨。以《种子的起源》为例,在开天辟地之初,地上没有种子,一个少年经历了九个太阳灼烧地球的天灾之后,来到了天地尽头天泉,娶一个聪明的天女为妻,随之上天,在面见天神的过程中,少年经历了云层的痛压、月亮的冷袭、太阳的炙烤等痛苦折磨之后,天神又给少年制造了众多难题,少年在姑娘的帮助下一一克服。由于违反天神的旨意,姑娘受惩罚赤身随少年回到人间,同时也给人间带来了种子。这里塑造了非凡的英雄人物,他们勇敢、聪明,具有不懈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后来人们赖以生存的植物。从他们经历的艰险磨难中可见这些植物的来之不易。另一类,是“物体转变”形式的植物传说,即某植物为某人或某物所变成,它的建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与植物的习性、特点完全和谐一致,融为一体,植物被人格化。这类传说数量最多。如《七叶一枝花》中村庄的老夫妇的七个生龙活虎的儿子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勇敢地与给村庄带来无穷灾难的大蟒蛇搏斗,他们不畏艰险,先后在斗争中牺牲,最终女儿被吞入蟒蛇腹中而将蟒蛇杀死,使人民又过上了太平生活,这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后变成了七片叶子托着一朵花的奇妙植物,能治愈毒蛇咬过的伤口。这个传说中,植物奇妙的特性通过人的同样的活动进行类比而加以解释,从而使植物人格化,达到由植物反映丰富生活的目的。
  以上是中国植物传说在表现社会生活手段上的独特之处,而在反映内容上,它仍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它给我们呈现了各民族的社会关系、道德观念和渴望征服自然、战胜压迫、改善艰苦劳动条件、不折不挠地追求理想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愿望。细加分析,中国植物传说在反映社会内容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植物传说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农作物是植物传说的对象之一,如种子、大豆、米、稻谷等等,这一前提决定了植物传说与农业天然的联系。藏族的《种子的起源》、布依族的《谷种》、马尔康藏族的《青稞种子的来历》、水族的《谷子的传说》、四川的《珍珠米》、瑶族的《稻谷的由来》等一系列以农作物为对象的植物传说,都是人类在农业劳动之余对自身赖以存在的农作物来源的一种审美的假想。
  除了农作物传说之外,还有一些虽然并不是以介绍农业活动为主,但也基本是围绕农业展开情节安排的。如:羌族的《白杨树》叙述的是土官要把种庄稼的平坝夺去栽花椒树,穷苦百姓只好到高山上去开火地,但高山上缺水,土官又不让人去背水,由此展开的百姓与土官斗争的故事。在这个传说中,农业环境是阶级矛盾冲突、斗争的焦点。而《水仙花的传说》中金盏和百叶,为了给村人寻找水源以供田地灌溉使用,先后砍山而死。这则传说中人们奋斗的目标也是农业劳动。
  这样共同的创作倾向是与这些传说产生的时代状况紧密相联的。丹纳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格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植物传说究竟产生于什么社会,我们可以从格罗塞的《艺术起源》中找到一些解释:“狩猎部落由自然界得来的画题,几乎绝对限于人物和动物的图形。他们只挑选那些对他们有极大实际利益的题材。原始狩猎者对植物食粮多视为下等产业,自己无暇照管,或者交给妇女办理,所以对植物就很少注意。”只有进入了农业社会,人们才对周围的植物产生了兴趣,才有机会围绕农业展开一系列丰富多彩、变幻多姿的审美活动,从而农业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审美的中心话题。
  
  植物传说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
  
  从《龙眼和桂元》、《水仙花的传说》、《斑竹》、《七叶一枝花》、《百日红》(朝鲜族)等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以人类与自然灾害进行无畏抗争为主题的。以《龙眼和桂圆》为例,古时候,莆田县兴化湾因一条孽龙而经常发洪水、下暴雨,淹死了上万无辜的老百姓,淹没了千百亩农田,桂圆为报乡亲和父母之仇,奔向海中与孽龙搏斗,最后杀死了孽龙,取得龙眼。这个传说显然记述的是古代人民运用智慧和力量亲自制服洪水,保卫家园的业绩。
  这些传说,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远古人类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战胜天灾,从艰难的自然环境中获得解放,走向成熟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在他们内部阶级斗争还不太尖锐化的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是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尤其是他们地处高山峻岭,生产力比较低下,自然界的灾害往往给他们造成恐惧和不安,于是他们便通过幻想来加以表现、阐释,把自己渴望摆脱、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而且结局往往都是人类战胜了自然灾害,获得了胜利。这其中孕育着古代劳动人民迫切要求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愿望。尤其是那些伟大的英雄人物的塑造,更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抛弃“神造万物”、“上帝创造一切”的唯心主义观念,勇敢地挑战自然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后人而言仍有着可贵的现实意义。
  
  植物传说是阶级压迫、斗争的深刻反映
  
  反映阶级冲突、压迫的植物传说,在整个植物传说中数目极多。最具代表性的应数《白杨树》(羌族)、《龙眼和桂元》、《山丹丹花》、《金银花》、《仙人掌》、《蔷薇花》、《雁来红》、《白蘑菇》(朝鲜族)等等。这些传说故事普遍涉及上层人物对贫民百姓的压榨。以《金银花》、《仙人掌》为例,《金银花》中,村里有名的金银花姑娘心灵手巧,眉清目秀,不仅一手好针线,还学会了诊病配药,但遭县官儿子的戏弄,被逼致死,最后变成药材金银花,仍旧诊治乡民。而《仙人掌》中勇敢的青年为乡民除害而去杀老虎,得一仙翁相救,意外获得治愈百病的仙草。青年毫不吝惜地把仙草叶送给村里有病的人,自己从不享用,此事被暴虐皇帝所知,逼迫青年送草如宫,青年勇敢地将贪婪残暴的皇 帝毒死而被关押。这两则传说都直接写到上层统治阶级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正面冲突,尤其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上层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无耻,为了个人利益而肆意践踏劳动人民,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他们的深切痛恨和唾骂。
  总观这类传说,故事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勇敢无畏的劳动人民最终成为阶级冲突的牺牲品,如金银花姑娘被逼死,勇敢的青年也被监禁。他们自身的美好品质在恶势力面前被摧残。这类植物传说所体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劳动人民那种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在他们肉体毁灭的同时,精神却得到了赞美和提升,成为社会中积极肯定的最有价值的力量,这就是这类传说的深层魅力。
  
  植物传说涉及到人民的爱情婚姻生活
  
  这类传说尽管不一定以爱情为主题,却贯穿于故事的始末,如《水仙花的传说》金盏和百叶两人真心相爱,同甘共苦,为村民的生计寻找湖水,在金盏牺牲后,百叶勇敢地继承了他的事业,最终砍山而死,找到了湖水,变成了水仙花。与这类赞美坚贞爱情相反,以《白蘑菇》为例,小伙子的媳妇聪明、美丽,显赫的金丞相对她起了坏心,千方百计想得到小伙子的妻子,最后将小伙子毒死。为了救活丈夫,妻子女扮男装到龙宫取得不死药将丈夫救活,结果丈夫背信弃义在龙宫与龙女结为夫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把妻子忘得一干二净。这则传说通过妻子为救丈夫而四处奔波,始终坚贞守节的行为与丈夫忘恩负义、贪图享乐,背弃妻子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批判了背弃爱情的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警戒世人不要做喜新厌旧之辈,要忠于爱情。
  以上这两类传说都涉及到爱情婚姻生活,前者把爱情融于事业的奋斗之中,后者则批判了不道德的违背爱情的行为。尽管两者都非正面叙述,但我们都能从中明显感受到,古代人民积极正确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对忠贞爱情的肯定和赞美。
  以上初步探讨了植物传说在反映生活时的几个特点,其实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同一个植物传说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几方面的内容。中国植物传说这种多内容的交织,给我们展现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综合的生动图景,其间蕴含着古代人民鲜明的情感倾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对邪恶力量及不道德行为的批判与否定。(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当下,全党范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努力做到:一是识别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章意識,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规范在党章所要求的范围里面,以党章作为自己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的最高依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困难之时、畏难之处能挺身而出,利益分配之处能主动谦让。二是砥砺家国情怀,不辱使命,不忘初心,说到底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共产
【摘要】《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对党领导新时代政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制度安排,既是对我国政法工作经验的完善,更是新时代政法工作发展的全面指引,对于促进新时代政法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行性。为此,我们要把握其思想与理论精髓,真正认识政法工作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并将其理论多措并举地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92
徐新明 编译    法国夏朗德地区出产的著名的比诺葡萄酒,其葡萄种子的遗传信息日前被成功破译。这同时意味着对该品牌的葡萄种子的遗传基因进行转换后的DNA葡萄酒有望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此举却——    引起诸多葡萄酒爱好者的不安    当今世界,最有资格代表红葡萄酒品位的是法国产葡萄酒。法国夏朗德地区出产的比诺葡萄酒更是闻名遐迩,倍受葡萄酒爱好者的青睐。但自影片《另辟蹊径》将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葡萄酒产
[摘要]司法鉴定活动是诉讼过程的重要环节,事关司法公正。只有深入研究司法鉴定活动的基本特征、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鉴定结论的证明效力法定性及其基本要素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发挥司法鉴定工作在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司法鉴定 问题 研究意见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活动是诉讼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在司法鉴定日益社会化、中立
【摘要】法国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近年在我国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他强调多样性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包含部分与整体的整体观、在教育上要重视掌握的“七种必要的知识”等,这些都给司法类高职院校的法律职业教育以深刻的启发。在法律职业教育中适当运用复杂性思想有利于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埃德加·莫兰 复杂性思想 法律职业教育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简介    埃德加·莫兰是
摘要: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从小在芝加哥贫穷的拉丁裔社区长大,以种族和性别的双重边缘体验书写着本族裔故事,并对奇卡纳女性倾注更多的关怀。她的第一部作品《芒果街上的小屋》记录了小女孩埃斯佩朗莎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她的蜕变代表了希斯内罗丝所倡导建立的个人对族裔群体的责任,所想象的墨西哥族裔理想未来的愿景,更重要的是为奇卡纳女性集体发声的强烈愿望,这无一不闪烁着“共同体”智慧的光芒。基于此,本文拟从共
从高举灯牌、纵情高呼的“追星族”到应援打榜、投票刷量的“饭圈”,每一代年轻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崇拜。  “饭圈”是粉丝群体因追逐同一偶像而结成的网络社群,“饭”即“粉丝(fans)”,“圈”则体现了群体的边界和区隔。以不同偶像为中心形成的不同“饭圈”是一个个具有共同情感联系的网络共同体,也是拥有共同目标且分工明确的协作型组织。  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壮大重構了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尤其是在偶
在株洲市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統”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統深入民心,极大地满足民众出行、观光、休闲娱乐、健身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目前,株洲市政府已经开始构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統的远景蓝图,完善后的株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統将最大限度方便民众,系統将更加科学、合理。在不久的将来,公共自行车的“株洲模式”一定会大放光彩,成为株洲市的一张名片。  系統更加完善  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发展规律,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
何谓“初心”?初心,即本心,是源于个体或社会组织的本质与本性的实践意志和使命担当。正所谓“明心见性”,初心澄明和复苏,自然会导致良知发现,实践自觉。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和推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使广大党员提升党性意识,勇立时代潮头,持守和踐行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建设美丽中国,开创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