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中的“抓拍”技巧和构图原则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wd_cl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抓拍被认为是摄影的中一种常用方法,在人物摄影中这样的手法也是常用的。这样的手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观念、立场以及原则,因为在人物摄影中有了抓拍,人物的自然活动情况得以真实的表露,真实的现场气氛也会得以体现。
  关键词:“抓拍”;技巧;构图原则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理念的更新,在人物摄影中摄影作品的现场性、生动性、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现这些效果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现场真实场景与主题的“抓拍”[1]。就“抓拍”本身而言,它不单仅仅只是一种拍摄手法其更是一种观念、立场和原则,在具体拍摄的时候也有很多技巧和原则需要去遵循,只有这样拍摄的作品才能具有美的特性,才能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
  一、“抓拍”的特点以及其优势
  “抓拍”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成片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因此这类照片一般历史价值较高。在人物摄影中抓拍而来的照片中,所表现的人物表情、周围的环境及当时的光线,形成的氛围、情调给予人的感觉都是最贴近生活和自然的,这是“抓拍”的最大特点与优势之所在。而人物摄影的“抓拍”完全不干涉被拍摄人的活动状态,不但表现了更好的现场气氛,也节省了一般人物“摆拍”中的布景、设定造型等环节,方便了被拍摄者[2]。当然抓拍在具备以上这些优势的同时,实际上也对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想要捕捉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捕捉到人们毫无修饰、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表情与动作都是具备一定技术难度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不断的拍摄经验的积累。
  二、“抓拍”的原则分析
  在“抓拍”特别是人物“抓拍”中,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具体拍摄事实的真实性,要以实事求是为本质来按照两个规律来拍摄:第一就是在时间上要严格遵循现实的规定性;第二就是要在空间上严格遵循具体现场规定性。尤其是第二点其涵盖了“抓拍”的基本构图原则,在构图上要选择合理取景在突出人物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还要必须达到具体事实的真实,同时在一些大景别的场景的取景中还应该在构图上尽量的将一些能达到真实、形象表现人物情感以及现场气氛的事物涵盖在画面中;在一些人物面部表情、动作的特写“抓拍”中,要做到取景的准确,在保证主体拍摄部位的清晰、明了的前提下构图尽量不要过“紧”,因为太紧或者说太小的景别从构图上会有一定的空间压迫感,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构图容易丢失重要的信息[3]。
  人物的“抓拍”在选择取景构图上要做到的还有把握决定性的瞬间,这个瞬间有时间上的也有空间上的,对于摄影师而言,每一幅捕捉精彩瞬间的照片实际上都倾注了其激情与思考。人物的“抓拍”摄影不是电影,不能通过无数瞬间的组合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动作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因此人物“抓拍”中取景的一瞬间要选择在最有说服力、最具代表性的那一刻。这一瞬间,应该是最能体现场景特点,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瞬间,这一瞬间要选取合适的取景位置、合适的景别集中的体现人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要以真情动人;亦或是通过选取特写集中的体现人物的泪水、汗水、愁容、欢颜等具体表情或者动作来生动表现其内心世界。
  三、“抓拍”的几种常用技巧
  (一)出其不意法,获取最真实效果
  “抓拍”的最佳时机一般是在被摄对象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由摄影者迅速按下快门而获得。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在人物的“抓拍中”“出其不意”是最常用的拍摄方式[4]。那为了不引起被摄对象的注意的,获得“抓拍”的最理想画面呢。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远离被拍摄者,这就要借助长焦镜头来实现,当然这时候在拍摄之前要根据具体的光线确定好光圈、快门速度、色温;还要实现的在头脑中进行构图,运用目测方法估计物距确定焦距。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就要密切注意被摄人的的一举一动,在其露出自然神态时便可伺机拍摄,当然在有些时候人物抓拍的瞬间是容不得我们有过多的时间准备的,实际上这个时候采用相机的自动拍摄模式也是完全可以的。
  (二)随时出击,以多致胜
  其实很多时候拍不到好片子,都是因为我们拍的片子不够多,所以很多时候对于摄影工作者在拍照尤其是进行“抓拍”工作的时候,要随时的相机挂在胸前随时的准备去捕捉每个瞬间,在觉得稍有必要的时候就要主动出击,通过多拍、快拍、连拍等方式多抓取画面以便后期选择[5]。
  (三)做好预判、推陈出新
  在“抓拍”一些动作幅度较大的人物摄影中(如运动员奔跑的画面等),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预期的拍摄效果还是要做好其动作的下一步预判的,这样拍摄起来才会从容不迫,也不用担忧画面的不清晰、构图的不合理等技术因素。同时还要尽量的选择一些不常用的拍摄角度、光线、色温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拍摄效果,这就需要摄影者在日常的拍摄中多多做好经验的总结,熟悉自己用的设备以便在“抓拍”。
  总的来说,“抓拍”是一门实际操作性、综合理论都很强的拍摄方法和技术。本文中针对人物“抓拍的”一点技巧也仅仅只是皮毛,更多的经验和方法还是需要拍摄者在实际拍摄的中自己不断的体会。
  【参考文献】
  [1]胡宗祥.抓拍人像的那点儿“秘密”[J].照相机,2012(11)
  [2]Windy.决定性瞬间[J].影像视觉,2013(05)
  [3]杜宏艳,孙景丽.世界经典人像摄影作品中的抓拍技巧研究[J].大家,2010(15)
  [4]高松,杨渝晴.体育摄影的抓拍技巧[J].影像材料,2003(05)
  [5]佟忠生.浅谈新闻摄影技巧[J].神州,2012(06)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其他文献
近日获悉,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现场会上,该市在学校安全管理上将进一步明确“属地化管理”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建立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随着国家对学校财政投入的增加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在实行科课程改革以后,广大农村中小学开始普遍配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逐步走入
大千世界的山川、河流、树木、花朵、都以丰富的色彩呈现,但形体的结构常常被我们理解成线,从我们的文化和习惯上常用线来描绘和表达。线成为一种造型手段,线成为一种语言,也成为一种艺术。人生最初对世界的表达,儿童的涂鸦、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表达,原始人的岩石画,都是以线条来勾画的。线是人类观察世界后、力图尝试表现世界的直觉符号,是绘画最基础的语言和构成形式,也是对复杂物体的抽象概括,所以线条是传统的,也是现代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轻者声音嘶哑,重者可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如何在术中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学者们意见不一,有建议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有建议
摘要: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效性 协调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将下肢骨折患者45例均分为3组: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150μg;B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
摘要: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拓展而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细化。从网络管理的实际内容出发,介绍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当前网络安全的三个层次,分析和探讨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支持各种信息系统的网络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广义的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应用系统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分层教学法成为高中时期常用的教学方法。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教育学科,学生对英语的接受能力、掌握水平等更是层次不齐。对此,高中英语教师也应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法,借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对紫甘蓝天然染料敏化Bi2O3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Bi2O3薄膜的制备温度、染料吸附对Bi2O3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蓝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明显改善Bi2O3太
>摘要:  绘画的情感来源于绘画者个人丰富的情感动机的驱使,没有真实情感的画家很难成就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艺术作品。通过作品让我们纵情领略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想上的交流,取得更高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作为当代的艺术家们应该担当起人类灵魂情绪领导者的重任,关注这个时代、关注这个时代的人民大众、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关注我们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表达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灿烂辉煌的时代情感。  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