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意义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RFA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4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生存状况,并对其观察影响远期因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共计265个瘤灶经BFA治疗后随访1-10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7%、7%.对于肝内病变≤4 cm且数目≤3个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1%、16%;>4 cm/>3个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96%、21%、0;RFA联合运用化学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29%、8%,联合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41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0%.多元分析的结果显示肝内病变数目及大小(P=0.004)、是否联合化疗药物(P=0.004)、化疗时机的选择(P=0.006)、是否合并有肝外转移(P=0.041)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以取得相对较好临床预后,肝脏肿瘤的大小和数目以及有无肝外转移是RFA治疗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化学药物特别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射频靶点热凝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患者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手术操作全部成
院前医疗急救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院前医疗急救执业尚无全国统一规范的管理措施,制定是实行院前急救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目的 针对心肺复苏(CPR)与电击除颤优先次序选择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旨在提高CPR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2001-01 ~2010-01我院收治心室颤动(VF)206例患者,针对VF持续时间与VF波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30%~50%患儿的症状将持续至青春期甚至成年,对儿童的社会、情感及认知功能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
目的 探讨半腱肌移植修复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2例,其中男1例,女1例;男25岁,女17岁.左侧1例,右侧1例.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抽吸治疗对锥体束修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脑出血自然恢复组和脑出血后6、12、
目的 探讨输尿管留置双J管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60例留置输尿管双J管患者,平均年龄53岁.平均置管时间(21.4±3.8)d.患者门诊膀胱镜下拔管时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特殊调
目的 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行眶减压术或斜视矫正术治疗前后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象为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TAO,并行眶减
2006年,Yamanaka等将4个转录因子导入已分化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而获得了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称之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iPS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全能性,
鼻内镜下鼻部手术后,由于创伤较小且创面位于鼻内,其术后疼痛问题较少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但实际上,鼻内镜术后相当一部分患者自述疼痛加剧,影响情绪及夜间休息和睡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