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最真的自己

来源 :LADY格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多喜欢王菲的人,或许对她都充满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喜欢、好奇、惦念和疼惜。王菲是值得琢磨的。因此,我们都愿意了解、喜欢并永远爱着她。
  如今的王菲,她是如此沉迷于陪伴家人并为家人带来温馨的生活,简单而真切,幸福又笃定。
  李亚鹏称,王菲在他面前是好妻子,与歌迷及记者所见的王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她生活里的真实样子,只留给他和两个女儿。
  香港著名词作家林夕曾说:“王菲是我没有名份的妻子。”一句简单也深情款款的话,足见这个才子对王菲有多疼惜和了解。王菲的御用制作人张亚东,也曾在她当年生下女儿李嫣后选择隐退时感叹:“没有了王菲,我很孤独。”为了挽留她,他甚至发短信给王菲“你是个逃兵!”
  但王菲就是这样,是去是留,是走是停,全凭她自己决定。而也正因为如此,她是隐退还是一直在那里,她是一个人寂寥还是在舞台上热闹,我们都无法将这个女人当成过去式……
  少时她最爱的歌手是邓丽君。当初,给各大唱片公司送样带或是去公司试唱时,王菲的选择也无一例外的是邓丽君。但是,纵使她唱的是万人迷邓丽君,纵使她的个性和嗓音在刻意模仿邓丽君,她也可以甜腻温顺,但不知为何,人们就是不相信她是邓丽君,不论王菲再怎么温柔、轻缓,都藏不住她眼角眉梢以至心里的那点儿冷、那点儿空和慵懒,当然,她为人所着迷的,还有那一点儿北京女孩的“爱谁谁,我无所谓”。
  在香港唱歌,舞台那般繁华辽阔,这让王菲深深沉迷,也是在香港时期,爱唱歌的她干脆把录音室当成了家,因为住得近,她享受着每天挤地铁“上班”的乐趣。很多次被问到,她最喜欢自己的哪张唱片,王菲都无一例外地说是《浮躁》,虽然这张唱片的销量是她成名之后最低的,但她就是喜欢。这就是身为北京姑娘典型的真实和倔劲儿。
  对音乐、对爱情、对整个世界,她总是那么孩子气地信赖。如此简单和纯粹,成就了王菲的任性而为。或者说,她的率性和随意,原本就是渗透进她骨髓里的东西。
  用“不走寻常路”来形容她,即完全不搭——入行、成名、恋爱、结婚、生子、休息、复出,她走的其实是寻常女子都会经历的“寻常路”,不同的是她却在每一步都“让人意外”的步伐前进。或后退,或拐弯,或跑,或停,不疾不徐,她自己都很好地掌握着节奏。
  走到哪里就哪里,该干吗就干吗。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顺从命运和心灵的指引,不争不抢,不刻意不挽留。
  天后荣耀加身,别人万般珍惜,苦心捍卫,每张照片、每句讲话,都步步为营,小心翼翼。而她,却若无物。
  有人曾这样评价王菲:她就是一个60年代出生的、在城市里长大的、后来又见过许多世面的一个内地女子。所以她的微博、她的逛街、她的打麻将都是自然而然,完全在意料之中。王菲在做这些时,我们无需想象,因为她就是我们如此熟悉的一个人,就像我们那个时代的同学、朋友一样,也都会说出跟王菲一样的话,开差不多一样的玩笑。
  王菲自己说:“我很懒,缺乏耐性和毅力。我想减肥增强体质,但我跑步只坚持了两天;我抽烟,我知道这是危害健康的表现,但我戒不了;我任性,父母也拿我没办法;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我爱发脾气,不懂得控制情绪,谁学我都会倒霉!”她说,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自信又自卑、矛盾得要命。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不希望有人崇拜我。很多人只看到了我自信成功的一面,辉煌的一面,不知道我也有自卑的时候,也有过失落的岁月。”这是多少年后,王菲在得知有歌迷用血书“我爱王菲”表达心中的感受时,淡然说出的一段话。
  王菲血液里的音乐细胞是与生俱来的。她从小爱唱歌,而且唱得比别人好,因此经常在节日里被老师选上担任表演,中学时更在校长鼓励下,灌录过翻唱她偶像邓丽君歌曲的唱片。而她的妈妈,更是文工团的女高音,唱的是革命、民族歌曲。妈妈知道身为歌者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一直不想王菲走她的路,努力读书,能像当煤矿工程师的父亲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多好。但是王菲却不干,怎么办?她就是爱唱歌,谁都阻挠不了。
  有一次,一名VJ朋友戏弄她:“别装可爱了,你怎么样也不可爱。”王菲回应道:“我本来就可爱,还用装吗!”
  王菲的祖父是北大高材生,父母也均出身名门,因此她儿时的家教极其严苛。身为歌唱家的母亲经历过动荡年代,深知此行的种种艰辛与注定的“无作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打消王菲唱歌的念头和每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小火花儿,甚至不惜动用强硬手段:“不许!不行!不可以!”毫无商量余地。她嘴上不反对,但内心却在说:“就要!非要!要定了!”
  也或许是儿时这些“不许唱”的阴影,反而练就了王菲后来“非要唱”的倔强的同时,也让她随时可以洒脱地走开。
  2005年,王菲正式“无限期休息”,影迷、同行甚至合作者都愕然震惊,她却依旧故我,相夫教子,唱歌念佛,不时和“六年一班”来个聚会。
  如果画“XY数轴”,纵坐标代表事业名利,横坐标代表“大牌指数”,那么其他所有明星的人生曲线,都是从第一象限左下角开始向右上方延伸,区别只在或缓或陡或直或弯的角度——而她,线条截然相反,是由右上倒冲画到右下。谁都最怕“人走茶凉”,何况习惯受人仰慕的明星——她却“人走茶不凉”,反而人走茶更烫。
  从勇闯香港歌坛时的默默无闻到努力耕耘、崭露头角再到稳坐受亿万人朝拜的华人天后宝座,王菲与我们的距离,打起头便已是恨不能多少光年外那般遥不可及,然而谁曾想她却一点点从外星系回到人间,接了地气儿,化身“三姐儿”,在微博上用“Veggieg”这个账号跟众人嬉笑怒骂,不亦乐乎。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女森”也爱玩自拍,而且喜欢像小姑娘一样加许多效果:柔光、做旧、花朵边框、眼镜胡子道具;原来“女森”是个话痨加“曲艺演员”,搞笑段子随口就来;原来“女森”敢自嘲,不论是当年的青葱扮相、唱“砸”的现场或是生理期,全都不忌口。就在去年8月8日生日那天,还大方用自己年纪开玩笑:“前两天体检,身高174,长了2CM,没使劲想就明白了,老话儿说的,43,蹿一蹿嘛,哈哈。”   与娱乐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王菲在工作时享受着“天后”的礼遇,却在生活中,过着普通人的宁静生活。
  私下跟朋友出国旅行,去印度朝圣,与好友聚会,分享幸福,彼此开解。
  在很多人眼里,王菲很沉默寡言,但在网上,王菲却一直喜欢说俏皮话,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王菲?对此,她的一位好友直言,王菲其实一点不冷淡,“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冷的人,她是一个很害羞的人。”这位朋友更透露,王菲在私底下其实很爱玩游戏,也很爱说笑话,“她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只不过,是有时候媒体问的一些问题,她不想回答,或者是陌生人多会害羞,她就情愿不说话,但她一直没有变过,她是一个很爱玩的人,这个特点大家从她网上也能感受,比如近年来的演唱会上,王菲跟观众的沟通,就比以前她在台上说的多。”
  和要好的朋友,甚至是大女儿窦靖童,王菲其实都可以玩得很“High”,从智力游戏到划拳,甚至捉迷藏什么的,再到一些调侃,各式各样玩的东西,她都爱玩。
  在王菲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所致。曾经,王菲跟粉丝分享了一个关于人心的故事:“天堂地狱都有一口煮面的大锅,每人分配一双一米长的筷子。但地狱人想自己先吃,夹起面条争先恐后往自己嘴里喂,但筷子太长,反而吃不到。天堂人夹起面条会先送到对面的人嘴中,最后都能吃饱——天堂地狱,唯一的区别是:人心。”
  从她近年唱《幽兰操》和《心经》的表现看,她的境界有了一个飞升,是某种化境。她已经消化了技巧,不太用技巧,进入如同“无剑胜有剑”的妙境。在我们眼前出现的很可能不是那个“名伶王菲”,而会有其他东西。
  2010年,王菲在千呼万唤中复出。这一年,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和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因为2010年王菲的演唱会而注定成就了粉丝最为众多的纪录。连续举行五场的“王菲2010巡唱”使王菲不仅成为首位在内地大型体育场馆连开三场以上演唱会的歌手,也刷新了北京演唱会市场的纪录。而小到编曲、歌曲节奏,大到舞台风格定位,你能想到的关于演唱会的点点滴滴,她都事无巨细地关心和参与其中吗?整个演唱会,她没有邀请一位嘉宾,如她自己所言,“我不会花哨,不会百变,只想单单纯纯唱出我的歌,用音乐表达自己,连话也少说。”
  唱完歌,卸下浓妆,王菲回到酒店,弄乱头发,来一张自拍照放上微博,这才结束一天生活道“晚安”。华丽与清雅,热闹到安静,她总是转换自如。王菲坦言她生下小女儿后,基本就没有夜生活了。“在家要带孩子,每天都早睡早起的,所以时差有点难受。”出国回来,她居然很难倒时差。以前那么喜欢夜生活的王菲,现在很乖,每天晚上9点就陪李嫣睡觉,6点起床,生活规律得让人吃惊和羡慕。
  这就是王菲,与娱乐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工作时享受着“天后”的礼遇,却在生活中,过着普通人的宁静生活。
  最真实的自己,留给最爱的人
  王菲以“三公主”自称,家里三个公主各有所长,李亚鹏点评,大姐童童(王菲和窦唯女儿)是哲学家,二姐很淡定,王菲是小妹最随心所欲。
  “因为爱情,从不会让人悲伤,所以一切变了模样……”正如她在《因为爱情》里唱的那样,因为爱,王菲甘做李亚鹏的贤内助,再低调也愿为自己和丈夫创办的“嫣然天使基金”献歌露脸;因为爱,她修佛吃素唱《心经》投身慈善事业,在微博转发救助信息;因为爱,她放弃曾经一直笃信的“独善其身”之人生观,而是懂得了不再“追求个性”,或许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2000年11月的一天,刚刚由外地返港的王菲,下飞机后并不急于回家,而是驱车直奔香港红十字会医院。她去医院,并非她自己或亲戚朋友中有人生病,而是去验骨髓的。一个名叫茵茵的 6岁女孩患上罕见型血癌,急需寻找适合的血型做骨髓移植。王菲得知后,很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女孩,因此一下飞机就着急地前往医院做检查,看自己是否适合捐出骨髓。当天,王菲还亲笔写下一纸公开信,呼吁各界伸出援手,令小茵茵重获新生的希望。她看不得有人困顿受伤,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施以援手。这就是王菲的慈善。
  2006年5月27日,王菲在北京协和医院顺利产下小女儿李嫣。由于小李嫣患有先天性唇腭裂 ,为此李亚鹏和王菲建立了嫣然天使基金,每年还举办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生完小女儿后就隐退的王菲,总会跟在李亚鹏后面,也不多说话,巧笑倩兮地参加嫣然天使基金晚宴,私下里和朋友们聊天,走上台卖力演唱。
  汶川地震后,王菲去浙江省儿保医院探望灾区儿童时,刻意避开了媒体的聚光灯。同年 12月,她和丈夫专程远赴西藏为他们救助的第 2008个唇腭裂患儿做手术,参加了“天使之旅——把爱传出去”医疗救助行动西藏站的启动仪式。隐退歌坛的她,很多商演、广告花天价也请不到她,却会时常默默地出现在偏远地区的赈灾晚会上。
  2013年5月19日,北京,“中国慈善名人榜”,李亚鹏、王菲夫妇荣登榜首,紧随他们后面的,是李连杰、成龙。比起后面这两位大佬,王菲和李亚鹏在2012年的直接捐赠数额并不多,但他们发起成立的“嫣然天使基金”,募集善款高达5760万元。主办方及专家均表示,中国慈善名人榜不再以捐赠额衡量明星的慈善贡献,而是以影响力来判断。无人非议,因为她是王菲。
  就像李亚鹏在接受某次采访、回应无数人的质疑时,大赞王菲给他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觉,现在只要出门几天就会想家,李亚鹏称,王菲在他面前是好妻子,与歌迷及记者所见的王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她生活里的真实样子,只留给他和两个女儿。
  王菲的乐活生活
  媒体面前她不会说话,私底下却和朋友打成一片,她是无所顾忌又有点天真的北京大妞。跟朋友们一起相约吃饭,会特别叮嘱服务员,不要因为她吃素,就不上荤菜了,去唱歌,她总会考虑到每个朋友的喜好。所以,每个认识王菲的人,都愿意跟她,她也用她的乐活生活理念影响着周围的人,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真实的王菲,就像她在“伊利金典有机奶”广告里那样:素衣童颜、笑容清新淡定,在广袤的绿草茵茵的草原上,她头顶碧蓝天空,脚步轻盈,眼神柔和地陪在女儿身边。是如此沉迷于陪伴并为家人带来温馨的生活,简单而真切,幸福又笃定。对她的家人和喜欢她的人来说,王菲,也无疑是天赐的恩宠和宝贝。
其他文献
我相信任何事都不会无故发生。人们会改变,所以我们要学会释怀;事情会出错,所以我们对生活要心存感激;因为有谎言,所以我们学会只相信自己。而事情变化,可能有更好的事情等着我们。  ——梦露  “我读诗,留住美好时光”  1926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出生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城。那时还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女孩儿将给这个城市增添怎样的风景,或者她如何颠倒众生。更不会有人想到1962年5月,她会在肯尼迪总统的生
期刊
“金龟子”刘纯燕在小朋友眼中是个万人迷,可是自己的女儿却不迷她,“我女儿不太爱看我的节目,她喜欢干自己的事情,弹琴、下围棋,还有看《武林外传》、《至尊红颜》,她喜欢成熟的东西。”  刘纯燕说:“她很尊重、欣赏爸爸,我记得是上小学的时候,看着屏幕上的爸爸就说,我爸爸越来越成熟了。”  刘纯燕与王宁的女儿王逸宸今年13岁,在美国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刘纯燕在这次采访中谈到了女儿的成熟、细腻与温柔,但是他
期刊
孩子两个月的“奶爸”武希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孩子打转:“早上八九点起来喂一次奶、拍奶嗝,等10点左右带他出去晒太阳。11点左右给他洗澡,然后再喂一次奶,他现在基本3-4小时要喂一次奶,中午开始哄他睡觉,两三点之后再喂一次,四五点晒一次太阳,然后逗他玩一下,七八点吃一次奶就哄他睡觉,夜里期间还要起来喂2次奶,还有三四个小时换一次尿不湿。”  儿子小,互动也少,武希也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孩子玩耍,还要
期刊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在孩子面前总是保持着冷漠严肃的形象,给孩子洗尿布、喂奶、照顾孩子等家务活也与父亲的大男人形象联系不到一起。不过在今天,一种颠覆传统家庭观念的新角色——“全职爸爸”开始出现。他们为了支持爱人的工作,自己做出事业上的牺牲,在家庭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忙并快乐着。  如今,正当很多全职妈妈渴望对家庭的付出获得社会认可时,全职爸爸正加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相比全职妈妈,他们打破了“男
期刊
来自深圳,曾是媒体人。觉得工作太忙忽略了女儿的成长,毅然辞去年薪几十万的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杨政在微博上分享与孩子阅读图画书和山野旅行体会,一年多时间,写了300多篇相关的文字,点评和分享了超过约300本优秀的绘本,是第一位致力于用微博推广图画书阅读的人。  杨政作为父亲,在女儿的童年中,给了她最珍贵的财富;杨政作为丈夫,通过对家庭的付出,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杨政说,“我和女儿杨清如一直很亲
期刊
他是第一个牵你走路的人,他是喜欢把你扛在肩头到处晃悠的人。小时候,你爱闯祸、瞎胡闹、耍赖不讲理,他总是严厉地训斥你;长大了,他的威严让你对他敬而远之……他,就是你的父亲。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他对你的爱就是这般含蓄、深沉而不求回报。6月16日是今年的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父亲可能嘴上倔强不语,却也在等待你的悉心关爱——一份有型的惊喜好礼,一句贴心的祝福问候,就足够温暖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男人。 
期刊
“嫣然爱艺术”(SmileAngel in ART)项目是嫣然天使基金发起的由艺术家和唇腭裂患者互动的公共教育项目。通过艺术这一语言,尝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去探寻那一个个生动的世界。同时,也邀请她们走进我们的内心,去触动善的力量和爱的初衷。艺术家是架起这座桥梁的工程师,他们为每个人提供了一次抒发情感的机会和回忆童年的契机。“嫣然爱艺术”不断支持艺术家通过面向儿童成长公益服务所获取的创作灵感,进行创
期刊
奥地利文化参赞海迪曼女士告诉我们,奥地利人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音乐厅歌剧院里度过,就像中国人还有多少人会成天看京剧呢?现在的他们,最爱的是山,驱车前往无人的山间,没有豪华的旅馆,徒步,攀登,或就干脆静静地待着,简单的一切。  自然就是他们的生活哲学。听从上天的选择,跟随自己的感情。  迷失于山野之间,湖泊,星空,简单的一夜,这是奥地利人的生活。我们还流连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羡慕着血液中洋
期刊
刚满30岁的郎朗,已经是世界知名的钢琴家了。他的粉丝遍布全球各地,人们在喜欢他、热爱他、为他的音乐魅力而震撼的同时,也对他成长为世界一流钢琴大师的道路充满好奇。是啊,一个来自中国普通家庭的男孩,凭什么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他的音乐天分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们全家都热爱音乐,所以总是充满了欢乐。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小乐队,哥哥吹竹笛,爸爸吹口琴、拉小提琴,我拉二胡。大姐是合唱队的,二姐打扬琴,弟弟吹黑管
期刊
说着一口南部德语的奥地利女人有区别于德国女人的柔软,她们更纤巧、更世故、更脆弱、更敏感。那些远大的志向素来是和奥地利小女人们扯不上关系的。这个国度的女人们不约而同将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享受上:骑马、看戏、听音乐会……这些才是生活的真谛。  奥地利在地图上的形状像极了一把小提琴,也许冥冥之中就将奥地利与音乐有了紧密的关联。维也纳更是全世界音乐的制高点,走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能听到不知从哪儿传来的音符,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