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下的衣裳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我14岁,他18岁。他叫宁彬。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宁彬站在画室的台阶上,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黄昏微凉的风吹起了他额前的发,夕阳下他的笑容里有一种儒雅和温和,没有道理的,我爱上了他。
  我们生活在这个很小的小镇上,连公交车也没有。我们学画的画室是这个地方唯一一个可以让喜欢画的学生们受一点正规美术训练的地方,是学校里的美术老师开的。宁彬学得很刻苦,对美术的悟性也很高;他文化课不是很好,美术是他出去的阶梯。而我则只是因为好奇,觉得好玩,我喜欢那种背着画夹,骑着自行车,在微熏的春风里出去写生的感觉。其实从小到大,我的功课一直特别好,文笔也好,是那种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宠着、每篇作文都会被用来做范文的好学生。大家都说,我将来一定会读一个好大学,我也知道,自己是一定会离开这个小地方的。
  可是我们在这个画室里相遇了,宁彬是里面最大的,我是最小的,他有着当地男孩子少有的儒雅和斯文,而我美丽活泼,我们是这个画室里最出色的两个人,自然而然地就喜欢待在一起了。每天下了课,我们就来到画室,我做功课,他画画。他经常画下我做作业时的速写,然后送给我,最多的是我咬着笔杆的样子。而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写诗,学着写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其实不懂,只是觉得有趣,喜欢那些美丽的文字,我总是喜欢让他第一个看自己的作品,他一个赞赏的笑容让我的心里很得意。到了晚上,该回家了,我们在夏夜的星光下骑着自行车,宁彬的家在学校和我的家之间,可他总是要送我回去,看我进了家门才肯骑回去。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说过,我只是崇拜他,迷恋他那种温和儒雅的笑,他不像那里的男孩子,从来不说粗话,也从来不和人打架,但不是懦弱,他的身上有一种云淡风清的味道。我喜欢的可能就是这种味道吧。在那个夕阳下的黄昏,我感到了爱情的来临。
  后来,莫名其妙的,宁彬开始躲着我,不和我说话,也不为我画画,更不再送我回家,我一向是个高傲而敏感的女孩子,于是,两个人就这样毫无理由地疏远了。再后来,画室也散了,他去了另一所高中,为备考美术院校补习功课;而我为备考重点高中而努力。这中间,我不断地受到那些情窦初开的男孩子追求,我从来都是毫无情面地拒绝了,我总是高傲地对别人说:“我是一定要上大学的,而且是好大学,你呢?”我就这样吓退了人家。而有的时候,我会偶然与他相遇,我的心里有着隐隐的痛楚,而高傲让我昂首而过,不发一言,心里多希望他会跟我说话啊。
  我如愿以偿,考上了整个地区最好的重点中学,去了另一个城市读书,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我们的人生,将永远是两道平行线了。那是我高一的冬天,曾在一起学画的另一个男孩子突然寄了一张贺卡给我,而我,为了不让那个男孩心有所想,又出于礼貌就给曾在一起学画的四个男生每人寄了一张贺卡,当然也包括宁彬。而就在那一年,在春节的第一天,在一个白雪纷飞的早晨,宁彬来找我了。
  我们好像从没分开过,他对我说:”我们看雪去吧。”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我们在新年的第一天,走向了被白雪覆盖的远山,他拉着我的手,在沉睡的山野里奔跑,他对我说:“看,大山今年的第一串脚印是我们留下的。”他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而幸福和欢乐,同样满满地充塞着我,他为我拍照,为我采下冰雪中怒放的冰凌花,他对我说了很多很多的话,现在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的感动和满足。
  不是没有犹疑,不是没有逃避,然而,当宁彬说“我爱你,我一直都在等你长大。”的时候,我立刻就给俘虏了,这毕竟是我从十四岁开始就等待着的爱情啊,当爱情真的来了,我已无路可逃。
  可是,爱情是那样捉摸不定,我毕竟还小,我不知道怎样爱他,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我只要他握住我的手,再用那种温和而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从来不知道,宁彬心里正在想什么?好像只是为了爱而爱。我从来不会说:“我爱你”。那是那样让我害羞的一句话,我只是喜欢和他漫无边际地聊一些不相干的话题,我喜欢的是被他宠的小妹妹的感觉。而他,一向是不善言辞的,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是静静地在一起相拥,心里有一种平静和温暖。而分离的日子,那么快就来了,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艺术院校,而我,也要去离家数百里的学校读书了。
  而后的日子,就是在数不清的思念和鸿雁分飞中度过,我为他写了很多很多诗,夹在给他的信里,他给我寄来在上海、在黄山写生的照片,依然是一副清瘦儒雅的样子。我暗下决心,要考到那里去,要和他在一起。为了这个目标,我开始刻苦的攻读,同时,也不断地骄傲地拒绝着身边的男孩子。每年的寒暑假,是我们相聚的时候,那总是我期盼的时刻。
  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有着隐隐的失落,宁彬的微笑一如既往,可他的沉默寡言让我察觉到一种无声的距离,不知道这段感情哪里不对劲,但总之是有着什么问题。可我不知道究竟应该和他讨论什么?他比我大,我觉得有什么都应该由他来说,而他,并不说什么。只是分开的时候,信越来越少了。难得放假归来,也不经常来找我。
  我感受到了爱情的苦恼,那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恼纠结在我的心底,我在每一个清风和煦的清晨和夕阳如画的黄昏思念着他,我在每一个心有所动的时刻为他写诗,我为着心底的爱情做着这一切,而他并不知道,因为少女的自尊心让我不对他说这些,不对他表白我的爱。我只是在默默地思念,默默地爱。
  而在我第一次高考之前,宁彬回来了,并且和我的一个闺中好友一起来看我,鼓励我好好考,我的心又定了下来。我没有告诉他,我所有的志愿都填了上海的院校。可是,当考试结束,我回到家乡,那个闰中好友对我说:“我和他谈过了,他说在他心里,你就像一个小妹妹。”听了这些话,我很难过,受伤的还有说不清的那种骄傲和自尊,我找到他,提出了分手,我没有看出他沉默里的苦涩,他说:“你觉得好,就这样吧。”我没有流泪,我的心里空荡荡的,一无所有的茫然。
  那一年的高考,我没有考出高分,被调配到了省城的一所师范大学。而我,不知是什么样的勇气驱使,请求父亲托人去省招办拿回了档案,改了材料回校重读。那一年对我,是枯燥而寂寞的,也是忧伤而无奈的,只有学习,带给我满足和安慰。第二年,我以全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那个寄托着我的初恋的城市。
  我也来了,终于和宁彬站在了同样的灯火辉煌的异乡。而心境,却和当初想像的有天壤之别。他也来学校看我,是像同乡一样,礼貌而疏远;我也去他的学校看他,认识了他的同学朋友,他们说:“我们早就知道你了,知道你会写诗,你是他的骄傲。”我听了心里一动,有些心酸,有些意外,而他,仍是淡淡地笑,不说什么,我又很失落。在学校里,作为一年级的新鲜人,我是被宠着的,我美 丽,多才,说着悦耳的普通话,经常去参加各个大学的诗会,主持各种比赛,我很忙,有各种各样的男孩子和我献殷勤,而我,仍然很寂寞,不快乐。
  可是,还能怎么样呢?就像每一次去他那里,他都会关怀备至,带我去华亭路买衣服,去静安寺吃饭,去我们的实验剧场看《白蛇传》,在我们的道具房里为我过生日……他像一个宽厚的兄长做着这一切,而我想得到的并不是这个,我常常想,自己万水千山追寻的究竟是什么?是他么?还是那份不甘心失败的感觉?
  我很难过,开始接受别的男孩子的追求,同样是很优秀的男孩子,带给我的是和他不一样的感觉,那个男孩子会带我去看电影,听歌,会在高大的梧桐树下唱歌给我听,会在学校后门的大排档上教我吃螺蛳和臭豆腐,会在上海冷冷的冬天里把我捂在大衣里。那一段时间,我很快乐,快乐得以为自己忘了过去,以为自己又恋爱了,我只是没有意识到:那个男孩让我喜欢的,不过是和他相似的眼神和笑容。
  而这段短暂的感情结束于我们在校门口的邂逅,宁彬来找我,正好我和男友看电影回来,我介绍他们认识,语调有些发抖,那一夜,我失眠了,我明白自己爱的还是他,而他,回去喝了一夜的酒,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天以后,他的朋友来找我,撮合我们,我以为,该回到他身边了。
  可这世界上,有些路是不能回头去走的,回头的路上没有多少甜蜜,有的只是疙疙瘩瘩,我们不再有往日的默契和交流。我们拉着手,一副甜蜜的样子,心里却一样空空荡荡的,我们的眼前,还是没有未来。其实我们都不明白:爱真的已结束了,那种鸡肋般的感觉其实是爱过的感觉,我们只是不甘心而已。终于,随着他毕业分配,最后的告别来了。他去了首都,这一别,就是十年,也许,就是一生了。
  我留在了上海,继续着我的学业,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我似乎在分手的那一个夏天就长大了。再后来,那一年的冬天,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说大,是因为医生说不准是不是癌,要开了刀化验才知道,说小,是因为开了刀后的化验结果是良性的。而因为这场病,我得到了生命中的真爱,同班的一个英俊的有着阳光灿烂的笑容的男孩子,一个从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偷偷地喜欢上了我的男孩子,在我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候,他郑重地对我说:“我爱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要你。”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第二次恋爱,一次真正的我渴望的轰轰烈烈的爱。在这次恋爱中,我似乎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和心爱的人赌气撒娇,可以在他无助的时候拥抱他,安慰他,我们可以用语言,用眼神,用身体放肆地温暖着彼此,肆无忌惮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情,我们可以分享每一份欢乐,共担每一个忧伤,我知道,跨越万水千山而追寻的,原来是现在的这个人,这个足以让我忘记过去的一切忧伤,开始新生命的人。
  我毕业了,做了男孩的妻,我们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安下了自己的家,我们每天早晨匆匆忙忙地奔出家门去上班,下了班就回到家厮守。或者,如恋爱时一样去找各种有趣的事情来享受人生,再后来,我们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儿子,一个有着他的大眼睛和我的红唇的人见人爱的聪明的孩子,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常人一样的琐碎和烦恼,有时候,也有对彼此的误解和轻微的感情挫败,但我们是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忍受不了这种误解和冷落,我们总是很快就和好如初,甚至,更加恩爱。
  一转眼,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我做着幸福的妻子和母亲,很少再去想初恋的那个人了,也没有他的消息。偶尔想起来,我会为自己少年时的纯洁与坚持而感动,也对那个人有着一份感激的心,感激他让我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上海,找到了生命中的真爱。曾那样让我伤痛和茫然的初恋,现在只有一份淡淡的感激了。
  有一天,闲来无事,我又去读自己喜爱的《漂》,看到斯加丽领悟到自己的真爱是谁的那一段,我心有所悟地微笑了。斯加丽明白了自己爱上的是夕阳下阿希礼骑着白马走来,霞光为他的衣服披上了一层金光,她爱的不过是那件金色的衣裳。而我又何尝不是呢,我无法想像自己会像现在一样,为少年时爱的那个人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共同承受生活的雨雪风霜。我爱的,不过是爱的感觉而已呀,不过是十四岁的那一年,他在夕阳里的儒雅而温和的微笑而已。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不断出现了新的材料、新的结构和各种新的技术、工艺,施工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改革发展,要确保一个工程能够顺利、完全
Chapter 1  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了,再也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倪柏景那个二百五来做了。我在卫生间蹲了十几分钟后,卫生间的门被敲得跟岔了气似的,一个声音在外面吼:“小姐,我都等你多久了啊,你是在里面生孩子吗?”  我捂着肚子打开门,对着那张欠揍的脸吼回去:“火车上是只有一个厕所吗?我爱在里面待多久就多久,你管得着吗?”  估计是动了真气,吼完之后,我额头上的汗水也噌噌的
少数民族地方,只有快速发展经济,才能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制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建设旅游经济支柱产业,是少数民族地方快速发展经济的新途径.少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答了怎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物质的经典形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来自于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量子态中,电子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则更为复杂。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Zahid Hasan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发现了一种新型量子态,被称为是可以“任意调节”——超过现有量子理论10倍的可调节度,这样的可操作性为新一代的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  论文第一作者Hasan教授认为:“我们找到了打开量子拓扑世界的一
期刊
翌日夜晚,我和林躺在前往印度尼西亚的轮渡甲板上,漫天繁星洒满天空,仿佛碎钻一般要落下来掉在手心里。  一  二零零零年六月,去南方沿海徒步旅行,目的地不是太明确,只是一如既往地对海痴迷,那种蓝仿佛是花蕾开在血脉之中,  每次靠近它,心便能平静下来。  夜晚的时候在一座名叫花岛的岛屿落脚,住在一座被遗弃的旧房子里。听岛上的居民说这是以前的一对美国夫妇建的,后来回美国后便荒废了下来。房子像一只巨大的长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税务稽查管理,规范稽查执法行为,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当前稽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组织保障,有制度规范,有现代化手段,有充实的专业人员是稽
途中看见几个孩子打架,中学生的样子,打得翻翻滚滚的,书包也扔得满地。正是放学时间,有许多学生围观,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地评论。忽然,一个女生冲上去,拼命地拉架,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在路过大人的帮助下,驱散了那几个学生。  今天的这个女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美好,短短的一瞬。  春节前夕,火车站。一个女子手里正拿着钱包,哭着说:“把车票还我吧,钱包给你,我都五年没回家了!”  人群一片沉默,更多的人挤过来
期刊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生产力及其相应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形
法庭是老百姓讲理的地方,是定纷止争,打击和惩罚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终场所.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的建设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