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罗塔:人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处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着轻薄型羽绒服,运动裤、运动鞋,在一众西装革履的教授群中,伊塔洛·罗塔(Italo Rota)更是显得个子矮小,不显山不露水。1.67米左右的罗塔教授,和米兰理工大学的后辈卢卡·彭切里尼站在一起,更显得滑稽——瘦高的彭切里尼身高超过1.85米。
  最近,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伊塔洛·罗塔做了《建筑设计与绿色能源》的讲座,与大家分享了他本人关于建筑、人类学乃至印度、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考。
  融汇多种学科的罗塔,作为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和多莫斯(Domus Academy)的教授,同时开设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他设计的项目包括意大利的柏斯科埃克赛德拉酒店(Boscolo Exedra Hotel)、卡沃利(Cavalli)时装精品店以及为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设计的“水之城”主题场馆,这也是他过去10年工作的顶峰——“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建筑设计完全用电脑完成,但是在这里你看不到一台电脑。这一切都是用玻璃马赛克和陶瓷做的画;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建筑,它没有门和房间,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冒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将和心灵一同展开旅程。”
  “水之城”并非孤例。罗塔的讲座,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讲到印度、中国的哲学,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思考。可以说,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罗塔的生命哲学。
  为什么诺亚方舟里没有植物
  “为什么诺亚方舟带走的都是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罗塔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全场的思考。
  罗塔给出的答案是——在浩劫过后,植物依然会展现出美妙的图景。罗塔假设:“假如地球上人类灭绝了,我相信植物那生生不息的愿望是不会停止的。”
  同时,罗塔认为,在人类发明的小型的花棚、室内植物园里,植物并不会自然生长。罗塔甚至对节能灯都有看法,他认为一整天亮着的节能灯,反而造成更多的浪费。
  在早期,罗塔虽然深入思考过《圣经》里出现过的问题,但他一直以来无法理解。而有一年,他到尼泊尔、印度游览了一次,遂有了顿悟的感觉。特别是对于能源的产生、利用,罗塔有了自己的看法。去年,罗塔又去了一次尼泊尔,拍摄到一张照片,照片上,两位喇嘛背着太阳能发电板,走在高原强烈的日光里。罗塔感触很深:“虽然这些僧人早已经用上了电脑,甚至他们的僧舍里也能连接互联网,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依然简单着,依然在苦修。”自然而然,像植物一般活着,成了罗塔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以及自己的一种活法。
  在废弃的庄园里感受
  各种多样性
  作为当代建筑领域中一个具有折中个性的人物,伊塔洛·罗塔在很多领域进行过多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个人研究,并逐渐有针对性地将研究集中在设施、事件、场景和临时搭建物上。
  自打从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毕业以后,在1980年代末罗塔一度移居巴黎,参与多项著名建筑改造项目,如巴黎奥赛美术馆、蓬皮杜国家艺术馆和巴黎圣母院等。当年,他的设计涉及广泛,小到产品设计,大到都市空间规划,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业界,他以注重细节层次,也注重丰富的空间和形体而著称。少年得志的他,以使用创新的材料、先进的技术和对光的广泛研究,赢得客户、获奖无数。
  可这一次来到上海,他向同济大学的学生,以及米兰理工大学游学生讲课,却大谈特谈自己在意大利南部进行的一种设计。
  “在那不勒斯等地,留存有许多19世纪营建的庄园、农场。那些庄园主和他们的后人早不知去往何处,可庄园还在,只不过废弃了。”罗塔边说,边展开了他的PPT。在大屏幕上,显示着一些被植物覆盖着的建筑。罗塔介绍说:“这些建筑,看上去有着普普通通的植物覆盖,可实际上绝不是这么简单的。比如它的顶,用的是地中海南岸的植物;房屋的低层,用了来自非洲的树木,因为这些树木比较抗湿;墙,用来自日本的竹子装饰。”
  罗塔如此营建的庄园,不再无人打理,而是具备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成了他自己冥思、苦想之地,当然,亦成了花园式的旅馆。
  循环往复的能源利用之途
  罗塔除了曾参与许多重大的国际项目,近年来也设计了许多著名的酒店,比如意大利米兰、罗马、巴里的柏斯科埃克赛德拉酒店,卡沃利时装精品店以及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水之城”场馆等。他还透露,自己正在进行中的有佛罗伦萨、巴黎、布拉格等地的酒店设计项目。
  在未来的设计生涯中,罗塔自称将极力注重能源的循环往复利用。他说:“我认为,关于能源的新趋势是——哪怕食物的残渣,都可以制造能源。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
  在上海居停的短短几天中,罗塔甚至发现了一个生活细节——“上海有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堆肥。在嘉定,有些汽车已经不需要其他能源,而使用充电装置,将为未来收集能源带来输出途径。还有人在自家外墙上种植植物,收获果实。”罗塔认为,这些都是符合人的本性的设计。
  在罗塔的眼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地方,应该以当地固有的文明契合当下的文明。他认为,迪拜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城市案例。他本人在那不勒斯,使用意大利的陶土,烧制陶器;五年前,在印度,他还捐款造了一座寺庙。许多时候,来自东方的灵感,让他对生命的真谛产生顿悟。这就是一个意大利人在东方的奇遇了吧。罗塔说:“在自然中有个规律,你只有拥有了再生的能力,才能延续生命。人,只有将自己看成是宇宙的一小片,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永恒主题。”
其他文献
@朱其在这里: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同情那个砍自己手的宋庄画家,他是对自己的生命以及养育他的父母(如果还有妻儿)不负责任,如果艺术圈还对这种事赞赏、佩服,就更不负责任。另外,在这个时代,还执著做一个梵高式的油画家本身就是一件很无知的事情。这都是美院的愚昧教育造成的。
期刊
令刘益谦感到不解的是:我一个中国人,出于对中华文明的热爱,花了5000多万从海外购回一件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作为官方文物机构,对此事没有任何评价或鼓励,还在不恰当的时机,把结论性的观点通过大众媒体发布,这是为什么?  Q:刘先生在媒体发表的声明大家都看到了,这些文字与观点表明了你的积极态度,但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A:请你相信我的真诚。首先,我要感谢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的学术团队能够群策群力、集合
期刊
《财富堂》:Juli Zofia至今为止发展几年?  曾玖玲:这个品牌前前后后做了三年,我希望她能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现在我们和香港太子集团合作,2013年在香港尖沙咀彩星中心落地,随着与太子集团合作的全面展开,今后在香港会有16家店。除了香港以外,我们在澳门也有店。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十几个国家有代理商在推动品牌的发展。  《财富堂》:和传统的国际珠宝腕表品牌相比,Juli Zofia的品
期刊
2014年1月1日至1月4日,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进念·二十面体、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及国际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朱鹮计划·一桌二椅2014》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演。本活动由荣念曾策划,集开拓性、跨越性及传薪性于一体,来自东京、印尼、香港、新加坡四地的亚洲表演大师与青年昆曲精英演员展开互动,积极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演绎带到世界不同的角落。  演出由五个小剧目组成,分别是《记事本》、《十五》、《
期刊
回归和提炼自然的新艺术风格  当我们噘起嘴唇,舌头轻抵上颚,用丹田之气幽幽吐出Nouveau,这个带有浓重法国情调的单词时,也许一切都改变了,它寓意着“崭新的”。它与任何其他名词的结合,似乎都带上了一点革命的意味,新生儿、新的事物……直至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 Bing)1895年在巴黎普罗旺斯街经营的名为“新艺术之家”的画廊
期刊
@新浪收藏:2014年6月起,一项新消费者合同规定将在英国实施。新规规定经拍卖销售的物品除非购买者在购买前亲眼看到实物,否则将有14天的“冷冻期”,“冷冻期”内,艺术品购买者有权取消订单并退还货物。通过虚拟拍卖成交的艺术品都将有14天取消订单的权利。
期刊
开通微博以来,不知不觉发布、转发了一万五千多条帖子。据说现在有软件,能让微博自动生成一本书。可再怎么着,我的一条帖子,或者哪怕是超级大V的一条帖子,也不可能拿去拍卖。  遥想八百多年前的苏东坡,提起毛笔,写下『苏轼谨奉别功甫 奉议』,是为『功甫帖』。不管刘益谦从苏富比拍得的是真作还是伪品,居然能标高到五千万以上,一字数百万金,这个帖子实在是写大发了。看来,线上的虚拟帖子,再怎么着,也比不过实实在在
期刊
@艺术品保险art_insurance:一半以上的艺术品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贵重的艺术品运输时,要在箱子外观上不留任何标记,使用黑色无皱塑料纸对托盘上的箱子进行遮盖,尽量增加可以显示破坏与否的标记,比如封箱带、封条、铅封等,还要注意在托盘上面、箱子下面放置坚硬的金属盘,以防止被“釜底抽薪”。
期刊
在我认识的书画家中,张一凡可算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从外表看,你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画家,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闪光的艺术特质,与普通人并无二致。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平常无奇,不善言辞,决不起眼的人,却包藏着一颗超乎寻常的强大内心,凭借着对艺术强烈的追求,坚韧的意志,执著的信念,硬是在艺术的道路上闯出了一条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靠的就是两个字:勤奋。他总是谦逊地说,我生性笨拙,只好笨鸟先飞了。好一个“笨
期刊
@夏彦国:坐车上无聊,窗外抬头竟是设计巨丑的楼。一个个看下来,这城市真是没有品位。路过银河SOHO,跟望京SOHO一个路数,前者是俩胸,后者是……建筑不考虑周边环境,设计再好都是垃圾。再好的补品,你给上火严重的人猛吃,这不是愚蠢是什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