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成效与经验——基于2006-2020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来源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党和国家在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的顶层设计上,进行了 一系列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探索与实践.综合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国家相关规划既定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公众对科技的信任度与获得感等多维度衡量我国科技事业建设情况可知,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已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道路.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风险挑战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梳理科技创新政策文本演化,总结和概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经验,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等远景目标的实现注入创新伟力和强大动力.
其他文献
工程伦理教育被包括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和国际工程联盟(IEA)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认证机构视为工程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日本工程教育协会工程伦理研究委员会在整体把握全球工程伦理教育发展态势、综合考虑本国实情的基础上于2016年发布了《工程伦理学习和教育目标(2016)》和《工程伦理教育“教学大纲模块”》两份咨政报告,旨在解决“工程伦理教育如何在、怎样在”的难题.两份报告提出包括“2维4类、21个子项”在内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并借助9大“教学大纲模块”让“规划课程内容、完善教育方法、制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