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冬春季节如何应用中医手段预防流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行性感冒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本文对冬春季节流感的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冬春季节如何运用中医手段进行流感的预防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中医;预防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92-02
  引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指由患者受到流感病毒侵袭而发生的一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高热(39 ~40℃)、头痛、乏力、全身肌肉痛以及鼻咽部粘膜炎症等呼吸道症状,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除甲型H1N1外)[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流感每年的发病人次约有300 ~500万人,约导致2 ~5万人死亡。
  1.冬春季节流感的特点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发生变异导致其出现大范围传播的重要原因。根据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分类,流感的种类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原体易出现变异的特点,很容易导致较大范围内的流行发病,乙型流感在传染性上次于甲型流感,丙型流感则较为稳定。
  在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上,主要是以流感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同时隐性感染者与动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在1 ~7天左右,在潜伏末期即具有传染性,在患者疾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大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造成感染。流感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婴幼儿、孕产妇以及部分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同时由于其免疫力低下,其出现流感重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流感病毒耐热性不强,可在0 ~4℃的环境下生存数周时间,而在18 ~22℃下即丧失传染性,在56℃下加热30min即失活,因此冬春季节寒冷、干燥多风往往给予了流感病毒存活、传播的适宜条件,同时冬春季节人体鼻黏膜、口鼻腔局部温度一般在32℃左右,适宜流感病毒复制,因此冬春季节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流行性感冒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单纯性流感、肺炎性流感、中毒性流感、胃肠型流感以及特殊人群流感等类型,并且该病能够导致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瑞氏综合征以及心脏、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流感的临床发病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多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显著,后者一般症状较轻且较少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2.冬春季节流感的中医药预防手段
  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流行性感冒当属于“时行感冒”的范畴,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侯》中记载:“时行病者,春时应暖而反寒,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并无长少,率相近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将流感(时行感冒)归为“时行病”之类,强调其具有较强传染性;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的病名。根据中医学理论,流感(时行感冒)主要指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的感冒疾病,认为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卫外功能减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导致时行病毒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
  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传播能力很强的传染性疾病。相较于临床治疗工作,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认为流感是由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该病的治疗和预防上主要是针对致病病毒进行抑制以及切断传播途径。我国传统中医对于流感(时行感冒)有着较多的认识和研究,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冬春季节流感高发时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运用中医药手段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生活预防。中医学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其不仅指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上要对机体整体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兼顾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因此,在冬春季节的流感预防中,就需要对易感人群以及流感患者的生活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慎起居,适寒温。要注意气候、天气的变化,及时加减衣被,做好防寒保暖;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其免疫力能力,抵抗病毒入侵;做好个人卫生,认真洗手,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勤洗晒衣被,在流感易发时期尽量减少外出;饮食调整,通过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等,也可调配代茶饮服用进行疾病的预防,如春节可服用金桔芦根饮:金银花10g、菊花5g、芦根10g,沸水浸泡;穴位按摩,流感易感人群可每日按摩迎香、风池、风府等穴位,舒展局部筋脉气血,以达到抵抗邪气入侵的效果。
  (2)药物预防。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流感的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以解表、清热、化痰止咳等为主。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2],在冬春季节治疗流感的药物中解表药使用最多,其次为清热药、发散风寒药。现代药理学对传统中药的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的药物多具有直接的抗病毒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脏器。
  冬春季节,流感易感人群或出现感冒轻症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服用中药进行预防,如服用贯众汤:贯众10g、紫苏10g、荆芥10g、甘草5g,水煎服;此外贯众、板蓝根、甘草等药物煎服对于流感有着较好的预防效果。在使用中药进行流感防治时,需注意所使用的散寒解表药物多为质轻、上升的药物,不可久煎,服药后可覆衣被促进排汗。如患者服药后感冒症状未见好转则应及时就医治疗。
  (3)治疗期间预防。除流感患病前的预防以外,预防流感患者疾病发展以及疾病传播也是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护人员对于流感患者应做好隔离与防护,尽量减少患者与外界健康人群的接触,减少疾病传播几率,杜绝交叉感染。同时对患者进行对证治疗,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嘱患者适当休息,饮食清淡,对婴幼儿、老年人群以及重症流感人群要加强观察,尤其是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或者患者原有慢性疾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 浅谈冬春季节基層医院门诊流行性感冒的防控[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3):31-32.
  [2]李悦, 王秀莲, 张建勋. 基于中医病案数据库流感样病例四季用药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4(3):47-4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了解2012-2016年西藏自治區甲肝流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降低西藏甲肝发病率提出建议。 方法: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导出2012-2016年西藏累计甲肝报告病920例,去除16例已删除卡后904例,再去除2例外省病例后902例;聚集性病例定义为1周内同一乡镇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2012-2016年西藏甲肝年均报告发病率5.8/10万,其中20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方法:抽取本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1000份电子健康档案资料,通过多种方式展开绩效考核分析。结果:现场的考核合格率为82.30%,未能够达到国家100%的标准。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率为30.30%,未达到国家标准规定(35%);年规范管理率为80.20%,超过了国家规范的管理率(50%)。慢性病患者控制率为58.10%,达到了国家规范的要
期刊
【摘 要】当今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活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但是当下的富贵病侵袭着人类的健康,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也逐年递增。小麦食品也是对人体健康的致病性危害的主要因素和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科学家正在研究探索,期待不久的将来就会揭开这些肠道微生物群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关联轴的神秘面纱,并来指导人类研究制造“未来食品”或能精准调控肠道健康。【关键词】小麦食品;生物标志物;人体健康【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早期再出血和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15例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出血部位,Child-Pugh评分,内镜下表现,血常规、凝血及生化等因素对出血后早期再出血导致死亡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51岁。3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肾结石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消坚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与对照
期刊
【摘 要】“两癌筛查”是我国关爱女性健康的重要公益活动,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次从本服务中心开展的“两癌筛查”工作的过程及成果进行分析、讨论,对“两癌筛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思路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女性健康;“两癌筛查”;体会【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92-
期刊
【摘 要】抽血属于临床常见操作之一,但临床研究发现,抽血门诊人员较大,且空气中粉尘较大,易导致患者在抽血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若未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需对其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对不良事件进行反馈,从而使细菌感染机体现象降低。因此,本文对抽血针孔感受身体进行研究,现综述如下:【关键词】细菌;抽血针孔;感染;身体【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体系改革,医德医风问题凸显,因此解决医德医风问题,缓解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形势下,正确解决医德医风问题,明确产生原因并且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改进医疗工作者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本文主要从新形势下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产生原因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建设。【关键词】新形
期刊
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在我国,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影响下,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具有较长的治疗周期,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糖尿病早期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  1老年人初患糖尿病需要做到早期用药  患糖尿病时,老年人传统的做法是不对药物进行考虑,只注重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及饮食等方面的干预。通过3个月的干预以后,若依旧没有有效的控制住血糖,此
期刊
【摘 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颈动脉中模及ET、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PR、ET及NO水平。结果: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