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定的主题,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
  传统的主题班会是由老师总结上阶段工作(批评,表扬),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学生只是低着头随意地听。后来有所改革,由老师讲变成了由主持人讲(主持人由老师提前找定),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学生所说的仍都是老师的意图,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主宰,而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育、教学方式应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转变,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使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主题班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班委会或其他学生组织,教师加以引导,既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班集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握新理念,开好主题班会呢?
  
  一、集思广益,确定主题。
  
  主题的选择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关键。题目的收集方法,可先由班主任划定一个大致范围,然后由学生揭示;也可由老师个别征询得出;还可以动员每位同学出一个题目;或由班干部在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选择的题目都应是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和引人注目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对同学们所拟的题目,还应有一个酝酿的阶段,由全班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筛选,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确定主题。例如,某班级围绕“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走向大目标要从小目标开始”这一总主题,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事事从一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集思广益,确定了“从一做起”的系列主题班会的主题,包括“我为班级献一计”(演讲会),“说一句让老师高兴的话,做一件让老师高兴的事”(服务活动与汇报会),“改正一个旧缺点,养成一个好习惯”(心得专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经验交流会)以及“每日一则名人名言”(故事会)等。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活动的正式进行奠定心理基础。酝酿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的过程。
  
  二、齐心协力,充分准备。
  
  为了保证主题班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师生必须齐心协力,充分准备。首先要充分发动班干部、学生骨干,让他们了解、熟悉主题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程序。激发他们的热情,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准备工作。例如,有的教师在“未来母校”主题班会准备阶段,召开班干部和学生骨干会议,告知班会的目的: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思想感情,进而树立学生祖国未来建设刻苦学习的信念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讲清班会活动内容:全班学生分头设计“未来”这幅蓝图,每组(共4个组)推选优秀设计人,在班会上开展讲演比赛,通过评议奖励优胜者5—6人等。这样,以点带面,通过班干部和学生骨干的鼓动,群情高涨,学生很快投入了准备工作。各项准备工作要进行具体安排,分工明确,定人定时,事事落实。其中包括主题班会需用物品的准备,如教室布置所需要的鲜花等。有的主题班会需要乐器、舞蹈服装、表演道具等,都需要专人筹备、保管。班主任在准备过程中要协同班干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准备工作尽可能发动全体成员参加。一方面大家投入准备工作,这项工作就有可能做得更加充分、细致、扎实,为主题班会的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如果每个学生都投入了准备工作,大家就会在各自积极完成班级所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激发热情,锻炼才干,班集体也得到了发展。
  
  三、细心导演,实施方案。
  
  主题班会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过程。实施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第一,实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师生都比较满意。第二,临场未能很好地发挥,或者发生意外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结果不理想。第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比较成功地发挥了各人的优势,临场发挥较好,实施效果超出预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的凝聚力。
  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作为“总导演”的班主任,的确举足轻重,非同一般。为了使主题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得师生们的满意,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会前,班主任要对各方面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发牢骚,讲怪话,或随意责骂学生。
  第二,根据主题班会的目的、内容和形式,认真指导学生布置会场环境,气氛要浓,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讲究会场气氛,需要发动班级中有特长的学生认真设计。布置要美观大方,有时代感,不落俗套。走进会场就有一种清新感,激发情绪,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要有预见性,做好多种准备,对会场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要沉着应付,弥补不足,促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如认真选择和培养主持人,对主持人进行适当的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主持人有些场合有所失误,班主任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缓和会场气氛,以免活动失败或半途不欢而散。
  第四,及时总结、深化、引导、升华。中学所举办的主题班会,往往对学生有很强的震撼力量,他们感情受到触动,以至热血沸腾,立志要有一个新的开始。班主任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通过写周记、办墙报、小组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感受体会,继而引导他们将道德感情升华为道德信念,促使形成稳定的、持久的道德认识,提高他们每个人内部的道德环境水平。另外,主题班会后,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今后搞好班级活动的建议。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深化教育工作。活动总结评价过程,也是师生接受教育的过程。由此我们要注意克服实际工作中不重视活动总结评价的现象。只有认真总结,才能使今后的班会活动有所提高,有所创新,有所成效。
  总之,新课程为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为主题班会平添了几分活力,也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带来了机遇。我们只有时刻牢记新课程理念,想方设法,才能将每次主题班会开好。
其他文献
独立学院校园媒体不仅仅是学校新闻宣传、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也是写作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构建出良好校园媒体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宣传文化软实力,让校园内部形成一股良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较之以往有了很多新变化,但初中文言文教学似乎仍离不开“背背背”模式.中华文明流传五千年,文言文是文明长河中的瑰丽.我国是文言文古国,也是文
摘要: 研究性学习强调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建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握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时机与“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改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面向过程的学习 教学实践 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传授性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强调在问题中学,在探究中学,在
精当得体,是对讲课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每个教师都希望迅速提高这方面的素质,可实践起来却非常吃力。讲课能力的提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渐进性,达到精当得体的地步,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砺。但若能下大力气改善事例引证、课堂提问和细节描绘这三个重要环节,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显著进步的。    一、理论寓于典型中——谈事例引证    对事物的引用和讲解具有重要作用,讲课能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一些数学错题,这些都没有办法避免.作为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充分利用错误资源,避免下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