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16块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锦16块兴隆台油层自化学驱开发以来,取得了很好地开发效果。随着动静态研究的深入,新构造的落实发现断块内小断层发育,为解决目前生产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实施精细调整,对井区内所有井重新进行了统层对比。以标准井为中心,按照区块内曲线对比标志及各个小层的测井曲线特征,逐口井外推划分地层并进行对比,确保井网注采关系对应,使得化学驱能够持续稳定的开发。
  关键词:化学驱;地层对比;标志层;曲线特征
  前言
  锦16井区进入化学驱阶段以来,随着动静态分析的深入,发现锦16块断距10-20米左右的小断层较为发育,导致动态与生产存在矛盾,为了实施精细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化学剂的驱替作用,需要对井区内所有井进行重新统层对比。对全区的完钻井进行了小层对比和划分,建立了小层划分数据表,来解释断点和储层横向变化。
  1.地层对比思路
  运用井区内545口完钻井综合录井图岩、电性资料,进行大套地层的粗略界定。通过使用回放曲线中的感应电导率、深浅三侧向及声波时差等曲线进行细致的地层对比,尽可能多地找出本区块地层发育最全,岩性、电性具有特殊标志,且具有普遍存在的井作为标准井。以各标准井为中心,逐口井呈放射状依次外推划分地层,最后达到区块内所有井的地层分层均能统一闭合。
  依据完钻井资料,将锦16块兴隆台油层分为兴Ⅰ、兴Ⅱ、兴Ⅲ三个油层组。其中,兴Ⅱ油层组由上至下又细分了8个小层。兴Ⅲ油层组由上至下又细分了20个小层。以此为基础对该井区开展了以油层组、砂岩组及小层为单元的对比统层。在细分层对比统层的基础上,依据生产需要兴Ⅱ油层组重点研究其中的5-8号层,兴Ⅲ油层组重点研究其中的1、2號层。
  2.地层曲线特征
  一套开发层系纵向上所划分的油层组,砂岩组,小层是不同大小的地层沉积时间单元。小层是其同一地质时间沉积的基本时间单元。根据发育在兴隆台油层顶部的漏斗泥岩、兴Ⅱ油层组顶部的下钙片页岩、兴Ⅱ35小层特征砂岩,以及位于兴Ⅲ油组顶部的杂色泥岩段等几个对比标志,充分考虑到该区沉积的特征,采用“标志层作控制、沉积旋迴逐级对比”的原则,建立骨架剖面,逐级对比划分,完成全区对比分层。在标志层控制下平面上可追踪对比,纵向上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性是层组划分的基本依据
  根据1:500录井资料可见,锦16井区兴隆台油层具有发育特征明显,平面追踪稳定的特点。其中兴Ⅰ油层顶部多数为一套曲线相似、厚度在10.0m左右的砂岩组成,砂岩下部多数都发育有15.0m左右的泥岩,泥岩中偶见砂岩透镜体。由于砂泥特征明显,所以在统层对比当中可以把兴Ⅰ油层作为局部标志层来校正该井区的整体分层情况。
  兴Ⅱ组油层5-8号层也比较好识别,因为从5、6号层曲线幅值较高,一般都为第二比例尺,并且5、6号层也多为一个整体,个别井5号层能单独与6号层分开。7、8号层多有大砂体发育,井区内7、8砂体的曲线特征形态总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7、8分界不明显,由上下两个砂体组成;二是7、8为一个整体,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很难分开,但是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是两个砂体;三是7、8砂体不管是视电阻率曲线还是自然电位曲线都能看出是两个独立的砂体。这三种类型在研究区内没有固定的分布区域,是均匀分布在井区内部的。
  兴Ⅲ组油层发育在兴Ⅱ组油层8号大砂体下部,Ⅲ组的1、2号层曲线特征也较明显,多为完整的一个砂泥组合段或为单独一个砂体。
  在统层对比当中,选择了曲线特征明显,在构造上无断层并且分层意见多方一致认可的井为标准进行向外延伸对比。
  3 结论与认识
  (1)根据发育在兴隆台油层顶部的漏斗泥岩、兴Ⅱ油层组顶部的下钙片页岩、兴Ⅱ35小层特征砂岩,以及位于兴Ⅲ油组顶部的杂色泥岩段等几个对比标志为基础,以标准井为中心逐口井呈放射状依次外推划分地层,最后达到区块内所有井的地层分层均能统一闭合。
  (2)在对比过程中,识别出每个小层的测井曲线形态,确保小层划分的准确性,为井网注采对应提供理论依据,为化学驱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培松,等.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9,30(1):1~12.
  [2]李卫华,等.基于测井曲线特征识别砂砾岩沉积相[J].长江大学学报(日然版),2018,15(11):33-37.
  作者简介:
  陈俊丽(1988-),女,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油田地质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塔河碳酸盐岩油藏不同于常规砂岩油藏,其储集体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横向上井间连通模式复杂多样,纵向上没有统一油水界面。这些特殊性导致常规的注水、注气驱替井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措施有效期短,增油效果无法保障。本文通过对碳酸盐岩缝洞油藏典型井组A-B井组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井组储集体发育特点,油藏能量状况、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了该井组开发矛盾,对井组注气效果变差原因进一步研究认识,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科技的不断创新,石油开发技术在不断发展。对于整个石油开发来说,油田地质研究关系到后期石油开发效率。人类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石油的需求量,对石油开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研究包括对流动单元的划分等都有助于了解石油的分布特征,提高石油的开发率。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  石油开采首先需要进行地形勘探,而世界各国对于石油能源的渴求,使得石油开采的地质类
期刊
摘要: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长久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一定程度上,石油对于当今快速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的,人们对于它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石油工程的应用也是对于石油的快速生产是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也正在快速的不断的完善,以让电气化系统更好的应用到石油工程中。  关键词:石油工程:电气自动化:现状:趋势  石油工程领域电
期刊
摘要:锦16块受沉积微相的影响小层级别储层变化大,对比差异较大,造成二元驱局部注采关系对应差。为了明确注采对应关系,我们采用VSP测井技术,利用VSP-LOG剖面准确地标定地震地质层位,落实了6-2416和丙6-A226两口井周围断层的存在、及断层的准确位置,搞清楚了构造形态的变化,并且指导剖面线上井位的小层对比研究,为下一步二元驱注采调整做好准备。  关键词:储层变化;注采对应;构造形态  1.
期刊
摘要:从2008年开始,在锦Q块(锦S块的次级断块)于I组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取得一定的开发效果,但仍然存在井网调整复杂,采注比和油汽比相对较低等问题,综合比较决定选择在锦Q块于I组进行回形井网蒸汽驱扩大试验研究。  关键词:稠油;蒸汽驱;开发井网;研究  1.锦S块概况  锦S块在辽宁省凌海市,隶属欢西油田西南端的大有地区。从构造上看,位处下辽河拗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的第二断阶带。区块东
期刊
摘要:锦612块由于构造不落实、储层发育变化大等问题,由于高含水井地处锦612块高产能井区,对于区块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有必要立刻对该井开展地质研究,分析其出水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理。  关键词:地质研究;锦612块;固井质量;测试;大修;挤灰;  一、油藏基本情况  锦612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上台阶,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的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1.98km2,石油地质储量442
期刊
摘要:抚锦成品油管道在投产结束计划停输期间多次出现管内压力下降的现象。由于密闭输送管道的油品体积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存在膨胀性和压缩性,因此温度是影响管道运行参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抚锦成品油管道停输后的运行参数,分析了管道在投产后停输期间温度下降对油品体积、压力的影响,计算出了油品下降1℃时管内压力变化值,通过对投产后充压体积总量与温度下降引起的体积变化量做对比,得出温度下降是引起油品体积变化
期刊
摘要:锦7-33-28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的锦7块中北部,含油面积0.92km2,石油地质储量384.5×104t。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一下和沙二段兴隆台油层,油藏类型为边底水油藏。1988年以蒸汽吞吐的方式投入开发,开发兴1、兴2和兴3油层,随着开采的深入,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井下状况复杂,停产井增多,油井汽窜严重,油井生产周期短,吞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吞吐效果变
期刊
摘要:加强党建工作是促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来源。因为国有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在自身内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国有企业内部党建工作能够促使其在保留优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经营和服务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良好风气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得到
期刊
摘要:在石油事业大力发展的今天,石油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是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就现状来看我国石油开采安全生产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重点。因石油开采时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开采时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如何保证石油开采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油田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