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煎煮过程中梓醇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止血作用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生地黄煎煮过程中不同时间及煎煮液中梓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对其止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生地黄不同煎煮时间样品中梓醇的含量;采用毛细玻管法和剪尾法测定对小鼠止血作用的影响,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黄煎煮15,30,45,60,90,120,180 min组,各给药组连续ig 1周,到第8天上午给药40 min后,测定小鼠的出、凝血时间.结果:生地黄中梓醇含量开始随煎煮时间而升高,到60 min达到最高,之后随着煎煮时间延长,梓醇含量逐渐减少;在出、凝血方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180 min组以外,各给药组出凝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180 mi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煎煮时间对生地黄中梓醇含量及止血作用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粗颗粒由于沉降太快,不容易输送。通过试验发现,其在管道中存在四种运动形式,其中,连续式推移可以实现连续输送,且能耗不大,是其最佳输送形式。在分析比较已有研究结果基础上
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制订事关国家大局,各时期的方略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现行的宽河道治理原则与制订时黄河大水大沙的特征是符合的,发挥了防洪的重大作用。近期黄
渤海油田绝大部分稠油遭受了严重生物降解,给油源对比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在渤海油田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中普遍检测到的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是由藿烷的微生物脱甲基作用而生成,
目的 探讨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 从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和100nmol/L的人胰岛素处理RF/6A细胞,采用MTS实验、细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汉族男性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筛选年龄65~86岁,(70.09±6.69)岁,广州男性264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其全身
目的:研究四逆散冻干粉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选取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 h总睡眠时间为观察指
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二茂铁(Fc)修饰的薄膜金电极上,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检测人体唾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不同扫描速度下二茂铁的电化学行
目的 探讨中间人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对61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中间人路D3淋巴结廓清手术,其中腹腔镜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大鼠血糖代谢及胰腺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 20只Wistar大鼠分为5-FU组(10只,腹腔注射5-FU 20 mg·kg-1·d-1,连续5 d)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