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产生的思想渊源及对藏族社会的影响

来源 :中国西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洲塔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四期发表文章认为,天葬是现今藏族人民选择最多的一种葬仪。这种特殊的习俗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即藏传佛教中观论“人无我”、断除“我执”的思想。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他是吃苦耐劳的四川民工,十几年后,他是普普通通的西藏农民。他的人生与众不同地经历了两世轮回。
如今,在昌都的医疗界,提起一个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在同事眼里,他医德高尚、医风端正、治学严谨;在病人心中,他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正是由于他的到来,加快了昌都地区人
陈氏原籍河南陈州,后辗转迁徙安徽、山东、江浙和闽、台等地.陈氏迁徙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也有因战争、时局的改变.湖州望族陈氏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评电影《在西藏七年》著名藏学家杜泰说:《在西藏七年》捏造历史□吴月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泰去年年底在美国访问,12月15日在洛杉矶举行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影片《在西藏七年
孙中山历来重视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在其《实业计划》和《三民主义》等著作中,一再指出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振兴实业的途径、原
康巴汉子是拉萨商海的弄潮儿,也是文化界的先锋分子。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两位康巴朋友,既是成功的企业家又是天才的艺术家,在私底下他们又是非常要好的哥们儿,谁叫他们有那么多共同
天上飞来的吉祥鸟鄢长青李蓉1996年10月20日,我国第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顺利升空。在太空轨道运行了15天后向川中某地缓缓降落。负责回收卫星的陆军航空兵某团上校副团长、藏族一级飞行员扎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机遇与困苦并存的时代。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危机四伏,给人们带来深重苦难;另一方面,江南等局部繁华地区在商品经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