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德:风雨屏山写春秋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四川省屏山县,有一家第一个产业转移的纺织企业——恒丰丽雅纺织有限公司。公司安营扎寨四年间,成为拥有52家企业、行业竞争力前十位的恒丰纺织集团中的一匹黑马。如今在大多纺织企业库存在递增,市场营销举步为艰的环境下,恒丰丽雅纺织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显著,企业发展强劲。
  记者走进恒丰丽雅,主帅顾元德信手打开电脑,数据显示,本月库存210吨,产销量109%,为什么同行纠结于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这里风景独好呢?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顾元德。


  刷新“恒丰速度” 实现零的突破
  提起顾元德,还得从头说起,已经年过半百的他可谓是经历丰富,见多识广。具有专业知识的顾元德身材高大,有纺纱技术的“好手艺”。他先后被恒丰集团老总苏建军派到东北的一家纺织厂做厂长,又回聘到家乡德州纺织企业挑大梁,任厂长十一个春秋。在2015年恒丰集团聚焦四川屏山时,慧眼识珠的苏建军理事长将目光投向他,于是又转移到四川屏山,一路走下来,从管理者到领导者到优秀企业家吗,他把一个年产12万锭的中型纺织企业搞得风生水起。
  追溯过往,这位山东大汉似乎有太多的感慨与无奈。2015年3月,德州恒丰集团与宜宾丝丽雅混合所有制首开先河。4月,宜宾恒丰丽雅纺织科技有限项目启动建设,顾元德临危受命。来到屏山,这里不仅地理环境与山东不同,语言交流也不便,民风民俗差异巨大,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处处都面临着困难。从项目建设手续、建设招标到现场建设跟进,顾元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吃的是盒饭,住的是板房。
  那年夏天,天空像是被人捅破了,无尽无休地下雨。施工现场开始积水,泥泞不堪,影响了施工进度。雨一直稀稀落落的下着,工地上,淋在雨中一米八九的山东汉子,被烈日晒的黝黑的脸庞上露出愁容,施工单位也是叫苦连天,提出延长工期的建议。顾元德望着墙上的施工进度表忧心忡忡,耽误了预定工期,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会让股东失望,更会影响企业诚信。怎么办?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耽误工程建设。他让施工单位想办法,于是扩大排水沟、增添排水泵、加大清淤频率、泥泞地面铺设厚厚的碎石,一条条的方案应运而生,一项项措施落地。顾元德更是一刻不耽误的盯守在施工现场,如今回忆起来,他告诉记者,光皮鞋就跑烂四双。
  正是他的责任心,确保了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2015年8月30日,第一台紧密赛络纺设备投入使用,9月3日,第一批成品纱下线,比预定建设工期整整提前了50天,再一次刷新了“恒丰速度”的同时,也刷新了屏山建设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屏山速度”,2016年6月,一期项目6万纱锭全面实现投产,紧密赛络纺技术的投入,填补了川内此项技术工艺的空白。有了一期项目的良好运营,2017年2月,二期项目也如期上马,宜宾恒丰丽雅为屏山纺织业一枝独秀,实现零的突破。
  创新开拓是利器
  如果说顾元德凭借忠诚和苦干打响了屏山产业转移的第一枪,那么,在投产后的日子里,他牢牢把握"品质是宜宾恒丰丽雅的尊严,是宜宾恒丰丽雅生存与发展的咽喉”的法则。顾元德对他的团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挣钱是硬道理,效益最大化是目标。
  1984年,刚走出校园的顾元德在山东国棉二厂第一次参加工作。34年来他专注从事纺织行业,他从纺织一线的生产工人到职业经理人,从工匠到专家,都曾有过辉煌一页。
  他先后撰写的《纯棉细号精梳纱钢领钢丝圈的优化配置》、《A513F细纱机V形牵伸气动加压改造实践》、《腈纶粘胶赛络纺针织纱的开发》、《浅谈细纱车间实行状态维修的实践》等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内纺织核心期刊上发表。
  他带领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功突破了“运用QC手法降低J14.6纱条干CV值”、“运用QC手法降低JT/C13/13 433/229 119.4布细纱疵率”,他所带领的攻关小组先后被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山东纺织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山东省纺织行业优秀QC小组”,被山东省经贸委、山东省总工会、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顾元德深知,过去的荣耀随岁月翻了一章。屏山县做为国家级贫困县,从来没有纺织产业。从组建、生产、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这一系列空白,每一项都要他亲自操刀。而最重要的是质量,高质才能有高效。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要求团队,不仅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力度,对原料来检、生产工艺实施、设备投入使用、产品下线检测更是层层把关。
  他还多次走访设备厂商,选用国内先进的清梳联自动化系统、高自动化的紧密赛洛纺长车生产线和日本村田自动络筒设备,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通过购入乌斯特检测智能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条干实施精确测试、污染检测、定位清除细微杂质、纱线图形分析 、包芯纱清纱、颜色及色差变异检测以及在线毛羽检测,并且自动生成图文等。


  投入使用的紧密赛洛纺长车生产线,是国内目前纺纱业的前沿设备,也是四川地区第一家纺织企业投入使用高端智能生产线。瑞士洛菲顶级中控系统的运用,解决了对生产品种及对应工艺标准、质量的实时监控,记录品种与批次的所有信息,利用數据信息分析,及时有效的定位、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该系统更是国内第一家企业引进投入使用。正是如此,他的产品质量分数每吨纯利润高于同类产品2000元左右。
  由于宜宾恒丰丽雅产品主要是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差别化纤维纱线,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要保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需要不断的丰富和更新产品库。他牵头成立了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并当选协会主席,把生产线上、质量检测中心、设备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骨干全部纳入协会成为会员,其中包括1名总工程师,3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他亲自主持项目攻关,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取得突破,从建设到投产短短3年时间,成功申报4项专利,6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中1项发明专利。   恒丰丽雅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项目。他牵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论证采购试验设备,并且从新材料、新工艺、设备改造上下功夫,与公司科技协会共同挑起了宜宾恒丰丽雅创新发展的大梁,开发的多项新产品投入市场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企业效益增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大优势。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也被宜宾市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诚信和信赖是成功秘诀
  顾元德的时间表永远锁定工作,永远循环在“五加二,白加黑”上。三年的时间,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从第一期项目投产到第二期项目完工,公司产能从5.8万锭增至12万锭,马不停蹄的赶工,多订单同时在机生产,库房基本上常年是零库存。三年来,实现了客户零投诉零索赔,公司的订单已排至半年以后。
  一位电视台记者曾问顾元德,你们是如何做到三年零投诉零索赔?顾元德笑着说:品质和服务就是法宝。同事说,2017年7月,宜宾恒丰丽雅第一次接到来自广东的一位客户的投诉:老顾啊,你们这批纱线织成的面料染色出现了横档。事关企业的产品品质与声誉。顾元德一不做二不休没有做任何解释,客气的说,我明天拜访您,损失我全部承担。第二天一早,顾元德启程直飞广东,来到客户的工厂。通过织布车间的查看和问题面料的对比,结合在仓库库存的余纱,通过仔细分析,最后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在纱线上织机的过程中,该厂原有几支筒存纱混入了新批次纱线,由于原料纤维与纺织工艺的不同,造成存纱与新纱混合织成面料后染色呈现横档,出现的问题与供应环节没有问题。客户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请顾元德为该公司品管部人员开展了一堂纱线纺织制与流通的课程。顾元德说:客户永远不会有错,只要大家诚信坦言,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圆满解决。记得一位客户来公司深有体会地说,与老顾合作,我绝对放心,因为他会用他的产品照顾好我的客户,我的订单只交给顾总。正是靠着对产品品质的自信、对客户的真诚,与公司有着业务往来的企业都成为了公司忠实的客户。


  顾元德出身贫寒,他忘记不了自己是靠党的帮助才能读书。爱心扶贫,扛起社会责任擔当。2015年宜宾恒丰丽雅还正在建设期间没有投产的情况下,顾元德本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挤出8.5万元,资助屏山县新安镇王成华等10名贫困学生家庭。三年来,每年全国扶贫日10月17日,顾元德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开展扶贫捐款活动,他总是第一个走向捐款箱捐出善款。2017年和2018年,他又联系了屏山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请他们到企业来参观,鼓励他们要认真努力学习完成学业。2018年8月16日,屏山县中都镇发生多年不遇的洪灾,顾元德也是慷慨解囊,捐出两万元善款。
  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宜宾恒丰丽雅每年都通过以“国家扶贫日”捐款、爱心基金、爱心包裹、栋梁工程、重阳节社区老人慰问、春节困难员工家庭慰问、特校师生慰问等共支出了爱心扶贫资金24万余元,价值3万余元的物品,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称赞。他常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劳,离不开员工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
  就是这样一名异乡的企业家,顾元德把心和根都扎在了屏山这片土地上,俨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屏山人。为了少些牵挂,他妻子辞去了工作来到屏山,女儿完成了学业也来到了屏山准备施展抱负。他说自己前半生是一名山东人,后半生自己就是一名屏山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顾元德的辛勤付出,换来组织的认可。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公民”,荣获屏山县第二届突出人才贡献奖,当选屏山县委候补委员、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纺织工程协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是屏山纺织产业领军人物、权威专家。2018年他领导的企业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先进企业》。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恒丰纺织集团引领下,屏山县纺织产业转移如火如荼开展,目前已经投入运行100多万锭,签约300多万绽。沉睡多年的屏山苏醒了,沸腾了,屏山县成为中西部纺织产业转移中最亮的星。展望明天,顾元德说,在苏建军及集团领导下,我只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面对未来,他又一次攥紧拳头。
其他文献
近几年,在“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随着生产、物流、信息等要素不断趋于智能化,整个制造业供应链也朝着更加智慧的方向迈进,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引擎,支撑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特别当全球经济已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打造智慧、高效的供应链,是制
期刊
“纺织之光”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于12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副会长徐迎新、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孙淮滨,原副会长陈树津,中纺联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中纺联科技发展部主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燕丽,中纺联纪委副书记、人力
期刊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12月6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主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燕丽在会上报告了2019年度“纺织之光”科技奖励情况。本年度科技奖励项目工作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从严从实的工作原则,完成了纺织科技奖的申报、评审工作和国家科技奖的提名工作。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国家科技奖改革新措施,使中纺联科技奖与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相匹配,鼓励纺织行
期刊
“WGSN Mindset面料时尚学院”活动在柯桥举办  近日,天天时尚七月设计交流周——“WGSN Mindset面料时尚学院”活动在柯桥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举行。此次活动以“趋势”为主题,从“了解并关注趋势方向、”“消费者类型分析——连接关键点”、“2020春夏面料整体趋势解析及色彩分析”三个方向,帮助学员了掌握宏观趋势预测方法、了解消费者、了解本季全球潮流趋势,并通过workshop小
期刊
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黄梅县人民政府主办,黄梅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湖北省黄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苏州市四纺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2019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11月6日在湖北黄梅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文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副会长廖梦虎,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
期刊
作为中国麻纺织业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行业交流合作盛会,2019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11月1日盛大开幕。本届麻博会秉承“生态江西,时尚麻艺”主题理念,通过扩大及深入展示麻纺产业成果,凝聚产业优质能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传播华夏麻艺文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打造“科技+文化”双引擎驱动的多维度麻纺织产业生态链,让“最古老的纺织艺术”真正绽放自身亘古蕴藏的新鲜活力!  本届麻博会由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期刊
中国是当今在世界上从事刺绣人员最多、刺绣品类最丰富的国家。在穿越千年的传承中,不仅涌现出了“四大名绣”,同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少数民族刺绣。兴安盟蒙古族刺绣历史悠久,蒙绣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发展蒙古族刺绣等文化产品条件优渥,拥有良好的蒙绣产业基础。  6月3日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兴安盟行政公署,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印象草原20
期刊
当全球纺织服装经济进入到了供应链更为多元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市场的竞争已不再只是简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轉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族群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的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争。供应链的管理与建设已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面对“链时代”,你是否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7月30~31日,以“智能供应链与智慧产业”为主题的第12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宁波海曙区召开。这场高
期刊
备受瞩目的2019青岛市青年国际时装设计师大赛总决赛11月20日在青岛市即墨中纺国际商贸城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共青团青岛市委、即墨区人民政府、青岛市学联共同主办,共青团青岛市即墨区委承办,以中华民族文化创想为依托、以当代时尚艺术融合为手段,以服装服饰设计为载体,汇聚“名校”、“名师”、“名企”,共同推动“未来新生代”——中国服装新锐设计力量的崛起!  大赛以“裳青春·汇梦想”为主题,作为面向全球青
期刊
随着资源和能源的紧缺,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性课题。而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以及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纺织工业在新阶段的新定位是科技、时尚、绿色。绿色已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新内涵和发展的新驱动力。  11月4日~8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以下简称“CV联盟”)联合举办、北京服装学院承办的“CV可持续纺织创意设计大赛”,在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和
期刊